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质膜

✍ dations ◷ 2024-10-06 07:40:15 #细胞质膜
细胞膜,又称原生质膜(英语:cell membrane 或 plasma membrane 或 cytoplasmic membrane),为细胞结构中分隔细胞内、外不同介质和组成成分的界面。原生质膜普遍认为由磷脂质双层分子作为基本单位重复而成,即磷脂双分子层,其上镶嵌有各种类型的膜蛋白以及与膜蛋白结合的糖和糖脂。原生质膜是细胞与周围环境和细胞与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原生质膜通过其上的孔隙和跨膜蛋白的某些性质,达到有选择性的,可调控的物质运输作用。为运输蛋白。1935年,J.F.Danielli和H.Davson提出双分子片层模型。1950年代,罗伯特森(J.D.Robertson)提出单位膜模型。1972年,美国加州大学的辛格(S. J. Singer)和尼克森(G. L. Nicolson)提出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被最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观点。这种观点主张,构成膜的蛋白质和脂类分子具有镶嵌关系,而且膜的结构处于流动变化之中。许多实验结果支持流动镶嵌模型的模式。在流动镶嵌模型学说中,膜中的磷脂质分子以双层排列,构成了膜的网架,是膜的基质。磷脂质分子为双性分子,分为亲水头端和疏水尾端,双层磷脂质分子之头端皆朝向水相,疏水尾端则两两相接埋于膜内。而使脂双层分子之亲水头端的内层(面对细胞质之面)与外层(面对外界之面)之结构不对称原因,主要在于脂双层分子两亲水头端的化学组成不同。膜的另一种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分子有的嵌插在脂双层网架中,有的则粘附在脂双层的表面上。根据在膜上存在位置的不同,膜蛋白可分为两类,一是通过强疏水或亲水作用同膜脂牢固结合不易分开的,称为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或膜内在蛋白;二是附着在膜的表层,与膜结合比较疏松容易分离的,称为膜周边蛋白(Peripheral protein)或外在蛋白。原生质膜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

  • 杀外寄生虫药外寄生物感染是指主要由外寄生物引起的寄生虫病。外寄生物即暂时或永久寄生于宿主体表的寄生物。例如:治疗外寄生物感染常使用杀外寄生虫药(英语:ectoparasiticide),以杀死外寄生
  • 威廉·埃因托芬威廉·埃因托芬(Willem Einthoven,1860年5月21日-1927年9月29日)是一位荷兰医师与生理学家。 埃因托芬出生于当时属于荷兰的爪哇岛三宝珑,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在他小时候便过世。
  • 首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八十五个(九划的则为第十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首部归于九划部首。首部通常从左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者将部
  • 蛩蠊蛩蠊,是蛩蠊科(Grylloblattidae)的无翅昆虫。它们生活在高山上的寒冷地区,并不能在2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其外观令发现的科学家感到疑惑。第一个被命名的物种北美蛩蠊 ( Gryllo
  • 兄弟兄弟,是有相同父亲,或母亲的男性同辈,指的是兄长与弟弟,如果是同一个祖父或祖母、或曾祖以上血缘者,称为堂兄弟或表兄弟。虽然兄弟这个术语通常指的是血缘关系中的同辈,但有时对于
  • 阿塞拜疆总理阿塞拜疆总理(Prime Minister of Azerbaijan) 阿塞拜疆的政府首脑。
  • 文德尔施泰因7-X文德尔施泰因7-X(德语:Wendelstein 7-X)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学研究所(英语:Max Planck Institute of Plasma Physics)(IPP)在德国北部城市格赖夫斯瓦尔德建造的一台实
  • 16号染色体16号染色体是人类23对染色体中的一对,正常人拥有2条16号染色体。16号染色体缠绕了约9000万碱基对(构筑DNA的材料),并包含了人类细胞中约3%的DNA。辨识染色体上的基因是遗传学研
  • 国宾影城国宾影城、国宾大戏院(英语:Ambassador Theatres)为台湾的连锁电影院。国宾影城旗下拥有影城数为国内非外资戏院第一,成立于2001年,结合国内最富盛名的国宾大戏院、六福开发、福
  • 赐死赐死,即赐自尽,是古代统治者以命令逼迫被统治者自杀的行为;相较于刑戮而处决,通常是为了让被赐死者能保有最后的尊严。多出现于中国、日本、朝鲜、希腊和罗马。在统治者有绝对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