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深海带

✍ dations ◷ 2025-10-22 17:05:52 #半深海带
半深海带(英语:bathyal zone或bathypelagic)由希腊语:βαθύς(bathýs)衍生而来,这里也被称作午夜区(midnight zone)。这一区域位于海平面下1,000米(3,300英尺)至4,000米(13,000英尺)之间,平均温度大约为4 °C(39 °F)。 半深海带的动物密度较低。阳光到达不了这一区域,这也就意味着这里不可能有初级生产,因此这里才被称作午夜区。由于这里缺乏光线,这里仅有蝰鱼属与皱鳃鲨有眼睛。许多种类的自游生物生活中半深海区域,如鱿鱼、大鲸鱼和章鱼;海星、海绵多孔动物门、腕足动物、海胆也在这里很常见,但这个区域对于其它鱼类来说太难居住。因为这里很少会有有营养的食物,不易捕食,在这一区域中生活的鱼类便通过减缓新陈代谢来节省它们的能源。这里的鱼类没有天敌,因此它们有着无力的肌肉,柔软的皮肤与黏糊糊的身体。如果海洋不是特别深的话,半深海带通常可以延伸到海平面下1000米至4000米之间的位于海床上的大陆斜坡的区域。

相关

  • 人为误差人为误差(Personal Equation),又译个人误差,系起源于天文学的名词,指由个体差异导致的观测误差。1976年,天文学者金内布鲁克(Kinnebrook D.)在天文观测中,观测结果的误差达到了0.8秒,
  • 单克隆抗体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是一种使用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ies,mAb)的免疫治疗,这个抗体可以单一且特异地(英语:monospecific antibody)结合某些细胞或蛋白质。这类治疗的主要目的在
  • 四碘甲状腺素甲状腺素是甲状腺激素之一,由氨基酸和碘组合而成。甲状腺素有促进细胞代谢,增加氧消耗,刺激组织生长、成熟和分化的功能,并且有助于肠道中葡萄糖的吸收。垂体前叶的促甲状腺激素
  • 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cytoplasmic matrix、intracellular fluid(ICF)),又称胞质溶胶(cytosol)、基本细胞质(fundamental或ground cytoplasm)、透明质(hyaloplasm)。为细胞质中除去细胞器和内容
  • 格登约翰·伯特兰·格登爵士,FRS,(英语:Sir John Bertrand Gurdon,1933年10月2日-),英国发育生物学家。他主要以在细胞核移植与克隆方面的先驱性研究而知名。2009年与日本成体干细胞专家
  • 假交替单胞菌属假交替单胞菌属(Pseudoalteromonas)是一类海洋细菌。该属细菌在深海沉积物中广泛存在,且多数具有较强的胞外蛋白酶活性。在实验室培养该属细菌时,菌落生长较快,一般是乳白色菌落
  • 传说时代传说时代,又称传疑时代,是指依靠口耳相传所描述的远古历史时代,是中国地区古代传说和神话的一部分,在汉字记载出现之前,历史靠世世代代的口述而流传,这些内容到后来才被文字记录下
  • 耶和华见证人系列的一部分耶和华见证人分裂团体(英语:Jehovah's_Witnesses_splinter_groups)出版发行: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耶和华见证人(曾称“圣经研究者”)是19世纪后半期从圣经研究运动中兴
  • 盐的历史文明建立在用食盐储藏食物的基础上。可以腌制储存食物以后,人类饮食对季节的依赖大大降低,也给长途旅行提供了条件。在漫长的历史中,食盐很难制取,也因此被当做珍贵的贸易物资。
  • 怪诞虫怪诞虫属(属名:Hallucigenia)生存于寒武纪,发现于加拿大伯吉斯页岩及云南澄江化石地。其名称“怪诞虫”缘由自其独特的外表与其光怪的发现历史:在怪诞虫最初被发表时,其上下前后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