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

✍ dations ◷ 2025-05-16 08:33:08 #褶皱
褶皱是层状岩石受力后形成的波状弯曲。绝大多数的层状岩石是由堆积在盆地、海岸的平坦水平成层的沉积物形成,如隆升出露地面,形成水平岩层。褶皱有两种基本类型:褶皱的形成与受力方式﹑变形环境、岩层变形行为相关﹕

相关

  • 安那托利亚语族安那托利亚语族是印欧语系下的一族语言(在有些分类中,此族不属于印欧语系,但极为接近)。此语族语言曾在小亚细亚使用,目前已消亡,包括赫梯语、卢维语(“赫梯象形文字”使用的语言)和
  • 突触传递突触(法语、英语、德语: Synapse)是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肌细胞、腺体之间通信的特异性接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的突触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neuromuscular junction)。中枢神
  • 环形球仪浑天仪(也可以称为球形等高仪或浑仪,英文缩写为armilla或armil)是中国和希腊古代测定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由相应天球坐标系各基本圈的环规及瞄准器构成,与浑象(浑天仪,一种仿真天
  • 赫茨贝格格哈德·赫茨贝格(德语:Gerhard Herzberg,1904年12月25日-1999年3月3日),出生于德国汉堡,德国-加拿大物理学家、物理化学家,1971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27年,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毕业,不
  • 引子去除引物(英文:primer),又译引子,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作为DNA复制的起始点,存在于自然中生物的DNA复制(RNA引物)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中人工合成的引物(通常为DNA引物)。之所以需要引物是
  • 乙酰氧基乙酰氧基(英语:Acetoxy group)是一个具有-O-C(=O)-CH3结构的官能团,被用于保护醇羟基。上保护基的方法:脱保护基的方法: 碱性(pH>9)或酸性(pH<2)环境水解,或与甲醇钠之类的碱在甲醇中反
  • 周 琪周琪(1970年4月-),山东莱州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中国干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生物工程系,1996年取得东北农大理学博士学位。担任中国科学院
  • 榆属榆树,是榆科下榆属植物的统称,主要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生长。一般高约25米,树皮粗糙。具高度实用、药用及食用价值。榆树的叶呈椭圆形或椭圆状波针形,叶长2-8厘米、宽1.5-2.5厘米
  • 吖丁啶吖丁啶(Azetidine)是一种环状化合物,由一个氮原子杂环丁烷组成,化学式C3H7N。吖丁啶可通过1,3-丙二胺在盐酸中加热生成。吖丁啶可被亲核试剂进攻而开环,此反应可用于长链胺的合成
  • 排序复选制排序复选制(Instant-runoff voting,IRV)、“顺位同票制”或“优序投票制”,也称为“选择投票制”(Alternative Vote,AV)、“偏好投票制”(Preferential Voting),是一种排序投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