首页 >
暴动
✍ dations ◷ 2025-08-10 19:52:59 #暴动
骚乱是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或阶层内部的冲突与对立,包括社会底层为争取自身权益与统治阶层的对抗,或因统治阶层不当行为激发民怨,引发的与统治阶层冲突与对立。长时间的持续对立,可能会使冲突范围扩大化,冲突的升级可能诱发暴动,导致政局动荡与战争,最终导致政权更迭。骚乱通常是随机发生并混乱无秩序的,对象可以是政府官员、工厂老板、政党,导火线通常是不特定的事件,例如阿拉伯之春中穆罕默德·布瓦吉吉的自焚。骚乱背后皆有其动机:对整个大环境的不满。当骚乱次数越趋频繁,规模渐大,群众渐增。骚乱开始时是有预谋的行动时就导致叛乱,但骚乱亦可以是由有秩序的示威游行演变而成。一般由某个小型事件使群众性情绪煽起导致多层矛盾急剧激化。即使是个人自杀事件,仍可能因家属的不满而诱发骚乱。部分具争议性的法案、政策的发布也会造成骚乱。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朝代更迭都是从小规模事件开始导致民变最终引发改朝换代。仅2009年,中国全国共发生近9万起各类群体性事件,而这些事件均与官民冲突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及官员造成的官民矛盾被认为是事件产生的直接诱因。
相关
- 肠炎小肠炎(英语:Enteritis)是小肠的发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或饮料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如沙雷氏菌(英语:Serratia)。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古柯碱、放射治疗,以及
- 磺胺剂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这类药物都是以对氨基苯磺酰胺(磺胺)为母体发展而来,因此得名。磺胺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均有
- 大一统政治统一是指两个或以上国家统一于一个政治实体下,在不同的场景下也可以称为“民族统一”或者“国家统一”。 统一的方式包括:指一个新的政权成立,现有的政权完全地被融合到该
- 奥伊勒-切尔平汉斯·卡尔·奥古斯特·西蒙·冯·奥伊勒-切尔平(Hans Karl August Simon von Euler-Chelpin,1873年2月15日德国奥格斯堡 - 1964年11月6日瑞典斯德哥尔摩),瑞典生物化学家,1929年
- 阑尾切除手术阑尾切除术(appendectomy),是切除阑尾的手术。因阑尾位在盲肠附近,以往知道阑尾的人较少,因此也会误称割盲肠。一般病人会进行阑尾切除术的原因是因急性阑尾炎而相当疼痛,因此阑尾
- 胶质母细胞瘤胶质母细胞瘤(英语:glioblastoma),又称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英语:glioblastoma multiforme,缩写:GBM),是一种最常见也是最具侵袭性的脑癌。胶质母细胞瘤的体征和症状最初呈非特异性。患
- 第六修正案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李侍尧李侍尧(?-1788年11月20日),字钦斋,汉军镶黄旗人,二等伯李永芳四世孙,清朝封疆大吏,伯爵。历任尚书、总督等,两度犯下死罪,乾隆帝不忍杀他,卒谥恭毅。乾隆八年,以荫生授印务章京。二十年,升
- 夏修恕夏修恕(?年-1840年),字浑初,又字浑夫,号森圃。江西省南昌府新建县(今属南昌市)人,清朝政治人物。嘉庆三年(1798年)壬戌科江西乡试第一百十六名举人。嘉庆七年(1802年)壬戌科第三甲第一百五
- 时代杂志年度50个最佳发明时代杂志年度50个最佳发明,是当年度对世界最具有影响力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