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mw-parser-output ruby.large>rtc{font-size:.3em}.m" />

谢朓

✍ dations ◷ 2025-08-18 11:01:38 #谢朓

tiǎo(464年-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中国南朝诗人,人称小谢,斋号高斋,曾出任宣城太守,故又有“谢宣城”之称。谢朓出身门阀,官至太守、中书郎、尚书吏部郎,被诬陷下狱而卒。南齐时,谢朓是最著名的诗人,为“竟陵八友”之一,与谢灵运合称大小谢,作品以山水诗见称,诗风清俊从容,细腻工巧,特别注重声律,善用对句,开拓风景描写的空间,擅长营造平远构图,富于诗情画意;在风格与形式上,都与后来唐诗有相似之处,为唐代李白最敬仰和赞赏的古代诗人,可见于其诗作《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其中“中间小谢又清发”一句,天下传诵,历代宣城亦重建谢朓楼以作纪念。

谢朓出身名门世族,与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同为陈郡谢氏一族,祖母是《后汉书》作者范晔的姊妹,祖父谢述,为宋初宰相刘义康的亲信重臣;父亲谢纬,官至散骑侍郎,谢朓的母亲则是刘宋的长城公主。谢朓世代高门,故以甲族资格的太尉行参军为起家官。

谢朓少有文名,早年在京城建康生活,无忧无虑,南齐永明(483-493)年间,竟陵王萧子良招集诗人,在京城鸡笼山的府邸饮宴赋诗。谢朓来至幕下,与沈约、萧衍等人号称竟陵八友,为当时文坛的中心。490年,谢朓受任为随郡王萧子隆的“文学”,并跟随随王远赴荆州,甚得赏识,成为萧子隆的亲密挚友,朝夕论诗,引起荆州其他官员的猜忌。萧子隆一名部属向齐武帝告密,493年谢朓突然被召回京。同年齐武帝驾崩,其后萧子良和萧子隆亦相继离世。

495年谢朓被任命为宣城太守,在宣城写了许多山水诗,修建了不少亭台楼阁,与友人宴游;他不满做宣城太守这种地方官,有意出世归隐。两年后谢朓回京,出任中书郎、南东海太守、尚书吏部郎,曾告发岳父王敬则叛乱,以致夫妻反目。499年,谢朓不肯参与外朝宰相始安王萧遥光的叛乱,又曾轻视内朝重臣江祏(与萧遥光同谋废立),被诬告下狱,卒于狱中,年35。

谢朓诗歌今存130多首,早年在竟陵王幕下时,所作多是咏物诗 ,如《咏竹》、《咏琴》、《咏镜台》,属宴会上的游戏之作。后来他撰写许多山水诗,吟咏自然风景,如《游山》、《游敬亭山》、《游东田》等。以下引录《游东田》一诗,其中“鱼戏新荷动”一句,广为后人用作绘画题目:

谢朓诗风,以清新、清丽、清俊见称,用字细腻而妍丽工巧。部分诗歌摹仿谢灵运,如《游山》、《游敬亭山》,都是铺排罗列景物。《游山》一诗以游山的由来和动机起笔,大致依山与水而作对,以理悟作结。谢朓亦常描写自轩窗或案头所见的景物,所写山水风景多与都邑建筑物相连,诗中风景出现具画意的平远构图,颇具远近层次,如《冬日晚郡事隙》依次由门前池、窗外竹而推向窗外的远山平陆,以“上”、“际”、“中”等词彰显景物之间的方位关系,又能巧用动词“带”字,如“巉岩带远天”、“清川带长陌”,突出了巉岩与清川仿佛由笔墨挥洒而生的动态,因此获得“诗中有画”的评价。

谢朓诗语调摇曳从容,常用叠字,如“漠漠轻云晚,飒飒高树林”,使语调纡缓婉转。其山水诗善于将自己移入景中,注入感情。景象变化撩动他敏感的心灵,心境变化与风景同步,因一霎风雨、一群飞鸟、一团悄然散尽的雾气,心中波澜顿起。当时沈约主张“四声八病”说,讲求平仄声律,谢朓与沈约友好,受其影响,作诗时特别注重声律。谢朓现存作品中,有三份一是八句诗,八句中的中间四句,往往由对仗构成,而且平仄工整,与后来的近体诗相近,超越了六朝诗的范围,具备了唐诗风格。

中国文学中,谢灵运与谢朓合称大谢、小谢,谢朓在生时,已被誉为当世最出色的诗人,沈约说:“二百年来无此诗”;梁武帝则说:“三日不读谢朓诗,便觉口臭。”谢朓是南齐一代山水诗的代表,开拓了自轩窗中观赏山水的新空间,词汇与技巧为其后的何逊、阴铿、王维的山水诗学习,不少诗评都认为谢朓诗已具有唐诗风格。谢朓在宣城时,与友人合作联句,每人作4句,续成一首长诗。联句源出晋朝,谢朓的作品使联句更普及。唐代李白最敬仰和赞赏谢朓,李白作品亦受其影响,现存直接提到谢朓的诗有12首,如《秋登宣城谢朓北楼》。李白对谢朓特别怀念,有认同感和强烈共鸣,在《秋夜板桥浦泛月秋酌怀谢歌》中抒发对谢朓的思慕之情,其闺怨诗《玉阶怨》,即模仿谢朓的同题诗歌。

谢朓在宣州建有一楼,在城中小丘陵阳山上,后人多次重建,称为谢朓楼,与岳阳楼、黄鹤楼、滕王阁并称为江南四大名楼。


相关

  • 生物分子复合体生物分子复合体 ,也称为大分子复合体或生物大分子复合体,是指任何一种由多于一种蛋白质、RNA、DNA、 脂质或碳水化合物分子组成的生物复合物。 这些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是
  • 梓官区梓官区(台湾话:.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Tsú-
  • 瓶鼻海豚Delphinus truncatus Montagu, 1821宽吻海豚(学名:Tursiops truncatus)是鲸目海豚科宽吻海豚属的一种,又称尖吻海豚、瓶鼻海豚、樽鼻海豚、大海豚。广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
  • 沈克非沈克非(1898年3月2日-1972年10月9日),名贤亚,英文名James K.Shen,浙江省嵊州市甘霖镇人。著名外科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中国外科学的先驱者之一,有“外科第一刀”之称。
  • 迎角迎角(英语:Angle of attack,缩写为AOA,常用希腊字母α表示)为空气动力学名词,为机翼之翼弦与自由流(或是相对风流的方向)之夹角;如为飞机迎角,定义则为机轴对相对风流之夹角。当机翼向
  • 鲁迪·杜契克阿尔佛瑞德·威利·鲁迪·杜契克(德语:Alfred Willi Rudi Dutschke,1940年3月7日-1979年12月24日)是1968年德国学运领袖、代表发言者之一。曾因学运因素在1968年4月11日被名为约
  • 南波照间岛南波照间岛是日本传说中在比冲绳县八重山群岛所属之波照间岛还要南边的岛屿,也称作是大波照间岛。其日文“ぱいぱてぃろーま”或“ぱいぱてぃろー”在八重山方言里是“南方(ぱ
  • 马昊马昊(1465年-1534年),本名邹昊,字宗大,致仕定居西安后,因自号“东溪居士”。陕西都指挥使司宁夏卫(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人,明朝右都御史四川巡抚。墓志载其先世随宋高宗南渡,定居句
  • 马寿谷马寿谷(1662年-1722年),清康熙年间浙江嘉兴人,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三甲进士。善诗词,著有《鸳湖竹枝词》等。
  • 征服猩球征服猩球(英语:Conquest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一部1972年出品的由J·李·汤普森执导的科幻电影。该片为1968年到1973年出品的由亚瑟·P·雅各布斯任制作人的五部“人猿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