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铸熟若蟹

✍ dations ◷ 2025-10-22 23:35:27 #熟若蟹属,印度洋甲壳类,1758年描述的甲壳动物,有毒动物

铜铸熟若蟹(学名:),俗名埋扇蟹,为扇蟹科熟若蟹属的动物。分布于太平洋的日本、琉球、台湾南部和各离岛岩礁(达悟语:citow)、东南亚各国、西沙群岛、海南岛、夏威夷、大溪地及印度洋的红海、非洲东岸及南岸以及等地,生活环境为海水,常栖息于热带浅海的珊瑚礁丛中。因为具有剧毒,在琉球亦称“眼镜蛇蟹”。

铜铸熟若蟹的体长、大小与招潮蟹几乎相同。其头胸甲壳呈横卵圆形,背面隆起分区明显,表面光滑。甲长约 6 cm,甲幅约 9 cm。全身颜色以银灰至白色为底,加上带啡色的独特花纹。本物种为著名的有毒生物,有可能致命,因为其肌肉及外壳均含有神经毒素类的河鲀毒素和麻痹性贝毒:当中以螯脚的毒素最强,蟹壳其次,内脏和肌肉毒性较弱;台湾产者主要为河鲀毒,琉球和菲律宾产者主要为麻痹性贝毒。

铜铸熟若蟹的体长最大可以去到60乘90毫米(2.4乘3.5英寸)。其著名的鲜艳色彩及其独特的斑驳花纹成为了其标记。在其头胸甲及步足与螫足均有这些红棕色的斑纹,衬以浅棕到奶油色的底色。头胸甲前侧缘,螯脚掌节背缘及步脚各节前后缘皆呈薄板状。

埋扇蟹的毒性与一般扇蟹科物种类似,所以不应食用。它的毒甚至比较扇蟹还要毒,是神经性毒素。动物界里唯一能与埋扇蟹毒性相比拟者,只有爬虫类中的珊瑚蛇。但是被珊瑚蛇咬到还可以被急救,一旦误食埋扇蟹,可是无法急救的,至今医界尚未有埋扇蟹的抗毒血清,主因是埋扇蟹的毒性太过强烈,且体型小,无法提制血清。日本曾有实验证实,光是一毫克的埋扇蟹肉,就足以杀死30只以上的老鼠,比毒蛇还要恐怖。琉球曾经有人发生过误食埋扇蟹煮成的锅物,结果与食者十数人皆口吐白沫,倒地抽搐后休克,送医急救后仍全体回天乏术,不治身亡,死者皆是成年人,其毒之恐怖,因此远近驰名。琉球人因此恐惧埋扇蟹,一旦不慎捕捉到,立即丢回海里。

维基物种中有关铜铸熟若蟹的数据

相关

  • 挪威语挪威语(norsk),中文也称挪威文,是日耳曼语族的一个分支,普遍通用于挪威,也是挪威的官方语言。挪威语与瑞典语和丹麦语十分相似,所以这三种语言的人可以互相沟通。由于丹麦语从十六
  • 质子发射质子发射(也称为质子放射性)是一种放射性衰变类型,其中一个质子被从原子核中发射。质子发射可以发生在一个原子核从高激发态之后的一个β衰变,在这种情况下,该过程被称为β-延迟
  • 活化石活化石,是指任何生物其类似种只存在于化石中,而没有其他现存的近似种。这些种类曾经从主要的灭绝事件中存活下来,并保留过去原始的特性。活化石定义是一般先发现化石再发现活体
  • 塞雷拉基因组公司塞雷拉基因组(Celera Genomics,NYSE:CRA,专门于遗传定序以及相关技术。总部位于马里兰州。成立于1998年,克莱格·凡特与珀金-埃尔默公司(Perkin-Elmer Corporation)为主要建立者之
  • 热塑性塑料热塑性塑料(英语:thermoplastic,又译导热塑胶)指具有加热软化、冷却硬化特性的塑料。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大部分塑料属于这个范畴。热塑性聚合物是一种聚合物,指具有加热后软化
  • 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大质量弱相互作用粒子(英语: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简称WIMP),是一种仍然停留在理论阶段的粒子,是暗物质最有希望的候选者。理论预言这种粒子应该有以下两个特点:由
  • 谷崎润一郎谷崎润一郎(日语:谷崎 潤一郎,1886年7月24日-1965年7月30日),为日本著名的小说家,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春琴抄》、《细雪》,被日本文学界推崇为经典的唯美
  • incertae sedis地位未定(拉丁语:Incertae sedis)是一个生物分类学上的术语,意指“所处位置不明”,也就是某一分类群与其他分类群在分类学上的大致关系尚未确定。举例而言,假如人属(Homo)是一个新发
  • 长羽盗龙长羽盗龙属(属名:Changyuraptor)是生存于白垩纪前期的驰龙科恐龙,可能和西爪龙并列为最大型的小盗龙类(不考虑分类地位存疑的天宇盗龙),化石发现于中国辽宁省西部的义县组地层,是已
  • 资本主义与自由《资本主义与自由》(英语:)是一本由米尔顿·佛利民撰写的书,最先在1962年由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佛利民在书中讨论了经济的资本主义对于自由社会的重要性。这本书至今已经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