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皎(?-?),晋陵暨阳人,南梁、南陈、后梁及北周政治人物。
华皎世代为小官,南梁时期任职比部令史;侯景之乱期间跟随侯景的军师王伟。陈武帝陈霸先攻打侯景,而陈蒨(即后来的陈文帝)被侯景囚禁,华皎待他很好;之后侯景被平,陈蒨担任吴兴太守,委任他为都录事,府署衣食都交给他负责。华皎聪明,勤于文书,陈蒨平定杜龛后仍然给他人马,继续担任都录事;他也能好好治理和教养部下,当时适逢战事完毕,百姓都陷入饥荒,华皎关怀他们,分配好粮食,于是擢升为暨阳及山阴二县县令。陈蒨继位为陈文帝后,华皎除授开远将军、左军将军;到天嘉元年(560年)受封怀仁县伯,食邑四百户。
王琳东下攻打南陈,华皎随同侯瑱防守。到王琳败亡,他镇守湓城、知江州。当时南州地方长官多由地方豪强出任,不遵守朝廷法令,陈文帝下令华皎用刑法治理;王琳麾下的将领都归附他。天嘉三年(562年),除授假节、通直散骑常侍、仁武将军、新州刺史,资监江州,不久陈文帝下诏命他监管寻阳、太原、高唐、南新蔡、北新蔡五郡军事、任寻阳太守,其他依旧任职。周迪割据谋反,派遣侄子匿藏在船中,冒称商人进入湓城打算偷袭,但被华皎发现,派人反击,取得周迪的船只;同年,他跟随都督吴明彻讨伐周迪,周迪被剿灭后以军功授散骑常侍、平南将军、临川太守,进爵为怀仁县开国侯,增封到五百户,后再授使持节、湘巴等四州都督、湘州刺史。
华皎自小官起家,善于经营产业,湘川多产粮运、竹木,都上交朝廷;而脯菜、油蜜亦有营办。他又经营矿业,制造铜鼓、生口送到京师建康。陈废帝陈伯宗即位,华皎进号安南将军,改封重安县侯,食邑一千五百户。陈文帝时期,以湘州出产杉木舟,命华皎兴建大舰金翅等二百多艘战船和水战工具以攻入汉水峡谷。
韩子高被诬陷谋处死后,华皎感到不安,决定整治武器、聚集群众;司徒、安成王陈顼(即后来的陈宣帝)催促他交收战船,他都借词推却。光大元年(567年),华皎秘密启奏到广州,陈顼假装许可,但诏书未送出他已引北周军队入陈国,并和巴州刺史戴僧朔投奔后梁,士气旺盛;又留下儿子华玄响在后梁,请求梁明帝萧岿攻打南陈。陈废帝下召委任吴明彻为湘州刺史,率领三万士兵到郢州,实际打算偷袭后梁军队;而抚军大将军淳于量、冠武将军杨文通、巴山太守黄法慧分散掩饰偷袭;周武帝宇文邕命卫公宇文直监督荆州总管权景宣、大将军元定参战;梁明帝则派遣柱国王操带领二万水军在巴陵会合华皎。
当年,梁明帝授华皎司空,巴州刺史戴僧朔、衡阳内史任蛮奴、巴陵内史潘智虔、岳阳太守章昭裕、桂阳太守曹宣和湘东太钱明都是他的部下。陈废帝下诏派司空徐度和杨文通自安成到湘东偷袭华皎,当时华皎的战场在巴州白螺,和南陈海军相持不下。当徐度趋向湘州,华皎率兵从巴州、郢州顺风作战。淳于量和吴明彻招募军中小舰,赏赐金银,叫他们先抵挡后梁舰只,先受拍弹;不久后梁舰只弹药用尽,南陈军队即时反攻,后梁军船全部沉没。后梁士兵又用大船装满柴,乘风放火,但风势转向令火烧回自己,于是后梁大败,华皎和戴僧朔不敢入巴陵,奔向江陵。
华皎一行随同麾下百多人到达江陵,梁明帝再授他司空,封江夏郡公。至天保十年(571年),他到长安朝觐周武帝,到襄阳时向卫公宇文直说:“梁主失去江南,民少国贫。朝廷既然分封梁朝后裔,应该给养梁国,好像齐桓公救卫国、楚庄王复陈国一样。希望周朝借来数州补助梁国。”宇文直十分同意,就派使节上呈周武帝;周武帝准许,以基州、平州、鄀州让给后梁,往后史书便失去他的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