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壮语

✍ dations ◷ 2025-05-17 06:41:53 #标准壮语
标准壮语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制定的壮语标准语。该语言是以武鸣县(今南宁市武鸣区)双桥镇通行的壮话(属北部方言的邕北壮语)为基础、兼收其他方言的一些词汇而制定的,因而与壮语北部方言比较接近,而与南部方言差异较大。今日通行的壮文罗马字,也是以标准壮语为基础创制的书写系统。标准壮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列为官方语言之一。《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在2018年8月1日起实施,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及信息化建设,双语教育、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师培养、干部双语学习、汉壮文字同时使用、人才建设等方面均做出了具体的规定。标准壮语有六个基本声调,再加上两个入声,总共有八个声调。句子“Son mwngz hwnj max gvaq dah”(意思是“教你上马过河”)常常用来帮助人们记忆六个声调。以下分别列出老壮文写法(1957)、新壮文写法(1982)和标准壮语的实际发音。虽然标准壮语是以邕北壮语武鸣方言为基础创制的,但与武鸣壮话存在一定差异,例如:目前壮语总共有三套书写系统:分别是方块壮字、老壮文和新壮文。虽然以拉丁字母书写的新壮文是官方的标准书写系统,但事实上现今三种书写系统在民间并存。壮语最早的书写系统是方块壮字。这套书写系统是壮族人参照汉字而发明的,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宋代已经开始在普遍使用,明清时期更在民间广泛流行。不过,由于书写系统从未规范统一,各地用字都不一样,现今已经逐渐式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于1957年用拉丁字母创立老壮文。1982年对老壮文进行修正,成为现今壮语的标准书写系统新壮文。由于拼音文字的优点,新壮文在壮族扫盲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拼音文字衹能准确给武鸣方言注音,不符合其他壮语方言的发音,所以难以在其他壮族地区推广。因此,新壮文往往只在报刊、官方文献以及散文中使用。现今所有壮族文字系统的使用率都远不如壮语那样通行,汉语的汉字反而成为壮族使用的“第一文字”。据调查,在广西,有相当数量的壮族人看不懂方块壮字,也有相当数量的人看不懂新壮文。有许多壮族人对新壮文不了解或不太了解。在2012年广西首次壮语文水平考试中,及格率仅为58%。《世界人权宣言》第一条:

相关

  • 多貌生物多貌生物(学名:Diaphoretickes)也被称为AH/SAR总类群,是真核生物的一个类群它包括:它同时也是原始色素体生物、有孔虫、囊泡藻三者的总和,但鉴于囊泡藻已被证实不是单系群,这只是把
  • 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军官团人员及应变部 马里兰州罗克威尔美国公共卫生服务军官团,是美国公共卫生局隶下的联邦制服部队(英语:Uniformed services of the United States),亦是美国七支制服军种之一
  • 可的松可的松(法语:Cortisone),又译作可体松、考的松、俗称皮质素,和皮质醇(氢化可的松)都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之中的糖皮质激素,化学学名:17-羟-11脱氢皮质(甾)酮。也可指肾上腺皮质激素型药
  • 毒液毒液(英语:venom)是一种由动物分泌出来的毒素,目的是对其他动物造成伤害。不同毒液造成的伤害也会不同;那些会致死的毒液通常会用半数致死量(LD50、LD50 或 LD-50)来测量其毒性。许
  • 肌萎性侧索硬化症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英语: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缩写为 ALS),也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有时也称为卢·贾里格症(英语:Lou Gehrig's disease)、渐冻人症、运动神经元病,是
  • 南朝南朝在汉字文化圈中一般指一个国家政权并立的南北朝时期代指位于南方的政权,可以指:
  • 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一个口头传承的传说故事,叙述祝英台女扮男装求学,结识同窗梁山伯,最终却无法结下姻缘的爱情悲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2003年将梁祝传
  • 塔尔沙漠塔尔沙漠(Thar Desert),也叫印度大沙漠,是南亚地区西北部的一个沙漠。该沙漠面积200,000平方公里。世界第18大沙漠,亚洲第3大沙漠。 该沙漠大部分位于印度拉贾斯坦邦。而该沙漠伸
  • 刘易斯·芒福德刘易斯·芒福德(英语:Lewis Mumford,1895年10月19日-1990年1月26日),美国历史学家,科学哲学家,著名文学评论家。以其对城市和城市建筑的研究闻名,是个兴趣广泛的作家。芒福德深受苏格
  • 牧夫座牧夫座(拉丁语:Boötes/boʊˈoʊtiːz/)是北天的一个星座,在天球上的位置跨越赤纬0°至+60°,赤经13时至16时。名称源自希腊Βοώτης,Boōtēs,意思是牧羊人或农夫(照字义是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