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能

✍ dations ◷ 2025-08-05 23:00:44 #结合能
结合能(英语:Binding Energy)是指两个或多个粒子结合成更大的微粒释放的能量,或相应的微粒分解成原来的粒子需要吸收的能量,这两种表述是等价的。比如质子和中子结合成原子核时放出的能量,或原子核完全分解成质子和中子时吸收的能量,就是这种原子核的结合能。在结合成原子核的过程中,结合之前质子与中子质量之和大于结合之后原子核的质量,出现质量亏损,放出能量。放出的能量可以用质能方程 Δ E = ( Δ M ) c 2 {displaystyle Delta E=(Delta M)c^{2}} 计算。在更广泛的层面上,结合能是指将一个整体分为若干个部分所需要的能量(或者相反过程放出的能量)。一个处于基态的整体相比于组成它的分散的个体拥有更低的能量,这是这个系统能够处于稳定状态的原因。在原子尺度上,原子的原子结合能源于原子内部的电磁作用,是使原子分解为电子和原子核所需的能量。电子结合能是原子释放电子成为离子所需要的能量,通常称为电离能。在原子核尺度上,结合能等于核子或原子核组成新原子核时释放的能量,同时也是将原子核分解为自由的、未结合的核子需要的能量。原子核的结合能源于核子之间的核力。在天体物理学上,天体的引力结合能是指将该天体的物质全部移动到无穷远处需要的能量。和引力势能不同,引力势能是指将两个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的物体(比如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增加到无穷大(而物体保持完整)需要的能量。后者能量更小些。一般来说,一个被束缚的系统相比于它对应的未束缚的组成部分拥有更低的能量,也因此拥有更少的质量。对于一个结合能很低的系统,各组成部分结合后的质量的亏损也会是极小的;而对于一个结合能很高的系统,质量的亏损就会很容易测得。在一个静态系统(不含任何净动量的系统),所有形式的能量表现为静质量。而由于结合能而损失的质量转化为了热、光、原子或原子核的较高能级或其他形式的能量,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质量亏损和能量损失是一致的。一旦系统冷却下来,从高能级跃迁至低能级,系统剩余的质量将比最初在高能量状态下时低。质量的测定通常在较低的温度(即系统处于基态/被束缚态)下进行,这时测得的质量与它的组成部分的质量之和的差值称作“质量亏损”。这里给出一个例子:两个物体在空间中通过引力场相互吸引。引力使两个天体加速,使它们通过互相靠近使引力势能转化为动能而加速。如果两个物体之间没有(除引力之外的)相互作用就互相飞越后分开,或是发生了完全弹性碰撞,那么这时动能开始转化为引力势能,速度减小。这两个正在减速的物体之间的距离最终可以达到开始时的值,然后重新开始上面的过程。这就说明一个没有损失能量的系统(例子中动能和引力势能相互转化,没有损失),不会结合成一个稳定的物体。因此,只有因加速而获得的动能全部损失之后,才能结合成一个稳定的物体。类似的情况在化学和核物理等方面都有所体现。在孤立系统中进行的放热化学反应并不改变系统质量,一旦反应中放出的热量被“移”出这个系统(对应能量的改变),那么系统质量就会发生改变(这样的质量变化对于宏观系统来说太小,以致于难以探测到)。吸热反应则反之。在核反应中,质量的改变会产生光和热,而结合能在总能量中占的比例也更大。质量的变化可以直接从生成物和反应物的质量的差值计算出来。系统中质量的减少,尤其是原子核中质量的变化,被称为质量亏损。在核裂变、核聚变和自发的衰变过程中,变化后的质量小于之前的质量,因此放出能量。这样放出的能量以 Δ E = Δ m c 2 {displaystyle Delta E=Delta mc^{2}} 计算。对于上述公式的最新证明在2005年,兰维尔(英语:Rainville)等人发表的实验中,通过比较质量变化与中子俘获时发射的伽玛射线的能量,来证明硅和硫的同位素原子中中子的结合能导致的质量损失中的能量守恒。伽马射线的能量与质量损失对应的能量相差不超过±0.00004 %。一个原子核的结合能与其中核子数量(质子与中子数量之和)的比值称为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又称比结合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原子核的平均结合能发生变化。在铁元素平均结合能达到最大,之后开始缓慢下降。由较低平均结合能的原子核转变为较高平均结合能的原子核时就会释放能量。

相关

  • 锂离子电池100–265 W·h/kg250–730 W·h/L400–1500 充电周期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锂离子电池使用一个嵌入的
  • 亚历山大大帝马其顿的亚历山大三世(古希腊语:Ἀλέξανδρος Γ' ὁ Μακεδών,其名字亚历山大意为“人类的(.mw-parser-output .Polytonic{font-family:"SBL BibLit","SBL Greek
  • 主宰多米那特制(英语音译:Dominate,拉丁语原文:Dominus),又称罗马君主制、主宰,是罗马帝国晚期实行的一种专制政体。此前罗马帝国一直实行的是以“第一公民”为中心的元首制。三世纪危
  • 去甲变肾上腺素去甲变肾上腺素 (英语:Normetanephrine)是去甲肾上腺素经由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作用产生的代谢物。由尿液排泄。它是释放儿茶酚胺的肿瘤的标记物,如嗜铬细胞瘤(英语:pheochromoc
  • 徐寿徐寿(1818年2月26日-1884年9月24日),字生元,号雪村,江苏无锡人,清末科学家,中国近代化学的启蒙者。徐寿幼时丧父,道光、咸丰年间放弃科考而研究科学。咸丰十一年为安庆军械所工程技术
  • 美洲原住民神话美洲原住民神话是美洲原住民的神话与故事,由于原住民神话身受萨满巫术文化影响,因此主要信仰与大自然的神灵相当接近,美洲原住民不仅敬畏神明,也敬畏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相信即使
  • 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执行秘书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英语:U.N. Economic and Social Commission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简称亚太经社会(ESCAP),为联合国经济社会
  •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是君主立宪的一种形式,特点是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以政府首脑(通常为首相和总理大臣)为首的内阁是国家的行政机构,内阁由议会议员产生并对议会负
  • 格奥尔格·威廉·里奇曼格奥尔格·威廉·里奇曼(德语:Georg Wilhelm Richmann,俄语:Георг Вильгельм Рихман,1711年7月22日-1753年8月6日),或翻译为里赫曼、利赫曼,是一位住在俄罗斯帝
  • 1166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