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板球

✍ dations ◷ 2025-04-04 13:39:25 #篮板球
篮板球(英语:Rebound)是指在篮球比赛中,出手不进的球便会产生一个篮板球。无论是遭到盖帽之后还是罚球不进,每次没有命中的出手后之得球权都算在其中。篮板球分成两类,一类是球权在篮板球之后有所转换的“防守篮板”,一类是球权无转换且仍保留在进攻方手中的“进攻篮板”。然而并非所有的出手不进都会重新让24秒进攻时间重调,像是NBA的规则为球权没有转换或是球无触框时,都不会重新计算进攻时间,而NBA是在1970-71年球季才开始有正式分开纪录进攻与防守篮板。篮板纪录并非每一个都会被列入个人纪录中,对于球权掌握难以判断的篮板球则会被列入为“团队篮板”,例如罚球两次的第一罚不进,该球为不可抢的篮板球,此球会被列为攻方的团队篮板(NCAA的非出手犯规或一加一罚球不属此例)。当篮底下争抢激烈但未有哪一方球员真正掌握球权时,球被碰出界外,或者是攻方投出篮外空心球而直接出界等等,由于无法确认哪位球员掌握球权,如此都会纪录为团队篮板。抢夺篮板球的要素是球员的高度、弹跳力、力量和位置感,虽然许多中锋和大前锋的篮板球成绩较高,但一些相对于比较矮小的内线球员如巴克利和丹尼斯·罗德曼靠着敏捷的反应和技术也有不俗的篮板球数据。NBA历史上夺得最多篮板球的球员是威尔特·张伯伦,共取得23,924个篮板球,平均每场22.9球。1960年11月24日在对阵凯尔特人的比赛中,他还单场抢下55个篮板球,成为NBA历史上个人单场最高篮板球纪录。

相关

  • 热污染热污染是指人类活动造成水温的不正常上升。工厂或发电厂使用水作为冷冻剂,用完后排出海洋或河流。虽然这些水未必含有害物质,并未造成水污染,但其高温却会影响水中的生态。
  • ΛLambda(大写Λ,小写λ,中文音译:兰布达),是第十一个希腊字母。大写Λ用于:小写λ用于:西里尔字母的“Л”字母是由“Lambda”演变而成。
  • II《被子植物APG II分类法(修订版)》是由被子植物种系发生学组(APG)于2003年发表的,基于1998年所发表的《被子植物APG分类法》之修订版,在吸收了全世界大部分植物分类学家的意见,2009
  • Mg(ClOsub3/sub)sub2/sub氯酸镁(Magnesium chlorate),化学式Mg(ClO3)2·6H2O。常带有六个结晶水(六水合氯酸镁)。氯酸镁为无色斜方片状或针状结晶。溶于水,微溶于醇、丙酮。通过氯酸钠溶液与氯化镁溶液反
  • 巴拉圭冬青巴拉圭冬青(学名:Ilex paraguariensis),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亚热带地区,包括阿根廷北部、巴拉圭、乌拉圭、巴西南部及玻利维亚。将巴拉圭冬青干燥的叶片浸泡在热
  • 铋溴酚铋溴酚(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Bibrocathol,商品名称为Noviform及 Posiformin)是一种含铋的有机化合物,对粘膜和创伤具有杀菌、收敛和抑制分泌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以用其分子结构
  • 大陆分裂大陆漂移学说是地球大陆相对于彼此的运动,因此似乎在海床上“漂流”。最初由亚伯拉罕·奥特柳斯在1596年提出,后来德国科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在1912年加以阐述,中文中“大陆
  • 施立明施立明(1939年12月18日-1994年5月22日),温州乐清人。遗传学家,中国分子进化生物学先驱,长期致力于染色体结构、细胞分类学、细胞遗传学、遗传毒理学、辐射细胞遗传学等研究。并主
  • caspase结构 / ECOD胱天蛋白酶(英语:Caspases,也被称为半胱天冬酶)是一类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统称。通常半胱天冬酶以酶原的形式合成,称为半胱天冬酶原(Procaspases)。在人类基因组中,这个蛋白
  •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进步主义教育(Progressive education或Educational progressivism)是一个开始于19世纪后期的教育运动,它是一种信仰:教育必须依据的原则是,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最好的学习是在与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