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离性身份疾患

✍ dations ◷ 2025-01-22 20:56:37 #解离性身份疾患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或多重人格,是心理疾病的一种,常与精神分裂症搞混,较早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版本将其命名为多重人格障碍(Multiple Personality Disorder,MPD),后来改名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DID),多重人格即具有超过一个人格存在(若只有两个则称为“双重人格”),就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好几个灵魂”。长久以来,很多人包括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社工以为多重人格是非常之罕见的疾病,其实不然,只是由于太多临床工作者都缺乏正确认知,以致不少误诊情况,再加上一般人的讳疾忌医和迷信等等,所以很多病例都漏报、少报。正如玛莲娜·史坦伯格(英语:Marlene Steinberg)的《镜子里的陌生人——解离症:一种隐藏的流行病(英语:The Stranger In The Mirror Dissociation - The Hidden Epidemic)》所言,解离性障碍其实是一种隐藏了的流行病,而多重人格只是其中一型而已。多重人格患者的每一个人格都是稳定、发展完整、拥有个别思考模式和记忆的。分裂出的人格包罗万象,可以有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甚至物种。他们轮流出现控制患者的行为。分裂出的人格之间知道彼此的存在,称为“并存意识”(co-consciousness)。如果并存意识较好的,他们甚至可以进行内部沟通/会议,或进行外部会议(如果人格间进行外部沟通/会议时,在旁人看来会像是个自言自语的疯子);也有一些情况,人格之间并没有察觉到彼此的存在,这会导致严重的“遗失时间”现象。 原人格不一定是主人格。原人格即未产生多重人格前的原始人格,而主人格则是在平常大部分时间主宰身体的人格。虽然原人格通常也会是主人格,但也有原人格仍然停留于儿童时期,身体则交由会长大的主人格管理的情况。 原本的人格不知道“他们”的存在的情况下,即使发现自己的记忆有截断(记忆断层)的现象,也无法知道自己有多重人格。也有一些严重的病例,原人格甚至“沉睡”十多年,但分裂出的人格中往往会有一个是知道所有事的,如果这个人格愿意合作,治疗人员就能从中得知许多有益的资料。事实上,很多所谓的“鬼上身”现象,其实很可能都是解离症。另外,多重人格患者发生记忆断层或人格强硬地想出现时有可能伴随强烈的头痛。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迈耐利(英语:Richard McNally)(Richard J. McNally)的实验,认为没有证据可以证实在各人格之间存在记忆障碍,那些声称自己被记忆障碍所困扰的患者,可能更多是为了符合文化期望,而非真正的心理现实。不过,近年顶尖的医学发现,则有另一个观点,根据不少关于大脑的研究显示,尽管是同一个人(同一个身体和大脑),不同人格的脑部摄影结果皆不相同,另外也有其他对大脑的研究和实验,有力地显示多重人格既不是“伪装”出来,也不是因为社会文化期望或治疗师的暗示(suggestion)所产生出来的。多重人格的成因多有争议。有理论认为多重人格与童年创伤相关,因为此时正是人格的形成阶段。当受到难以应付的冲击时,患者以“放空”的方式,以达到“这件事不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感觉,这对长期受到严重伤害的人来说,或许是必要的。国际上的新知为7岁以前(黄金6年)/学龄前有冲击过大或重复发生的身体虐待、情绪虐待,以及强大的压力事件,甚至源自从婴儿开始的“混乱型依附行为”(Disorganized Attachment)。多重人格的根治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治疗人员主要是在多重人格中找出一位熟悉所有人格的内在人格,通常为“内在自助者”(Inner Self Helper,ISH),让其成为核心人格,且让各种内在人格互相对谈而认识其他人格,然后找出性格上相似的人格率先整合,从而逐步削减内在人格后整合为一,但即使治疗成功,也可能因外在压力,造成人格再次解离。另外,由于患者受暗示性很高,因此在临床上的治疗常利用催眠来召唤患者不同的人格,以便治疗。不过,根据临床经验,催眠治疗多半是辅助式的,或只作为一种技术,并非治本之法。ICD-10-CM:F44.81

相关

  • 胞器细胞器(英语:organelle,或称胞器)是细胞的一部分, 是细胞中通过生物膜与细胞中其他部分分隔开来的、功能上独立的亚细胞结构,与细胞质基质和细胞骨架统称为“细胞质”。细胞器可依
  • 血清型血清型是指病毒和细菌中特定不同的亚种。这些微生物一般都由细胞表层的抗原来分类命名的。但是在同一种类的微生物里也会有分支和不同。血清型的决定是由很多种类的因素而形
  • 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温德尔·梅雷迪思·斯坦利(英语:Wendell Meredith Stanley,1904年8月16日-1971年6月15日),出生于印第安纳州里奇维尔,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
  • 茶碱茶碱(英语:Theophylline)是一种化学物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红茶和绿茶中,是一种磷酸二酯酶 (PDE) 抑制剂,可广泛用于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它具有与咖啡因类似的结构和药理学特性
  • 洋流洋流亦称海流,是具有相对稳定流速和流向的大规模海水运动。惟有在陆地沿岸,会因潮汐、地形及河水的注入等影响其变化。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信风带作用下的信风
  • 头孢呋辛酯头孢呋辛酯 是一种第二代口服头孢菌素抗生素。最初由葛兰素史克公司发现,并于1987年作为Zinnat被引入。 在1987年十二月28日获FDA批准通过。 葛兰素史克在美国和印度分别以Ce
  • 氧气氧气(英语:Oxygen, Dioxygen,分子式:O2)是氧元素最常见的单质形态,在空气中按体积分数算大约占21%,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氧气的密度是1.429g/L 。不可燃,可助
  • 病毒性脑炎脑炎(英语:encephalitis),一种急性脑部的炎症,通常由病毒感染造成。病患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呕吐、意识混乱、疲倦、嗜睡和畏光。 严重的症状包括癫痫、颤抖(tremors)、幻觉、记忆
  • 盘菌纲盘菌纲(英文:Pezizomycetes)是一个隶属于真菌下子囊菌门的一个纲。医学导航 · 真菌病真菌 · 分类疾病药物(抗真菌药)
  • 王士禛清禹之鼎绘《王士禛幽篁坐啸图卷》,故宫博物院藏王士禛(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赐名士祯,小名豫孙,字贻上,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清代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