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绥

✍ dations ◷ 2025-11-20 15:24:01 #在华基督教传教士,英国人,1797年出生,1868年逝世

艾迪绥(Mary Ann Aldersey,1797年6月24日-1868年),第一位来华基督教女传教士,在浙江宁波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教会女子学校(即日后甬江女子中学的前身)。

艾迪绥出生于英格兰东南部埃塞克斯郡Chigwell Row富裕的非国教家庭,父亲约瑟夫是当地文具批发商,母亲名叫伊丽莎白。当马礼逊在1824年到1826年回国休假时,艾迪绥向他学习中文,准备参加传教行列。但是在1832年,她的嫂子去世,迫使她担负起照顾她兄弟理查德在伦敦的子女的责任。在这期间,她的朋友玛丽娅·纽厄尔(1827年作为伦敦会传教士前往马六甲,并嫁给传教士郭实腊)鼓励她加入传教行行列。

1837年,艾迪绥作为独立传教士,前往爪哇苏腊巴亚,受到德国平信徒传道人约翰尼斯 Emde (1774-1859) 和他的爪哇妻子的欢迎。她开始学习马来语,并开始向当地华侨传教。在那里为华人女孩开办了一所学校。1843年,她将学校迁往新开放的中国港口城市宁波,该校被称为“宁波女塾”,她在那里工作直到1861年。

她从未加入任何差会,但与伦敦会保持密切联系。学校同事中有些是说汉语的传教士的女儿;至少4人成为传教士的妻子,其中包括Burella Hunter Dyer ,嫁给了后来圣公会主教包尔腾John Shaw Burdon;Maria Dyer,在1857年违背艾迪绥的意愿嫁给了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另一位女学生Mary Ann Leisk成了华北主教William Russell的妻子。

1861年,艾迪绥宣布退休,将学校交给英国圣公会,前往南澳大利亚的McLaren Vale,和她兄弟一家住在一起。她在那里参与创办了三桥(Tsong Gyiaou)学校。1868年,她在南澳大利亚的McLaren Vale去世。同年,三桥学校扩建为一所女子寄宿学校(今南区战争纪念医院的一部分)。


相关

  • 周产期产前(Prenatal)或产前发育(Prenatal development)是人类胚胎或胎儿在孕期的孕育过程,从受精,至诞生。通常,也可使用术语胚胎发育、胎儿发育,或胚胎学来表示。胚胎发育始于受精。
  • Western BlotWestern印迹法(英语:Western blot)或称“蛋白质转渍法”、“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或“西式吸印杂交”,是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和免疫遗传学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也是HIV检测的
  • 闪光灯记忆闪光灯记忆是一个非常详细、生动的“快照”,记录了一段令人惊讶和重要(或情绪激动)新闻的时刻和环境。 术语“闪光灯记忆”表示照片有惊奇、无差别描绘、细节、短促的性质;然而,
  • 大肚台地大肚山,在地理学上被归为“台地”,故又称大肚台地。位于台中市的台地地形,南北夹于大甲溪和大肚溪之间。就行政区域而言,包括台中市西屯区、南屯区、清水区、神冈区、大雅区、沙
  • 北洋通商大臣北洋通商大臣,清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帝下诏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下设办理三口通商大臣,简称三口通商大臣及办理五口通商大臣,简称五口通商大臣,负责新设口岸的通商、关防及税收,并在
  • Nemertea无刺纲 Anopla 有刺纲 Enopla纽形动物门(学名:Nemertina)是无脊椎动物的一个门。 是一类具吻的长带形动物,绝大多数为海洋底栖生活,体长大多不超过二十厘米。 大约有900多种。
  • 即时通讯软件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ing,简称IM)是一种透过网络进行实时通信的系统,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消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交流。通常以网站、电脑软件或移动应用程
  • 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范朋克,又译道格拉斯·费尔班克斯(英语:Douglas Fairbanks,1883年5月23日-1939年12月12日)是一位美国演员、导演与剧作家。著名于默剧演出。是第一位在电影中扮演黑侠佐罗的演员。
  • 魔斑核苷酸魔斑核苷酸(magic spot nucleotide)是细菌生长过程中在缺乏氨基酸供应时产生的一个应急产物。主要是三磷酸鸟苷(GTP)合成的四磷酸鸟苷(ppGpp)和五磷酸鸟苷(pppGpp)。主要功能是干扰R
  • 梅丽莎·琼·哈特梅丽莎·琼·哈特(英语:Melissa Joan Hart,1976年4月18日-)为美国女演员、编剧、电视剧导演、电视制作人、歌手和生意人。 梅莉莎的知名作品为美国青少年电视剧《克拉丽莎》。 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