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暮现象

✍ dations ◷ 2025-04-26 01:46:35 #色表现象,视觉

薄暮现象,又称柏金赫现象(Purkinje effect),是色彩学的内容之一

说明如下:在白色光源或高明度中,红色比蓝色明度强10倍,在低明度蓝色比红色明度强16倍。指在傍晚时,人的视觉由彩度优先转换成明暗现象。

视网膜上包括两种细胞接受外界光源:感色的锥状细胞,与感光不感色的柱状细胞。在微弱光线中,人类无法清晰辨识颜色,原因是只剩柱状细胞可以接受微弱的光源,锥状细胞感色功能停止。

薄暮现象是从以感色细胞为主的阶段转变为以感光为主的阶段过程中的一个状态:当外界光度逐渐降低,锥状细胞活跃状态随之降低,柱状细胞开始接手成为视网膜上主要接受光源的细胞,在辨识颜色能力完全消失之前的这个阶段。

相关

  • 定位规则苯环的亲电取代定位效应(英语:Orientation effect of electrophilic aromatic directing groups)是指苯环上已有的取代基对亲电取代反应的影响。1895年霍里曼(Holleman)等从大量
  • 血常规全血细胞计数(英文:complete blood count,CBC; full blood count,FBC),又称为血常规、血象、血细胞分析、血液细胞分析、血细胞计数 或 血液细胞计数,是医生或其他医学专业人员常常
  • 泰累尔马克斯·泰累尔(英语:Max Theiler,1899年1月30日-1972年8月11日),又译马克斯·蒂勒,南非微生物学家。1951年由于发现黄热病疫苗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99年1月30日,泰累尔
  • 宾路易师母宾路易师母(Mrs.Jessie Penn-Lewis,1861年2月28日-1927年)是一位英国基督教作家,内里生命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一生宣扬主观十字架的经历和属灵争战。她和伊凡·罗伯斯(Evan Roberts ,1
  • 地形地形,地貌形态(体),是地球(或是其他星球)表面(地表)各种局部的空间实体状态,亦可称为一个以海平面为基础的相对独立的地表起伏单元,比如高山、丘陵、高原、盆地等。地貌形态可以分为原
  • 外阴前庭阴道前庭,指小阴唇左右两侧之间的区域,前端抵阴蒂,后界至阴唇系带。开口于阴道前庭的结构有尿道、阴道、前庭大腺、斯基恩氏腺。阴道前庭疼痛非常常见;据密歇根大学的一项研究,28
  • 胚根在植物学里,胚根是幼苗(成长中的植物胚胎)是在发芽的过程中从种子里出来的第一个部分。胚根是植物初始的根,会向下生长至土壤之中。在胚根之上的是胚轴,是初始支撑子叶的茎。胚根
  • 明器陪葬品又称殉葬品、冥器、明器,通常人死后亲属会将死者生前惯用的物品或藏品与死者一同埋葬,为殉葬品的基本由来。社会阶级产生后,帝王、富人或贵族则根据其富裕程度或位阶的大
  • 美国教育部美国教育部(英语: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缩写:ED),是美国联邦政府主管联邦教育行政事务的行政部门。1979年10月17日,吉米·卡特总统签署生效《教育部组织法》(Depa
  • 谢尔盖·谢苗诺维奇·索比亚宁谢尔盖·谢苗诺维奇·索比亚宁(俄语:Сергей Семёнович Собянин,1958年6月21日-),俄罗斯政治家,从2010年起担任莫斯科市长一职,曾任俄总统办公厅主任、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