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尾类

✍ dations ◷ 2025-05-16 13:48:20 #扇尾类
扇尾类(学名:Ornithurae),中文名也称为今鸟类或今鸟亚纲,是生存于中生代北美洲、欧洲及亚洲的一类陆生及不会飞的鸟。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于1866年开始使用Ornithurae这个名字,包含所有具有现存鸟类尾巴特征的鸟类。故此,拥有像兽脚亚目恐龙长尾巴的始祖鸟是与它们有所分别的。嘉克斯·高斯特(Jacques Gauthier)后来将扇尾亚纲转为一个分支,即比始祖鸟较为接近现存鸟类的分支,如鱼鸟及黄昏鸟目。他继而定义鸟类尾巴为比股骨短的尾巴,尾综骨呈铧状及由少于6节的尾巴脊骨融合在一起,且比活动部分为短。他进一步将鸟类的冠群、鱼鸟、黄昏鸟目及神翼鸟分类到扇尾亚纲中。新鸟亚纲(Neornithes)最初被建议用来取代扇尾亚纲。不过,高斯特却认为新鸟亚纲只是扇尾亚纲的次异名。另外,一些学者却将扇尾亚纲看为一个较为限制的分支,当中以黄昏鸟、鱼鸟及现存鸟类为基干,而新鸟亚纲只是冠群,但是,这和高斯特给鸟纲的定义相同,因而新鸟亚纲成为了鸟纲的次异名。朱莉亚·克莱克博士(Dr. Julia Clarke)发现义县鸟、松岭鸟及燕鸟是扇尾亚纲的最基群。他发现这个基群同时拥有较原始及进化的特征。原始的特征包括胃骨片及耻骨联合。他也发现义县鸟的模式标本保存有特长的飞羽,且排列与现今的相同。

相关

  • 新政罗斯福新政(The New Deal)是指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小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其核心是三个R: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因此有时亦称三R新政
  • 冰冻土冻土是指土壤温度保持0℃以下并出现冻结现象、具有表土呈现多边形土或石环等冻融蠕动等形态特征的土壤或岩层。全球冻土面积约590万平方公里,占陆地总面积的5.5%。冻土形成过
  • 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惠更斯-菲涅耳原理(英语:Huygens–Fresnel principle)是研究波传播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因荷兰物理学者克里斯蒂安·惠更斯和法国物理学者奥古斯丁·菲涅耳而命名。这个原理同时适
  • 巴士底广场巴士底广场(法语:Place de la Bastille)是法国首都巴黎的一个广场,是法国大革命的重要纪念地方。过去是巴士底狱所在地,直到攻占巴士底狱,随后在法国革命期间的1789年7月14日到179
  • 电钻电钻是机械工业、建筑工业和装修行业常用的钻孔、打螺丝钉、起螺丝钉的工具。十九世纪奥地利人Arthur James Arnot和William Blanch Brain将电动机和钻子合装在一起,发明了最
  • 白语白语是白族的共同语,使用人口约120万(2003年),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省的大理州、怒江州、丽江市、昆明市和文山州。根据《白语简志》的分类体系,有三种方言:南部、中部、北部方言。
  • 五甲中山高速公路为中华民国(台湾)第一条国道。1971年开工,1978年通车。全长374.3公里(汐五高架则为20.7公里,不包含其中),共有34个交流道(含端点)。随着国道三号及各地快速公路通车,2017
  • 期 (地质学)期(age)是指地质学和考古学的一个时间单位,划分世为更小的时间周期,也被时划分为更小的时间周期。格陵兰期、诺斯格瑞比期和梅加拉亚期大型哺乳动物首次出现(相当于熊或小型河马
  • 瓦尔那瓦尔那(梵语:वर्ण,转写:Varṇa)是印度教经典中解释种姓制度的概念,其内涵主要见于《摩奴法典》与《瞿昙法经》等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在该制度中主要指四种不同的阶层,经典中根据
  • 一氟三氯甲烷一氟三氯甲烷,又称氟利昂-11,分子式CFCl3。一氟三氯甲烷在低于23.7°C时为液体,呈无色,易挥发,微有醚的臭味。不可燃,但在高温下可分解产生有害物质。几乎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