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鲍氏囊
✍ dations ◷ 2025-08-08 04:28:44 #鲍氏囊
鲍氏囊 (Bowman's capsule、capsula glomeruli或capsula glomeruli)是哺乳动物肾脏中的一个"杯状囊"的构造,位于肾元管状的前段。血液流入肾小球时,会在此处进行初步的过滤。滤液会流入鲍氏囊的空腔,之后滤液经过近曲小管、远曲小管进行再吸收和废物排泄,而形成尿液。鲍氏囊外有两个“极”:囊内可分层下列数层,由外至内:这层屏障允许水、离子,和血流中小分子进入到鲍氏囊腔中,并阻止大型阴电性的蛋白质进入(如白蛋白)。过滤屏障的基底层由三层组成:第一层是外层板(lamina rara interna),紧邻著足细胞的足突;第二层是内层板(lamina rara interna),紧邻著内皮细胞;第三层是致密层(lamina densa),为基底层较深色的一层,由梁状的第IV型胶原蛋白和选择大型分子的层黏连蛋白(英语:laminin)(laminin)所构成。A - 肾小体B - 近曲小管C - 远曲小管D - 肾小球旁器1. 基底膜(基底层)2. 鲍氏囊 - 壁层3. 鲍氏囊 - 脏层3a. 足细胞或有时被称为鲍氏细胞3b. 足梗(来自足细胞的足突)4. 鲍氏囊腔(尿腔)5a. 系膜 - 肾小球内系膜细胞5b. 系膜 - 肾小球外系膜细胞6. 颗粒细胞(肾小球旁细胞)7. 致密斑8. 肌细胞(平滑肌z)9. 入球小动脉10. 肾小球毛细血管11. 出球小动脉如果要测量肾功能,可以测量肾小球过滤速率(GFR)。如果GFR过低有可能是肾衰竭的症状。有的疾病会影响肾小球的功能。例如急性增生性肾丝球体肾炎、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急性新月体肾炎(acute crescentic glomerulonephritis)、局灶节段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鲍氏囊所进行的过滤超滤作用(英语:Ultrafiltration (renal))(Ultrafiltration),正常速率为每分钟125毫升,一天约可过滤80倍全身的血容量。低于30,000道尔顿的蛋白质通常可自由通过鲍氏囊膜,但阴电性的分子通常会被足细胞所带的负电所阻挡。
水、葡萄糖、食盐、氨基酸和尿素可自由进出鲍氏囊膜,但细胞、血小板、和大型蛋白质则无法通过。因此,进入鲍氏囊的滤液跟血浆的成分十分相似,并进入到近曲小管。鲍氏囊是以发现者,英国外科医生和解剖学家威廉·鲍曼爵士(英语:Sir William Bowman)(1816年-1892年)的姓氏命名血管在肾脏皮质中的分流示意图肾小球医学导航:泌尿系统解剖/生理/发育/细胞病理/酸碱/先天/肿瘤、症状/齐名、尿液手术/注射、药物(G4B)、血检、尿检
相关
- 弗雷德里克·桑格诺贝尔化学奖(1958年) 皇家奖章(1969年) 盖尔德纳国际奖(1971年) 科普利奖章(1977年)弗雷德里克·桑格,OM,CH,CBE,FRS(英语: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日),英国生物化学家,曾
- 麻风病麻风病(英语:Leprosy),又作麻疯、癞病、疠风,医学领域称为汉生病或韩森氏病(英语:Hansen's Disease),是由麻风杆菌与弥漫型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经由飞沫传染但传染
- 八角八角(学名:Illicium verum),又称八角茴香、大料和大茴香(在某些地方,大茴香指的不是八角),是木兰藤目八角属的一种植物。其同名的干燥果实是中国菜和东南亚地区烹饪的调味料之一。树
- 氨气氨(英语:Ammonia,或称氨气、无水氨,曾音译作
- 无血手术无血手术或无血外科手术,是一种外科医学的技术,其主要目的,在于令到手术时病人的出血量减至最低,以尽可能避免因为伤口过大,令病人失血过多而需要输血。此技术更可完全避免因输血
- 退行性疾病退行性疾病(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种受害组织或器官的功能或结构逐步恶化的疾病,可以是由人体老化,可以因生活方式的选择,如运动或饮食习惯。退化性疾病往往与传染病形成鲜明
- 氯雷他定氯雷他定(loratadine),中英文商品名:开瑞坦/克敏能/佳力天(Claritin)/乐敏锭(Lomidine),是第二代的抗组织胺药,常用于治疗过敏症状。和第一代抗组织胺药相比,它的一大特性是无明显
- 蒙达语族蒙达语族(或扪达语族)是南亚语系之下的一个语族,在印度的中部和东部、孟加拉有约9百万使用者。蒙达语族的起源不详,可能是来自印度东部部落的语言。蒙达语族包括桑塔利语、蒙达
- 蜜月旅游度蜜月,又称为蜜月旅行,是新婚夫妻一起到某一个地方所度过的休闲时光。蜜月旅行的要点,在于行程浪漫之余,亦不失个人的空间。因此,若非必要而要参加旅行团的话,也希望观光的地点能
- 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奥巴林亚历山大·伊万诺维奇·奥巴林(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Опарин,1894年3月2日-1980年4月21日),苏联生物化学家。1922年曾在阿尔布雷希特·科塞尔的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