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

✍ dations ◷ 2025-09-07 20:17:11 #1888年出生,1975年逝世,20世纪哲学家,印度哲学家,印度总统,印度副总统,印度驻苏联大使,印度教育家,印度作家,加尔各答大学教师,印度印度教徒,下级勋位

5 (daughters)


萨瓦帕利·拉达克里希南爵士(泰卢固语:సర్వేపల్లి రాధాకృష్ణ,转写:Sarvēpalli rādhākr̥ṣṇa,英语:Sir Sarvepalli Radhakrishnan,1888年9月5日-1975年4月17日),传统译法为罗陀奎师那(rādhākṛṣṇa),OM获得者,印度哲学家,政治家。

拉达克里希南生于南印度泰米尔纳德邦的蒂鲁塔尼。父母是泰卢固族婆罗门,信仰传统的印度教。但他在基督教教会学校接受中学和大学教育,曾担任迈索尔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Mysore)和加尔各答大学的哲学教授、安得拉大学(英语:Andhra University)和贝拿勒斯印度教大学(英语:Banaras Hindu University)的副校长、牛津大学斯波尔丁东方宗教和伦理学讲座教授。

印度独立后,他担任印度驻苏联首任大使,以及第一任印度共和国副总统。1962年当选为印度总统。

他主张宇宙的最高实在是一种无限的、永恒不变的精神实体,称为“梵”或“绝对”。这种精神实体是宇宙万物存在的基础。他强调梵的能动性,认为万事万物皆是梵的力量的显现。与此相一致,他认为人的真正本性就在于内部所具有的与梵相同一的精神性,通过直觉的方式证悟这种精神性乃是人生的目的。宗教的道路能使人认识到自己的真正本性,使人从世俗状态转化到“真、智、乐”的超俗状态。拉达克里希南批评印度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和败坏的习俗,谴责西方文明的本质是崇拜金钱,主张通过宗教的途径解决个人和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著有《印度哲学》、《印度教的人生观》、《唯心主义的人生观》、《东方的宗教和西方的思想》等。

相关

  • 格陵兰岛参数所指定的目标页面不存在,建议更正成存在页面或直接建立下列一个页面(建立前请先搜寻是否有合适的存在页面可以取代):注意如果条目名称是繁体字要使用繁体的“消歧義”,简体字
  • 相分离假设一个系统是由一种物质均匀组成,拥有均匀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则称这系统只具有一种相(英语:Phase)。这是一种简单的系统,称为均相系统(英语:homogeneous (chemistry))。更复杂的系统
  • 气场气场(Aura)在超心理学、灵性思想、以及新纪元运动中,常被描绘成一个发光的光环,围绕着人类或是其他生物个体,可能呈现茧状。中文里也常译为灵气或灵光。有些东亚地区的虚构故事中
  • 辉铜矿辉铜矿(Chalcocite)是一种黑色到灰色的矿物,分子式为Cu2S,通常可以在沉积岩中发现。辉铜矿是炼铜主要的矿砂,因为铜占它的成分比例很高(在辉铜矿矿里有67%的原子是铜原子,而几乎占
  • 孝明天皇孝明天皇(1831年7月22日-1867年1月30日)是日本第121代天皇(在位:1846年2月21日-1867年1月30日)。讳统仁(日语:統仁/おさひと Osahito),幼名熙宫(日语:煕宮/ひろのみや Hiro no miya)。在位
  • 提图斯提图斯·弗拉维乌斯·维斯帕西亚努斯(Titus Flavius Vespasianus,与父亲维斯帕先同名),史学家通称为提图斯,教会中文作提多王,41年(一说为39年)12月30日—81年9月13日。罗马帝国弗拉
  • 罗尚博伯爵让·巴普蒂斯·杜纳坦·德·维缪尔,罗尚博伯爵(Jean Baptiste Donatien de Vimeur, comte de Rochambeau,1725年7月1日-1807年5月10日), 法国军事家,法国贵族和法国元帅。罗尚博
  • 威廉一世 (英格兰)威廉一世(古诺曼语: Williame I;英语:William I;法语:Guillaume Ier;1028年:3311月8日-1087年9月9日),通常被称为征服者威廉(英语:William the Conqueror),有时被称为私生子威廉(英语:Willi
  • 项斑灯鳉项斑灯鳉,为辐鳍鱼纲鲤齿目鲤齿亚目花鳉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非洲塞内加尔河至班戈河流域,体长可达7公分,栖息在沿岸半咸水的河口区、沼泽、红树林,属肉食性,生活习性不明,可作为观
  • 孔昭慈孔昭慈(1795年-1862年),字文止,号云鹤,山东曲阜人,孔子七十一代孙,属大宗户,清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道光十三年(1833年)登癸巳科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知县,授广东饶平县知县。因丁忧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