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37°27′24″N 139°50′26″E / 37.4567°N 139.8406°E / 37.4567; 139.8406
伊佐须美神社(日语:伊佐須美神社/いさすみじんじゃ */?)是日本福岛县大沼郡会津美里町宫林甲(日语:高田町 (福島県))的神社,社格是名神大社、陆奥国二宫(岩代国一宫)、国币中社和别表神社,祭神(日语:祭神)是伊弉诺尊、伊弉冉尊、大毘古命和建沼河别命[1],别当寺(日语:別当寺)是清龙寺,本地佛是文殊菩萨[2]。
氏子方面,根据《日本社寺大观》记载是1247户[3],《神社名鉴》称是2100户,崇敬者有5400户[4],《全国神社名鉴》称是4000户,崇敬者有15000人[5],《式内社调查报告》也称是4000户,氏子地区以会津高田町(日语:会津高田町)为中心[2],《会津高田町志》引述在1873年7月2日提交至若松县(日语:若松県)庶务课的氏子调查书,指氏子达4485户,氏子地区遍及高田、米泽、阿久津、冲中田、根岸、雀林、桧目、新屋敷、新屋敷新田、立行事、境野北、境野南、境野新田、逆濑川、安田、佐布川、寺崎、轻井泽、竹原、上中川、富冈、屋敷和西胜[6][注 1]。
文化财方面,“朱漆金铜装神舆”是重要文化财,“会津的御田植祭(日语:御田植祭)”是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日语:重要無形民俗文化財),“木造狛犬”和“伊佐须美神社的多花紫藤”是福岛县指定文化财(日语:福島県指定文化財一覧),“薄墨樱”、“伊佐须美神社社丛”和“神代樱”是福岛县绿之文化财,前两者同时也是会津美里町指定文化财[8][9],“黄金扉”、“古代扉”、“铁华表”、“日本纪竟宴和歌”、“太太神乐”、“佐布川的早乙女踊”和“伊佐须美神社奥宫之地”是会津美里町指定文化财[10][11][12]。
神社位于高田市区的东南部的宫川(日语:宮川 (福島県))流域[13],距离会津高田站约1.5公里[2]。行政区划方面,神社原属陆奥国会津郡(日语:会津郡)屋代乡[14],后为大沼郡高田村、高田町(日语:高田町 (福島県))和会津高田町[7]。不过,根据社传记载,大毘古命和其子建沼河别命在崇神天皇10年作为四道将军分别进军至北陆道和东海道,最终两人相遇之处得名为会津,并且供奉伊弉诺尊和伊弉冉尊至奥越边境的天津岳(日语:御神楽岳)而创建神社。其后,神社先后转移至博士山(日语:博士山)和波佐间山(日语:明神ヶ岳 (福島県))后,在钦明天皇13年迁移至现在位于境内称为高天原的高田南原,钦明天皇21年迁至东原现址[15][1],一旁的御先手川也从此改名为宫川[6]。名称方面,根据志贺刚的说法源于神田(日语:神田)的水,伊是接头辞,佐须美则源于清水(シミツ)的音变[16]。户内康雄在《河沼神社志》中则同样指伊是接头辞,佐为早苗,须美则有净化心身来侍奉神明的意思(斎く)[15]。
钦明天皇21年3月25日,根据《会津温故拾要抄》记载,神社举行迁宫(日语:遷宮)仪式[6]。承和10年9月5日(843年10月1日),根据《续日本后纪》记载,神社从无位(日语:无位)叙(日语:叙位)为从五位下[14],《贞观格式》则记载的神阶(日语:神階)为正一位[1]。在《延喜式神名帐》中,神社是名神大社,也是陆奥国会津郡的两座式内社之一[13]。康和5年6月10日(1103年7月15日),根据《朝野群载(日语:朝野群載)》的神祇官奏文记载,神社是陆奥国具代表性的神社之一。然而,磐椅神社(日语:磐椅神社)早在齐衡2年正月28日(855年2月19日)便获赐从四位下的神阶,社格在当时比伊佐须美神社要高,及至《延喜式神名帐》则为式内小社,社格要低于伊佐须美神社[2]。
关于两社地位倒转的理由,推测是由于磐椅神社以国津神为祭神,伊佐须美神社基于日本律令制劝请天津神所致[15]。神社作为二宫的记述则见于一面神镜的背面铭文,刻有“奥州二之宫正一位伊佐须美大明神大同四年(809年)巳丑大旦那义清”。不过,此镜与《贞观格式》中记载的正一位神阶的宣旨(日语:宣旨)均毁于文龟3年(1503年)4月的火灾[6][2]。
在中世时,神社获芦名氏寄进300贯文(日语:貫高制)作为社领(日语:寺社領)[13]。文龟3年的火灾后,神社虽然获领主(日语:領主)芦名盛高重建,但是在天文9年8月11日(1540年9月11日)遭到暴风雨吹袭而倒塌。天文20年12月14日(1552年1月9日),神社获领主芦名盛舜重建,并且获后奈良天皇下赐“奥州二之宫正一位伊佐须美大明神”的匾额。文禄元年(1593年),神社获丰臣秀吉寄进7反(约6942.15平方米)作为社领[6][2]。
宽文7年(1667年)5月,神社获保科正之寄进30石。延宝2年(1674年),神社获保科正经(日语:保科正経)兴建社殿。天明3年3月20日(1783年4月21日),神社再次毁于火灾,匾额在内的各种文献纪录也付之一炬。宽政4年(1792年),本殿和币殿获会津藩藩主松平容颂(日语:松平容頌)重建。宽政11年2月6日(1799年3月11日),神社获宣下(日语:宣下)大神宫的称号,翌年又获容颂寄进高田村内30石。文化9年正月3日(1812年2月15日),供御所失火造成社殿被毁。文政3年8月,社殿获松平容众(日语:松平容衆)重建,并且新建神乐殿,同年8月9日(9月14日)又获其寄进太刀[6][2]。
1873年6月13日,神社获列为国币中社。1889年2月11日,《大日本帝国宪法》以及《皇室典范(日语:皇室典範 (1889年))》开始生效,神社获派敕使(日语:勅使)前来报告此事。1896年9月15日,回廊焚毁,翌年8月13日其他社殿也失火。1898年12月18日,社务所南门也毁于火灾。1900年8月13日,神社再次毁于火灾。其后在1905年8月完成重建,并且在同年9月17日举行迁宫[6][2]。
其后,神社在1904年2月19日的日俄战争宣战奉告祭、1905年12月5日日俄战争和平克复祭、1914年8月29日日德战争(日语:日独戦争)宣战奉告祭以及1920年7月24日日德战争和平克复奉告祭也获敕使来访,大正天皇和昭和天皇的大尝祭(日语:大嘗祭)也同样。1922年8月12日,神社获高松宫宣仁亲王前来参拜,并且亲手种植赤松。1933年4月至1936年,南神门、回廊、社务所、东门、西门和石墙等进行大规模工程。1936年6月30日,神社获李垠前来参拜[6][2]。
2008年10月3日,神社的授与所失火,原本占地31平方米的授与所化为灰烬[17]。同年10月29日,本殿与神乐殿之间的走廊失火,造成本殿、神乐殿和神馔(日语:神饌)所在内总共545平方米的地方悉数焚毁。其后,宫司辔田胜暎曾经提出将神社重建为“高耸入云的神殿”(天空にそびえ立つ神殿)。不过,由于此计划造价高昂,加上宫司本人在2015年11月死去,最终接任的沼泽文彦在与神社本厅商讨后于2016年6月正式宣布撤回此计划[18][19]。
神社自古的社家(日语:社家)有能本王、赤吉宿祢和黑田宿祢三家,其中黑田宿祢相传是建渟川别命之弟,也有说法认为《续日本纪》记载到的“安倍会津臣庭融”等人是其后裔。此外,根据《新编会津风土记(日语:新編会津風土記)》记载,内舍人从六位下渡边纲的八世孙是鸟羽院的北面武士渡边光房,其次子大和惟治来到会津,惟治之孙渡边赖纲在建历年间(1211年至1213年)开始担任神社的祢宜(日语:禰宜)。其后,赖纲的六世孙渡边长出任神职,其八世孙渡边则纲担任神职中的长官。在《新编会津风土记》时的长官是渡边惟一,为则纲的九世孙。长官以前的地位低于神主、宫司和检校,神职则有32人,《新编会津风土记》时除了长官则仅有13名神职[6][2]。
社家原本居于远离神社的下町,不过在宽文8年(1668年)2月,12名社家以不便前往神社服务为由让藩主保科正之将他们迁移至神社附近,形成现在的社家町。神社附近也相传建有神宫寺,设有社僧(日语:別当寺),不过后来转移至大石村[注 2],推测旧址在别当清龙寺以东。清龙寺本身则建于历应2年(1339年,延元4年),开基(日语:開山 (仏教))是圆济,为天台宗寺院,山号是护国山,又有伊佐须美神社的奥之院的称号[6][2]。
根据《神社名鉴》记载,神社境内面积达23543坪(约77828.1平方米)左右[4],《全国神社名鉴》和《式内社调查报告》均称是20000坪(约66115.7平方米)。旧本殿占地约9.54坪(约31.54平方米),为三间社(日语:柱間)流造建筑,以日本扁柏建成,旧币殿占地15坪(约49.59平方米),为切妻造建筑,以日本五针松建成,旧拜殿占地23.235坪(约76.81平方米),为七间社流造建筑,以榉木和松木建成。旧神馔所占地10坪(约33.06平方米),为流造建筑,以日本柳杉和松木建成,旧回廊占地27坪(约89.26平方米),以榉木建成。旧神乐殿占地6坪(约19.83平方米),以日本柳杉和松木建成。宝库占地6坪(约19.83平方米),为以日本柳杉建成的土藏(日语:土蔵)。除了回廊是镀锌(日语:トタン)板屋顶,其余均是铜板屋顶[5][2][6]。楼门则建于1989年[21]。
神社的社丛(日语:鎮守の森)是天然林,长有春榆、榉树、北枳椇、日本北辛夷、槲栎、大果山胡椒、无梗接骨木(日语:ニワトコ)、大叶苦竹(英语:Sasa palmata)、堇叶延胡索和鹅掌草等植物。1982年9月13日,社丛获登录为福岛县绿之文化财,1994年4月1日获指定为町指定文化财[8][22]。2017年和2018年左右,鹭开始在社丛筑巢,其中又以苍鹭为主,鸟粪造成的土壤变化导致社丛的植物枯死,叫声也滋扰到附近的居民和信众。对此,神社打算让静冈县的鹰匠以放鹰来解决问题[23]。另外,神社设有回游式庭园“溪荪苑”(あやめ苑),园内种有超过200种花菖蒲、溪荪以及燕子花,品种涵盖由当地开发的高田锦以及2018年获友好城市栃木县那须郡那须町送赠的那须桧扇菖蒲,其中那须桧扇菖蒲是登录于日本环境省红色名录(日语:維管束植物レッドデータブック (環境省))的濒危物种[24]。此外,园内也种有染井吉野樱[8]。
境内植物尚有薄墨樱、飞龙之藤、天海大僧正御手植之桧、缘结红叶和神代樱。蒲墨樱推测树龄是120年左右,为会津五樱(日语:会津五桜)之一,位于拜殿的西南面,根据社传记载,在神社从明神岳迁移至此时便已经存在,品种是会津薄墨,并且是一本樱(日语:一本桜),仅见于此,在树下的歌碑则刻有松平容保歌颂薄墨樱香气的和歌。每年4月29日举行花祝祭,当天会捣碎薄墨樱在内的境内樱花,然后将其与麻糬混合来制成“花之饼”派发予信众。1971年4月1日,薄墨樱获指定为町指定文化财,1982年9月13日获登录为福岛县绿之文化财[8][25]。
飞龙之藤又称瑞木之藤,推测树龄达300年,品种是多花紫藤,树高超过35米,树围超过两米,作为藤树其缠绕旁边的小叶青冈而生长,1999年3月30日获指定为福岛县指定文化财(日语:福島県指定文化財一覧)。天海大僧正御手植之桧又称南光桧,推测树龄达450年,树围约5米,相传是生于当地的天海在天正6年(1578年)回乡时为了祈求母亲病愈而种的,品种是日本扁柏。缘结红叶是连理树(日语:連理木),品种是山红枫,为结缘的神木。神代樱位于境内的高天原,树龄推测达300年,品种是江户彼岸樱,为自古通知人们播种时期的樱花[8][26]。
神社的境内社有菅原神社、白山神社、杀生石稻荷神社(日语:稲荷神社)、会津大国魂神社、招魂祭场、道主命神社和水神社。菅原神社又称伊佐须美天神,祭神是菅原道真,相殿神(日语:合祀)是伊势神三座、八幡神、稻荷神五座、熊野神、三岛神(日语:三島神社)、鹿嶋神、宗像神、山神(日语:山の神)、圣神、天神、天王、盐灶神、幸神、石神、荒神(日语:荒神)二座、一王子、七五三王子、十二神、八乙女神、鬼渡神、叶神、军神(日语:軍神)、权现和加武气神,总共31名。由于和歌又称为三十一文字,与相殿神的数目相同,因此相传参拜此神社也有助于学业。境内也设有神牛像,神牛是菅原道真的神使,相传抚摸神牛三次便会愿望成真[8]。
白山神社的祭神是白山比咩神,合祀(日语:合祀)有琴平神社(日语:金刀比羅神社)和三峯神社,原本位于清龙寺境内,为婚姻的守护神。杀生石稻荷神社的祭神是宇迦御魂之神,相传玄翁和尚(日语:源翁心昭)在至德2年(1385年,元中2年)击碎的杀生石飞散至此,在其作祟(日语:祟り)下,经常发生由打雷导致的火灾,甚至可能造成宫川泛滥。为了平息作祟的杀生石,在会津藩藩士三村八郎的祈愿下,稻荷神于天保12年(1841年)镇座于此,社殿则建于弘化5年(1848年),信仰上则以防火为主,初午时会派发“火伏盐”。会津大国魂神社的祭神是会津大国魂神,会津大国魂神是会津的国魂,也就是伊佐须美大神,此神社始于1983年,以保祐土木、建筑、交通安全、水利、水运、农业和工业为主[8]。
招魂祭场内建有忠魂碑和英灵之碑,前者的祭神是在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直至九一八事变中96名来自大沼郡或会津高田町的战死英灵(日语:英霊),建于1906年,后者则是在日支事变直至大东亚战争中750名来自会津高田町的战死英灵,建于1975年。道主命神社的祭神是道主命,为保祐交通安全的神明,车辆也可以直接开进神社前接受祓。水神社的祭神是水神,与杀生石稻荷神社同样是为了平息宫川泛滥而在天保12年镇座于此[8]。
神社的境外社有摄社斋神社、别宫御田神社、末社熊野神社(日语:熊野神社)、诹访神社(日语:諏訪神社)、御馆熊野神社、春日神社、稻荷神社、日枝神社(日语:山王信仰)、白山神社、八幡神社(日语:八幡宮)、稻荷神社、意加美神社、麓山神社、兼务社国见神社、雷神社、大沼神社、稻荷神社和水神社。斋神社的祭神是倭姬命,位于神社以西约2町(约0.22公里)的高田甲,相传以前是神社斋女的居住地,附近也有称为化妆宫的祠,当地相传原本是斋女出仕神社前打扮的地方。社殿建于1902年,建筑材料相传源于当年被暴风吹倒的天海大僧正御手植之桧。例祭是8月24日和8月25日,天正18年(1590年)以前则在3月25日有渡御仪式,并且需时17天才结束。御田神社的祭神是御田神,位于宫地前,境内设有神田(日语:神田)御正作田,伊佐须美神社的御田植祭(日语:御田植祭)的部分仪式在此举行[8][6]。
兼务社大沼神社的祭神是水波能女命,位于胜原字竹原,氏子地区是竹原,创建自大同元年(806年),境内面积达1061坪(约3507.44平方米),相传附近一带以前有一个大型的草沼而得名,也是大沼郡郡名的由来。国见神社位于八木泽字的场,由白幡八幡神社、若宫八幡社(东宫)、西宫神社、山王神社、白山神社和三岛神社在1923年11月合并而成。1909年,当地氏子开始有意合并当地神社,1918年正式动议,1919年4月14日获准合并,1920年11月选址于此,同年12月12日命名为国见神社。1923年,社殿完工,同年11月迁宫[8][6]。
神社的御田植祭作为午田与伊势神宫的朝田以及热田神宫的夕田并称为日本三田植,推测起源自平安时代后期,直至1873年为止是临时祭,1874年开始定期举行,为期三天。第一天的下午5点举行御田植祭大祓和宵宫祭,参加者会接受祓,并且向神明报告举行御田植祭。5点半举行太鼓台宫登和“太鼓台囃子(日语:囃子)和穿茅圈”,由町内上若、第一仲若和北若的青年分别引领太鼓台前来神社,并且奏起各自的囃子回到各町[9][27]。
第二天的上午9点半举行神幸祭,9点50分把分别称为亲狮子、白狮子、苇毛驹、赤马、鹿、白马、先牛和后牛的八个狮头给予带头的中小学生,然后举行名为狮子追童子的仪式,一行人在围绕神社转三圈后于10点10分出发前往御田神社,这项仪式蕴含有赶走在田地捣乱的动物的意思。10点半,在神社举行佐布川早乙女踊,此项仪式仅由佐布川农家的长子承传,当天他们会扮演早乙女来献舞,1967年3月29日获指定为町文化财。狮子追一行人在11点抵达御田神社后,会故意弄乱该处的御正作田,然后在11点40分折返,并且下午12点15分抵达神社[9][28][6]。
12点半举行发舆祭,其后神舆渡御的一行人会在1点半出发,途中不但会奏起催马乐(日语:催馬楽),也会停留于旧高田公民馆,并且举行御旅所(日语:御旅所)祭,两点半抵达御田神社。3点举行神田祭、田植式和佐布川早乙女踊,由早乙女在御正作田插秧,结束后折返神社。4点返抵神社后举行还御祭而告终。第三天的上午5点举行早苗直祭,在御田神社报告御田植祭顺利结束,并且在御正作田重新插秧。上午10点在神社举行早苗振祭,早苗振祭又称马锹洗祭,为氏子表达对插秧顺利结束的谢意以及报告的祭事[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