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条约体系

✍ dations ◷ 2025-11-11 20:32:01 #南极条约体系
《南极条约》及相关协定,总称南极条约体系,旨在约束各国在南极洲这块地球上唯一一块无常住人口的大陆上进行的活动。该条约中规定,南极洲是指南纬60°以南的所有地区,包括冰架,总面积约5,200万平方公里。目前共有50个国家签署该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1955年7月,阿根廷、澳大利亚、比利时、智利、法国、日本、纽西兰、挪威、南非、美国、英国和苏联12个国家的代表于法国巴黎举行了一次南极问题国际会议。会议各方同意,今后在南极科考领域协调计划,并暂时搁置各国对南极的领土要求。1958年2月,美国总统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向在“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年至1958年)活跃在南极科考领域的另外十一国政府致函,邀请他们派代表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商讨南极相关问题。自当年6月起,12国代表共举行六十多轮谈判,最终于1959年12月1日达成协议,签署了《南极条约》。该条约于1961年6月23日起生效。《南极条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南极应永远专为和平目的而使用,不应成为国际纷争的场所和对象”。条约禁止“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措施”,而并非禁止军事人员的存在。它避免涉及关于某些国家已经提出而其他国家并不承认的对南极地区的领土要求问题。南极条约体系还包括200多项由各缔约国政府批准或在条约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其他建议和协定,主要包括:南极条约体系一年一度的“南极条约协商会议”是关于南极地区管理的国际性论坛。50个缔约国中,只有28个协商国有权表决和通过决议,而其他22个非协商国则只能列席会议,不能参与表决。协商国包括12个起草国及16个在南极开展实质性科学考察活动的国家。此外,参加会议的还有南极和南大洋联盟、国际水文地理学组织、国际气象组织、国际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世界旅游组织等组织。东德1987年1月5日1974年11月19日*领土要求与他国要求重叠。 **保留要求该地区的权利。目前条约共有50个成员国,包括28个协商国和22个非协商国。协商国(拥有表决权)中有七个在南极地区有领土要求。其余43个协商国对它们既不承认,也未曾提出自己的要求。2001年7月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第24届协商会议决定,南极条约常务秘书处总部设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南极条约秘书处的工作任务主要有:南极地区没有永久居民,也不存在国籍和政府。所有在南极洲人员均是南极以外国家的居民或公民。南极洲绝大部分土地被一个或多个国家宣称为本国领地,但大多数国家并未明确承认这些领土要求。南极大陆上西经90°至西经150°之间的地区,是仅有的未被提出领土要求的陆地。《南极条约》及《马德里议定书》的缔约国政府通过订立国内法来执行条约的具体条款及其他补充协定。总体来说这些法律仅适用于本国公民,无论他们是否身在南极。这些法律用来执行各协商国的一致意见,比如什么样的行为是允许的,哪些区域是允许进入的,什么样的环境影响评估必须先于有关南极的活动进行等等。由于在《南极条约》签署之前,澳大利亚就指定了“澳大利亚南极领地”,因此澳大利亚的许多有关南极的法律早在《南极条约》时代开始的二十多年前就已经订立。在刑事法律方面,用于杰维斯湾地区(一块由澳大利亚国土部直接管辖的区域)的法律同样适用于澳大利亚南极领地。为执行《南极条约》而订立的法规主要有:“南极条约法案(1960年)”“南极条约(环境保护)法案(1980年)”以及“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案(1981年)”。美国法律中一些条文,包括由美国公民实施或针对美国公民的特定的犯罪行为(例如谋杀),可适用于其他国家不具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外地区。为此,美国现在在南极地区派驻特派法警,以示司法存在。有些美国法律直接适用于南极。例如美国法典中的《南极保护法案》明确了下列行为属于民事或刑事违法行为,除非依照法令或被授权:违反《南极保护法案》最高可被判处25,000美元及一年监禁。美国财政部、商务部、运输部及内政部负责惩罚的执行。

相关

  • 立氏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英语:Rickettsia rickettsii),一种单细胞、革兰氏阴性的立克次体,是落矶山斑点热的病原体,原生于美洲。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
  • 拟寄生物拟寄生物(Parasitoid)也称类寄生生物或捕食寄生生物,是指幼虫期寄生宿主体内,后期将宿主杀死,成虫营自由生活的生物,成虫多半会利用产卵管将卵注入至宿主体内。“拟寄生”是一种介
  • 腐蚀腐蚀(Corrosion)是指因工程材料与其周围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导致解体的现象。通常这个术语用来表示金属物质与氧化物如氧气等物质发生电化学的氧化反应。例如,使用金属铁制成
  • 策梅洛恩斯特·策梅洛(德语:Ernst Friedrich Ferdinand Zermelo,1871年7月27日-1953年5月21日),生于柏林,是德国数学家,其工作主要为数学基础,因而对哲学有重要影响。1889年,他毕业于柏林Lui
  • 重度高烧发烧(英语:fever),又称作发热(英语:pyrexia)或发热反应(英语:febrile response),其定义为:体温在调节时超过了平常体温。现在医界并没有一致认可的正常体温上限,文献从37.3到38.3℃都有。
  • 克拉莫-克若尼关系式克喇末-克勒尼希关系式(英语:Kramers–Kronig relations)是数学上连系复面上半可析函数实数部和虚数部的公式。此关系式常用于物理系统的线性反应函数。物理上因果关系(系统反应
  • 爱乐压爱乐压(英语:AeroPress)是一种手工烹煮咖啡的简单器具,由美国的Aerobie公司总裁阿伦·阿德勒(Alan Adler)于2005年所发明。总的来说,它的结构类似于一个注射器。使用时在其“针筒”
  • 环肽环肽(cyclic peptide)是包含环状键序列的多肽链。 这可以通过肽的氨基和羧基末端之间的连接来实现,例如在环孢素中。 氨基端和侧链之间的连接,例如杆菌肽中的连接; 羧基末端和侧
  • 近独立粒子近独立粒子统计指的是统计力学中对粒子的特定描述,它的特点是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近独立粒子三种主要模式是:这三种统计的不同之处在于:数学上使用可交换算符描述玻色子,反
  • 道昭道昭(日语:道昭,629年3月10日-700年4月3日),河内(大阪府)人,日本法相唯识宗僧人,日本佛教奠基人之一。曾前往中国师从唐玄奘学习《成唯识论》,回国时带回大量佛教典籍,后建立飞鸟寺和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