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作用

✍ dations ◷ 2025-04-05 00:37:17 #凝血系统

凝血因子是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各种蛋白质组分。它的生理作用是,在血管出血时被激活,和血小板粘连在一起并且补塞血管上的漏口。这个过程称为凝血。它们部分由肝生成。可以为香豆素所抑制。为统一命名,世界卫生组织按其被发现的先后次序用罗马数字编号,有凝血因子I,II,III,IV,V,VII,VIII,IX,X,XI,XII,XIII,XIII等,因子XIII以后被发现的凝血因子,经过多年验证,认为对于凝血功能,无决定性的影响,不再列入凝血因子的编号。因子VI事实上是活化的第五因子,已经取消因子VI的命名。

血友病(Hemophilia)是一组遗传性因子VⅢ和IX基因缺乏、基因突变、基因缺失、基因插入等导致患者激活凝血酶原酶的功能发生障碍所引起的严重遗传性出血疾病,主要是先天性出血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疾病,男女均可患病,但男性患者居多。主要包括血友病A(甲型、因子VⅢ缺乏症)、血友病B(乙型、因子IX缺乏症)和因子XI缺乏症(曾称血友病丙型)。A型和B型血友病为性连锁(伴性)隐性遗传,遗传基因分别位于Xq28和Xq27。血友病发病率A:B为138:20。血友病的临床特点是:自发性或轻微外伤出血难止。血友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局部止血、替代疗法等。替代疗法中输血浆为轻型血友病患者的最佳选择,新兴疗法包括输注重组人凝血因子(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诺其)治疗,这类疗法病菌污染可能性低,因此较安全,越来越多成为临床选择。

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 · 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其他/一般凝血功能检验项目:BT · 凝血酶凝血时间  · 蛇静脉酶凝血时间 · dRVVT · 凝血弹性描记法

细菌性:梅毒(VDRL、快速血浆反应素、华氏试验、FTA-ABS) · 立克次体(Weil-Felix 试验) · 幽门螺杆菌(HelicoCARE 直接试验) · 链球菌(抗链球菌溶血素 O 滴度)

相关

  • 口吃口吃(俗称“结巴”、“磕巴”、“漏口”,在台湾,国语念作“kǒu jí”;中国大陆普通话与新马两地则念作“kǒu chī”;古汉语中叫謇。),是一种言语障碍,表现为言语频繁地与正常流利
  • 直觉主义在数学哲学和逻辑中,直觉主义(英语:Intuitionism),或者新直觉主义(Neointuitionism )(对应于前直觉主义(Preintuitionism)),是用人类的构造性思维活动进行数学研究的方法。也可翻译成直
  • 载人热气球热气球(英语:balloon)是娱乐性航空器的一种,它配备有用来填充气体的袋状物,当充入气体的密度小于其周围的环境的气体密度,且由此压力差产生的静浮力大于气球本身与其搭载物的重量
  • 示威者抗议是一种对事件或情况强烈反应的表达。这个词语通常意味着对某事反对的反应,而以前亦可以表示是为了某事的反应。抗议者可能通过公开、有力的方式组织抗议,使其意见被听取,来
  • 胸大肌胸大肌为将手臂拉向胸部的肌肉,两块胸大肌位于胸的两侧。胸大肌通常称为胸肌或胸脯,成扇型,且分裂为大小不等两部分。在其窄端,两部分都附着于肱骨之上,在宽的一端,较小的部分附于
  • 中原工学院中原工学院,原名郑州纺织工学院,是坐落在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的一所本科院校。建立于1955年。至2004年年底,中原工学院有高等技术学院、影视职业技术学院、亚太国际学院、信息商务
  • William Oughtred威廉·奥特雷德(英语:William Oughtred,1574年3月5日-1660年6月30日),英格兰数学家,圣公会牧师。在约翰·纳皮尔发明对数,埃德蒙·冈特创立了对数坐标之后,奥特雷德于1622年发明了滑
  • 维甲酸维A酸(Tretinoin、ATRA),又称全反式维甲酸及视黄酸,分子式:C20H28O2,分子量300.44,CAS号302-79-4,熔点180℃。医学导航: 皮肤附件解剖/生理/发育病理/先天/肿瘤, 症状/齐名手术,
  • Protostomia原口动物(学名:拉丁语:Protostomia),又名前口动物或旧口动物,有完整的消化道。胚胎时期的原口会发展为成体的口,而肛门则是另外形成的。蜕皮动物(Ecdysozoa)和螺旋动物(Spiralia)都属于
  • 白云岩白云岩是以白云石为主要组分的碳酸岩岩石,含有少量的方解石和黏土等矿物,主要成分为碳酸镁钙,和少量的二氧化硅、氧化铁、氧化铝等,外表类似石灰岩,为浅灰色、白色或灰黑色。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