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置

✍ dations ◷ 2025-09-06 15:42:50 #倒置
倒装(inverted sentence),又称倒装、倒置、倒句,是语言修辞法的一种。主要是把词语或句子内的重要部分置前以作强调。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 "主─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一般会把重要部分放于最前,以强调此部分。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实际上是 "汝之不惠甚矣!"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但在一定条件下,宾语会前置,其条件是:第一、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如: "沛公安在?"(《史记.项羽本记》)这种类型的句子关键是作宾语的疑问代词(像:谁、何、奚、曷、胡、恶、安、焉等)。值得注意的是,介词 "以" 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余是以记之,以俟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其中的 "是" 是一般代词,但也前置了。第二、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有两点要注意,一是否定句(一般句中必须有 "不"、"未"、"毋"、"无"、"莫" 等否定词);二是代词作宾语。如:"时人莫之许也。"(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正常语序应该是 "时人莫许之也。"第三、用 "之" 或 "是" 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 "之" 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韩愈〈师说〉)有时,还可以在前置的宾语前加上一个范围副词 "唯",构成 "唯......是......" 的格式。如:"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等。第四、介词宾语前置的情况除了第一种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例如:"亚父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意思是 "亚父面向南坐。"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 "者" 结句,形成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或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锺山记〉)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 "以"、"于" 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 "于" 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两个 "于蓝" 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 "以" 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记》)即 "以事具告。" 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 "以事具告(之)。" 还有一种情况要注意,介词 "乎" 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句子中的 "生乎吾前" 既可译为 "在我的前面出生",作状语,又可译为 "生在我的前面",作补语,一般来说仍作补语,而 "固先乎吾" 的 "乎吾" 则一定要作状语。倒装句常见于吴语、现代标准汉语、文言文、粤语、英语及日语中:

相关

  • 反转录酶结构 / ECOD(RNA-dependent DNA polymerase,RDDP)逆转录酶是一类存在于部分RNA病毒中具有逆转录活性、能以单链RNA为模板合成DNA的酶。由逆转录酶催化逆转录合成的DNA称为互补D
  • 高加索语系高加索语言泛指来源于高加索地区的语言,共同结合为高加索语系,其归属及分类均存争议。一般来说,高加索语言分为2或3种语系或语族,包括西北高加索语系、东北高加索语系和南高加索
  • 醚类醚(汉语拼音:mí,英语:Ether)是具有醚官能团的一类有机化合物。醚官能团是由一个氧原子连接两个烷基或芳基所形成,醚的通式为:R–O–R。它还可看作是醇或酚羟基上的氢被烃基所取代
  • 埃癸斯埃癸斯(希腊语:Αιγίς;英文拼法Aegi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神盾,据说有两面,一面为宙斯所有,而另一面为雅典娜所有。据说两面都为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所打造。
  • 最高元首宪法 - 法律 - 国家元首 - 政府首脑 -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马来语:Yang di-Pertuan Agong Malaysia;英语:Supreme Head of Malaysia)是马来西亚的选举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马来西
  • 德国唯心主义德国唯心主义一般是指从18世纪晚期至19世纪早期在德国建立起来的哲学,它由康德在1780年到1790年间的作品发展起来,并和浪漫主义、启蒙运动的政治革命有着密切联系。在它的发展
  • abbr class=abbr title=R26/27/28: 吸入、触摸及吞食有剧毒R26/27/28/abbr警示性质标准词(英语:Risk Phrases,简写:R-phrases)是于《欧联指导标准67/548/EEC 附录III: 有关危险物品与其储备的特殊风险性质》里定义。该列表被集中并再出版于指导标准2001/
  • 正回馈正反馈(英语:positive feedback),是反馈的一种。是指一系统的输出影响到输入,使得输出变动后会影响到输入,造成输出变动持续加大的情形;同理,如果输出变动持续减少,就称为负反馈。简
  • 猝睡症发作性嗜睡症(narcolepsy,又名 猝睡症、渴睡症)是长期的神经失调(英语:Neurological disorder),其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能力下降。症状包括白天过度嗜睡(英语:Excessive daytime sleep
  • 国籍国籍是指一个人属于一个国家国民的法律资格,也是国家实行外交保护的依据。各国将国籍作为立法的重要内容,是从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开始的。《世界人权宣言》第十五条规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