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学派

✍ dations ◷ 2025-10-23 04:46:09 #斯德哥尔摩学派

斯德哥尔摩学派(瑞典语:Stockholmsskolan,英语:Stockholm school),是经济学史上的一个学术流派,于1930年代,由一群组织松散的瑞典学者领军。因他们同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从事学术工作,而得此称号。

它虽和同时期的凯恩斯学派,在宏观经济学和总体供需理论等议题上,有着相同结论和见解,但彼此为各自独立的研究。斯德哥尔摩学派和凯恩斯学派一样,均受到克努特·维克塞尔著作的启发,这学派的成员很多都是克努特·维克塞尔的学生。

主要成员有后来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贡纳尔·默达尔和贝蒂尔·奥林。在1930年代,他们的想法可说是非常新颖,但由于学派从未戮力于集结发表他们的著作,加上之后成员们各飞东西,此学派因而式微。默达尔长年在美国工作,致力于有关非裔美国人处境的调查,发表了《An American Dilemma》一书;奥林当了有20年之久的瑞典反对党自由人民党的领袖,和在朝的社会民主工人党对峙;其他成员,如Erik Lundberg,展开他景气循环方面的经济学者生涯。

相关

  • 石房蛤毒素石房蛤毒素(Saxitoxin ,STX)是一种极强的神经毒素,是已知毒性最强的麻痹性贝类毒素(PST)。石房蛤毒素首次分离于帘蛤科的石房蛤体内,并由此得名。石房蛤毒素实际上是一些藻类和蓝细
  • 尿疗法尿疗法是通过饮用尿液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亦有采用尿液清洗皮肤、清洗毛发的做法。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中记载“人尿,气味咸、寒、无毒,主治温热头痛,童男者尤良”
  • 非典型畸胎横纹肌样瘤非典型畸胎瘤样/横纹肌样瘤(AT/RT)是一种很罕见的恶性肿瘤,通常在患者的童年时诊断发现。患者以一至七岁儿童为主,但亦偶有病人至成年时才发现。 虽然通常是脑肿瘤 ,AT/RT可以发
  • 活性度化学中,活性(Activity)即某物质的“有效浓度”,或称为物质的“有效莫尔分率”。此概念由吉尔伯特·牛顿·路易斯首先提出。将理想混合物中组分i的化学势表示式中的莫尔分率(xi)替
  • 戴维·李可以指:
  • 蓝毗尼坐标:27°28′02″N 83°16′30″E / 27.467155°N 83.274908°E / 27.467155; 83.274908蓝毗尼(尼泊尔文/梵语:लुम्बिनी,Lumbinī或Lumbini,意为“可爱的”),佛教圣地,又译
  • 加利福尼亚社区学院系统加利福尼亚社区学院(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s),简称加州社区学院(CCC或CCCS),是美国加州的一个公立大学系统。它是组成加州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的三个大学系统之一。另两部分分
  • 曼非斯孟菲斯(英语:Memphis)是美国田纳西州谢尔比县的一座城市,也是谢尔比县县治。根据2006年的人口预估,孟菲斯的总人口为68万0768人,是田纳西州最大的城市,在美国东南部排名第二、次于
  • OSCE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简称欧安组织;英文: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缩写:OSCE)是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组织之一,前身是1975年于冷战期间成立的“欧洲安全与
  • 长鼻獴(H. naso)长鼻獴是蒙的一种,现在多分布于非洲,是较没有受到人类开垦威胁的物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