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蓝或僧伽蓝(梵文:�������,ISO转写:sam̐ghārāma),音译全名僧伽蓝摩。“僧伽”(sam̐gha)指僧团;“阿兰摩”(ārāma)义为“园”,原意是指僧众共住的园林,即佛教寺院。
“伽蓝”的传承音“茄蓝”,“घा”(ghā)之声母为牙音,音译之“伽”当为牙音,唯后颚化为“ㆢ(jj)”,平声全浊归次清“ㄑ”(q)。不过,也有人撇开音韵学传承规律,读如全清“加蓝”,这样读虽然在北方话的听感上更接近原音,但却因失去阳平而无法通过音韵学推断原音,更会使吴湘方言区人士错将其认作ka。不过近代概念如伽利略虽同理却统读拟音“jiā/ㄐㄧㄚ”不读传承音“qié/ㄑㄧㄝˊ”,则是近代部分普通话、国语、广府话使用者从欧洲语言的角度对浊音的拟音(注意普通话、国语、广府话、大部分欧洲语言都是对塞音二分的,而吴语、老湘语、中古汉语、梵语则是对塞音三分或四分的)。
原始佛教时期,佛寺只有梵语“�����(vihāra)”一词,即汉译精舍,义为住处;如竹林精舍。由于当时精舍大都建在城郊幽静树林,故又称“阿兰若”(意为静处)或“伽蓝”(意指僧众所居园林)。一般以一所寺院的完成必须具备七种建筑物,特称为七堂伽蓝。
又以伽蓝处常有八部护法或菩萨等众守护,也以伽蓝代指护法菩萨,称为伽蓝菩萨。
被誉为“文学版《清明上河图》”的北魏传世之作《洛阳伽蓝记》中描述伽蓝是“花果蔚茂,芳草蔓合”之地。
根据唐朝贞观年间由西域返唐朝的玄奘法师所注《大唐西域记》记载:“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绮,载诸辇舆,谓之行像,动以千数,云集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