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语

✍ dations ◷ 2025-08-13 07:41:20 #徽语
徽语,亦称徽州话,是汉藏语系汉语族的一种声调语言,分布在新安江流域及周边以古徽州府为核心区域。在《中国语言地图集》出版后,被承认是汉语的一级方言,但关于其归属至今仍有争议。有观点指出,徽语与吴语、闽语共同起源于古代江东方言,现代徽语分化于吴语。吴语本是皖南地区土著方言,皖南方言早期应是苏南与浙西吴语的延伸,而徽语乃是其中之南片受赣语影响所形成的一种特殊方言。学者指出,徽语中尚未见有特色鲜明的共同标识,与邻近的吴语及赣语相较,徽语兼具两者特色,如声母系统接近赣语,而韵母系统则与南部吴语接近。总体而言,徽语是历代中原汉人的汉语吸收融合了徽州土著山越的语言而形成的一种独特方言。明清以来,周边方言(吴语、赣语)的影响亦使徽语的表现力得以增强、内部分歧加大,旧时徽州话以歙县县城话为代表音,现在由于行政中心的变迁,屯溪话成为徽州话代表音。徽州话和北方官话差别大。和吴语一样,徽语的强迫式连读变调是另一个异于官话的显著特征。分布于新安江流域及其周边的皖、浙、赣三省交界之地,包括安徽省旧徽州府地(含今属江西的婺源县)、浙江省旧严州府地今淳安县与建德市、江西省旧饶州府地今德兴县与浮梁县。以目前行政区划而言,包括安徽省地级黄山市(黄山区仅限南部汤口镇、谭家桥镇)、绩溪县、旌德县(仅限西乡)、甯国市(限于南部洪门乡等地)、东至县(限于东南郎木塔一带)、石台县(限于占大镇)等,江西省婺源县、浮梁县、德兴县(上德兴地区)、浙江省淳安县、建德市(不包括乾潭镇、钦堂乡、大慈岩镇吴语区)等地。《中国语言地图集》将徽语分为绩歙、休黟、祁婺、旌占、严州5片。其中绩歙片、休黟片及祁婺在历史上皆属徽州府辖地,可视为徽语核心区或本土区;其余两片位于徽州核心边缘,可视为徽语的辐射区或延伸区,最新的中国汉语方言地图集将婺源从休黟片划入祁德片,并将祁德片更名为祁婺片,这样,徽语的三个核心区域正好涵盖徽州府所辖六县。包括绩溪、歙县、旌德(西部洪川一带)、甯国(南部洪门乡等地)、淳安(西部塘村等地)共5县,地处徽语区东部。 本片方言可视为核心徽语,但受吴语影响较大,韵母接近北部吴语。其主要特征有:包括休宁、屯溪、黟县、祁门(东南部凫峰一带)、太平(西南部郭村等乡)共6县市,地处徽语区的中部。 本片方言可视为核心徽语,韵母复杂,如屯溪话韵母多达32个,接近南部吴语。其主要特征有:包括祁门、婺源、东至(限于东部木塔一带),江西浮梁、德兴,共4县,地处徽语区的西部。 本片方言处于赣语包围下,受其影响较大。其主要特征有:包括旌德县、祁门(安凌、城安、赤岭一带)、石台(限于占大区)、黟县(限于北部美溪、柯村等乡),共4县,地处徽语区的北部。 本片方言地形狭长,位于徽语区北缘,受邻近的淮官、宣州吴语影响较大。其主要特征有:包括浙江淳安(含旧遂安)、建德(含旧寿昌)两县市,地处徽语区的东南部。在吴语的长期冲击下,尚存徽语基本特征。淳安和遂安具有很大的独持性,跟南部吴语差别很大,无法归入南部吴语。严州方言与南部吴语有纠葛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建德、寿昌的文读系统跟金华城里方言的文读系统非常接近(跟兰溪、龙游等地的文读系统也很接近),二是寿昌的白读系统中也有一些与南部吴语持别是金衢片吴语相近的特点。徽语与诸多东南地区汉语方言一样,保留了古汉语的许多语法规则和发音。其语音特点是轻柔舒缓、抑扬顿挫。自古以来,由于徽州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各个区县的人交流有限,发音无法统一,以致皖南徽语的发音千差万别。即使是在一个县内,人们往往都无法用各自的徽语正常沟通。徽语中具有较强共性特点的特征可概括为语音特征、词汇特征、语法特征三类。主要有五点:主要有八点:主要有六点:徽语是一个具有共性特征的土语群,由于山区特有的地理环境,造成徽语不同小片之间乃至内部都极具差异。以下几点是徽语各方言的主要共时差异。徽语各方言在语音方面差异最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徽语词汇中异形词与异义词诸多。 以下列举一些词汇在各地的不同说法:有一大批相同词汇,在各地意义有异,例如:徽语各方言语法方面的差异也很多,如:此外,还有些不够齐整的语言现象徽州话的来源一直是一个谜团,从地图上来看,徽州深处山区,与宣州大体以黄山山脉为界,北边和西边为宣州吴语区(现为江淮官话、宣州吴语、赣语等多方言区),东北方向为吴语太湖片,东南方向为婺州片和处衢片,南边为赣语。和地理上一样,徽语在音系上也表现为过渡带,声母特点近似客赣,而韵母和词汇类似于吴语特别是南吴,可以推测北部吴语即吴语太湖片形成较迟。 自从《中国语言地图集》问世以来,语言学界,特别是方言学界对《地图集》中汉语方言的分区不断有所议论。就“升格”的三个方言区而言,其中讨论徽州话的比较少。因为徽州话的特殊性似乎早有定论。早年赵元任就把徽州话看作是汉语方言中独特的一支。他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先后发表了《绩溪岭北音系》(1962)和《绩溪岭北方言》(1965),揭示徽州话的面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方言学者郑张尚芳、伍巍、平田昌司(日)等先后对徽州方言进行了调查,发表了一批关于徽州方言的著述,进一步揭示了徽州方言许多与众不同的特征。

相关

  • 反胃恶心(英文:Nausea又称kalang或pinky),又称反胃,在医学上是指胃部不适或感到想呕吐的症状。恶心本身不是疾病,而是多种情况下产生症状,其中许多与胃有关。头晕可能会导致恶心。
  • 艺术家艺术家是指进行艺术作品的创造活动的人物,包括写作、绘画、摄影、表演、雕塑、音乐、书法及舞蹈、等艺术领域,通常是有比较高的成就或拥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从而具备了一定的美学
  • 南亚语系南亚语系旧称孟—高棉语系,也译作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或澳亚语系),是世界主要语系之一。该语系主要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比哈尔邦和尼科巴群岛、孟加拉国以及中国云南等地,使用
  • 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英语: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是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心理学评论》的论文〈人类动机的理论〉(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中所提出的理论。
  • 翼手目蝙蝠,又名.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
  • 雅赫摩斯二世雅赫摩斯二世 (Ahmose II)(前570年-前526年),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塞易斯王朝)法老。希腊人称之为阿摩西斯二世。原为军队长官。当时埃及国内正发生起义,当局命令雅赫摩斯前往镇压,但他
  • 分工分工指个人、公司、国家或地区都负责自己所擅长的工作。由于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产量及产品质素也相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而得以改善,分工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
  • 查理-盖吕萨克定律查理定律(英语:Charles's law),又称查理-盖-吕萨克定律,是盖-吕萨克在1802年发布,但他参考了雅克·查理(英语:Jacques Charles)的研究,故后来该定律多称作查理定律。当压强不变时,理想
  • La Plata坐标:34°56′S 57°57′W / 34.933°S 57.950°W / -34.933; -57.950拉普拉塔(西班牙语:La Plata)位于阿根廷东部大西洋沿岸,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首府,人口574,369(2001年)。拉普
  • 芸香科芸香科(学名:Rutaceae)是真双子叶植物无患子目的一科,约有160属1700余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热带和温带地区,中国原生有29属,约150种,以南方为多。台湾有17属51种。芸香科包括柑橘属、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