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伞凸面
脆红菇(学名:),俗称脆弱脆褶(fragile brittlegill),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俗称脆褶()的红菇属。这种真菌体形细小,颜色多变,不可供食用,并且常在混交和树林中出现。这种真菌广泛地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脆红菇最早是由南非真菌学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于1801年描述的,其学名为脆伞菌()。后来,瑞典真菌学家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于1838年将其改为现名。其学名中的“”源自拉丁文,意思是“脆弱的”,指的是其脆弱的结构。
脆红菇的菌盖直径约为2–5厘米(0.8–2英寸),其颜色多变,通常是暗紫色,中央部分呈黑色。除了暗紫色,其颜色也可能是不同深浅的橄榄绿色、紫色或粉红色,甚至是浅黄色。其颜色往往随着年龄增加而迅速消退,并且可以变得非常苍白。起初,其菌盖呈凸面状,但随着年龄增加会变成扁平状。其菌盖边缘通常会随着年龄增加而变得绷紧。其菌柄呈白色,长度比菌盖的直径长,并且呈四方柱体状。其菌褶是连生的,因此其孢子印也是白色的。这些菌褶的边缘上有着独特的刻痕或缺口,并且能仅以放大镜便能观察得到,令到人们能轻易分辨出这种真菌。其菌肉呈白色,味道非常辛辣,并且有着果香气味。
桦林红菇()与脆红菇外观相似,但经常依附着桦木生长。另外,桦林红菇的菌褶边缘也没有独特的刻痕或缺口。
脆红菇主要于夏末到秋季期间出现,并且通常是以一小群的形式出现。这种真菌广泛地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北部温带,并且是以外生菌根的形式在多种树木下生长,其中包括桦木和橡树。
脆红菇有着非常辛辣的味道,因此并不可供食用。很多类似的红菇属真菌在生吃时甚至是有毒的。进食有毒红菇属真菌在后的症状主要是与胃肠道有关的:腹泻、呕吐和腹部绞痛。虽然辣红菇的有毒成分仍然未知,但真菌学家们指出有毒成分很可能是有毒红菇独有的倍半萜(英语:sesquiterp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