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思波

✍ dations ◷ 2025-11-09 16:50:20 #1866年出生,1937年逝世,内地会传教士,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校友

海思波(Marshall B. Broomhall,1866年7月17日—1937年10月24日),内地会英国传教士。还有文献记载名字是“海恩波”。1866年7月17日,生于英国伦敦Bayswater的Westbourne Grove63号,是海班明和戴贺美(戴德生之妹)10个孩子中的第5个。

1875年,海思波搬家到伦敦Newington Green的Pyrland路2号,父亲海班明担任了20年的内地会秘书,1887年海思波进入剑桥大学耶稣学院。

1890年毕业后,与他父亲好朋友John Corderoy的女儿Florence Corderoy订婚。同年海思波被内地会伦敦办事处接纳。海思波于1890年10月2日前往中国,在安庆的内地会语言学校学习一年,被派往山西太原。三兄弟都感染了伤寒,后来3人都恢复了。后来他调往山西洪洞,与内弟何斯德和芮明哲一同工作。

1896年,海思波着手洪洞附近的工作。席胜魔牧师刚去世,何斯德也去河南省开荒。这个"教区" 南北40英里、东西70英里。1897年这里有17个乡村教堂、490名信徒和14个戒毒所。这些教堂由当地传道人:3位长老和17位执事负责;工作大体上实现自给。海思波在此工作了3年。

1900年海思波回伦敦担任秘书,长达27年。还给准备去中国的传教士教授中文。辛亥革命后他曾访问中国。他的主要工作是编辑内地会期刊《百万中国人》,同时还写了许多书。1910年,海思波参加了爱丁堡宣教大会,参加"将福音传遍整个非基督教世界"活动,并推动中国的传教调查统计工作。

1927年退休。海思波多年前有一只眼因病失去视力。但他继续从事文字工作。1936年,华福兰牧师回到中国担任华东主教,疾病迫使海思波完全停止工作。1937年10月24日,他71岁时在英格兰Northchurch去世。

相关

  • 冷休克冷休克反应是生物突然遇冷的生理反应,特别是冷水。对于人类冷休克反应可能是浸入非常冷的水中 例如掉到薄冰下的水里。 寒冷的直接冲击造成非自主性吸入,如果在水中就会导致溺
  • 重组重组可能指的是:
  • 石油巨头石油巨头(英语:big oil)一般指世界上资本或企业规模巨大的石油集团公司,而最大的五至六家石油集团公司,亦被称为“石油超级巨头”(英语:supermajor或super major),包括英国石油公司、
  • 奇电子分子奇电子分子是指中心原子价层电子数为奇数的分子,它们通常用两种方式来使自身稳定。首先是成键轨道或非键轨道未填满,例如氢分子离子H2+、二氧化氮可以形成单电子键、三电子键
  • 甲酰肼甲酰肼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4N2O,为白色极易潮解的晶体。甲酰肼易溶于水,溶于乙醇。熔点54 °C。
  • 袋貂13种,见内文袋貂属(Phalanger)是属于袋貂科的有袋类动物。本属包括下列各物种:
  • 近畿方言近畿方言,是日本近畿地方(关西地方)各种日语方言的总称;而俗称的关西腔(日语:関西弁〔關西辯〕 Kansai-ben)主要是特指近畿地区当中京阪神(京都、大阪、神户)一带的方言。畿内(指日本
  • 江北区重庆市江北区地处重庆长江、嘉陵江北岸,是重庆市主城九区之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立体快捷的交通网络,是重庆最具发展潜力和生机活力的主城区之一。与渝中区、渝北区、南岸区
  • 萨森贝格萨森贝格(德语:Sassenberg)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的一个市镇。总面积78.08平方公里,总人口14122人,其中男性7068人,女性7054人(2011年12月31日),人口密度181人/平方公里。
  • 拉脱维亚道路拉脱维亚道路(英文:Latvian Way,拉脱维亚语:Latvijas Ceļš) 拉脱维亚中间偏右自由主义政党。2007年与拉脱维亚第一党合并为拉脱维亚第一党/拉脱维亚之路(LPP/LC)。它把自己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