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话

✍ dations ◷ 2025-04-04 23:41:13 #ISO 639-2代码的语言,ISO 639-1代码的语言,江淮官话,安徽语言,合肥文化

庐江话是汉语江淮官话洪巢片中的一种地方方言,主要使用于合肥市庐江县。

庐江县地处安徽省中部巢湖南岸,北接合肥市,东与巢湖市、无为县接壤,南与枞阳县相邻,西依舒城县。庐江县内西部、南部和中部山丘广布,东部、北部为平原圩区。今属合肥市,人口约120万。
县境春秋属舒国,汉代曾为舒县,三国时期分属魏吴庐江郡。南朝梁时庐江郡属湘州,后改属合州。陈时为庐江郡治。隋开皇三年废庐江郡,改合州为庐州。大业三年,恢复庐州为庐江郡,郡治移至合肥县,改旧治庐江县。唐代属庐州府,两宋属无为军,元代属庐州路,明清属庐州府。
庐江话属淮语洪巢片,由于地处巢湖南岸,地近皖西南赣语区而较为远离中原官话影响,相较于原庐州府治合肥的合肥话,保留了更多更为传统的庐州方言特征,在洪巢片内部独具特色(如入声分阴阳、阴平为高平调55)。

庐江话代表点(县城城关顺港乡)音系如下:

25个,包含零声母。
p pʰ m f v
t tʰ n l
ts tsʰ s z
tʂ tʂʰ ʂ ʐ
tɕ tɕʰ ɕ
k kʰ ŋ x
Ø

a^ 、、、遇舌尖元音时,产生介音。严式标音可记作、、、;
b^ 、发音时,上下唇紧贴,气流从两侧挤出;
c^ 系声母及发音部位靠前;
d^ 或以开头的零声母音节,实际带有轻微摩擦成分的半元音,因不构成独立音位,宽式可不标。

49个,包含自成音节的、。
ɿ ʅ o ə ɛ ɔ a ei əʏ
i iə iɛ iɔ ia iʏ
u uɛ ua uei
eĩ õ ɛ͂ ã ən əŋ m̩ ŋ̩ ɤʔ øʔ əʔ ɛʔ
ĩ iõ iɛ͂ iã in iəŋ iʔ iəʔ iɛʔ
uɛ͂ uã uən uəʔ uɛʔ
yĩ yin yiʔ yəʔ

e^ 的实际发音介于与之间,近于;
f^ 处于其他母音之前的、、均为介音而非主母音;
g^ 舌位较前,不圆唇。做单韵母时,发音部位较紧,常带有轻微摩擦,与结合时,整个音节实际音值接近;
h^ 、中的韵尾实际音值为;
i^ 实际音值稍前稍上、实际音值较靠前、代表紧喉动作。

据周元琳“安徽庐江方言音系”一文描述, 庐江话的语音特征可概括如下:

相关

  • 中文元素命名法元素的中文命名法,是指使用中文来命名化学元素的方法。每个元素使用一个汉字来表示。古代已经发现了解的元素,已有现成的合适的汉字,故直接使用;近来新发现的元素则使用“左形右
  • 抽屉抽屉通常作为家具的组成,是一个盒状的容器放置在家具中,使其可以背水平拉出、获取储藏物品的空间。抽屉的构造分为前板、后板、左侧板、右侧板及底板,板材接合的方式有分为钉接
  • 大田县大田县,别称岩城,是福建省三明市下辖的一个县。大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的戴云山西侧,西邻永安市,东邻泉州市德化县,南与泉州的永春、龙岩的漳平接壤,北部毗邻三明市区、沙县和尤溪县
  • 周日邮报《星期日邮报》(The Mail on Sunday)是英国一份保守主义报纸,以小报版式出版。它是由罗瑟米尔爵士(英语:Vere Harmsworth, 3rd Viscount Rothermere)于1982年创办,而它的姊妹报《每
  • 陈刚陈刚(1964年-),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教授,Pappalardo微纳工程实验室主任,S3TEC中心主任,世界知名纳米热电材料和流体学者。其带领的团队首次打破被公认为物体间热力传导
  • 国家移民管理局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4.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警徽国家移民管理局标志国家移民管理局(英语:National Immigration Administration,缩写NIA),同时加
  • 布伦瑞克不伦瑞克公国(德语:Herzogtum Braunschweig)为一前德意志国家,首都为不伦瑞克。1815年维也纳会议建立此国家以取代前布伦瑞克-沃尔芬比特尔亲王国。19世纪该公国先后为德意志邦
  • 霍洛岛霍洛岛(也称为和乐岛, 他加禄语:Jolo、陶苏格语(英语:Tausug language):Sūg)是菲律宾西南部的火山岛及苏禄群岛的一部分,位于婆罗洲和棉兰老岛之间,面积869平方公里,岛上最高点811米,
  • 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英语: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手T细胞(killer T cell),TC细胞、胞杀T细胞、胞毒T细胞,或CD8+ T细胞,属于T细胞的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其
  • 安东·弗里德里希·比兴安东·弗里德里希·比兴(Anton Friedrich Büsching,1724年--1793年)是一位德国哲学家和地理学家。比兴是第一位将人口密度作为地理要素的学者,还指出过通过河流运输货物能够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