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log P
✍ dations ◷ 2025-11-15 06:28:18 #log P
分配系数,分析化学概念之一。所谓分配定律是指一定温度下,物质A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达到分配平衡时在两相中的活度(常近似为浓度)之比,即分配系数,为一常数。分配系数可用于表示该物质对两种溶剂的亲和性的差异。对分配系数的测定可提供该物质在环境行为方面许多重要的信息。常用的溶剂体系是由水与一种与水不互溶的有机溶剂组成,如正辛醇-水体系,所得的分配系数称为辛醇-水分配系数(
K
o
w
{displaystyle K_{ow}}
)。之所以用辛醇是因为该体系近似于体内脂细胞膜-胞质溶胶体系对有机物的分配。分配系数(P)为某物质的未解离形态在两相中的活度之比。测量可离解物质的分配系数时,需要调整溶液pH以使该物质主要是以未解离的形态存在于溶液中。log P为P的常用对数。l
o
g
P
{displaystyle log P}
值越大,表明物质对有机相的亲和性(亲脂性)越高,亲水性越低。非极性化合物的
l
o
g
P
{displaystyle log P}
一般大于0,极性化合物的
l
o
g
P
{displaystyle log P}
一般小于0。测定分配系数最经典的方法是振荡法,即将研究的物质溶解于一定量的两种溶剂中,充分混合并静置,然后用紫外-可见光谱或其他测定方法测得两相中该物质的浓度,算出分配系数。这一方法的优点是简单、适用物质范围广、测定前不需获得物质结构。不过它也有不少缺点,比如耗时长(需至少24小时以达到分配平衡)、样品用量大、吸光度在所测浓度范围应与浓度呈正比(比尔-朗伯定律)等。特别是当物质的亲水性或亲脂性十分明显时,物质在某一相中的浓度就会相当低,这时就很难准确测得相应的浓度和分配系数。其他方法还有产生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化学法等。由于分配系数比较难测定,并且耗费时间和金钱,因此常通过加和分子中原子和基团常数值的方法估算某一化合物的分配系数。这一方法在药物化学中特别有用,通过估算药物的正辛醇-水分配系数,可以进一步估算药物在人体脂和水的分配系数,用于定量构效关系计算药物在人体组织中的含量。
相关
- 减毒病毒疫苗减毒活病毒(英语:attenuated virus,又译弱化病毒)是指致病性被削弱的病毒,这些病毒在毒性降低的同时,仍保有活性,也就是并未被杀死。制造这类病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生产疫苗。与其相
- 肺肺是很多进行空气呼吸的动物的呼吸系统中重要的一个器官,大部分四足类动物、一些鱼类和蜗牛都有肺。哺乳动物和其他身体结构较为复杂的动物则拥有两个肺,其位于胸腔中靠近脊柱
- 菊粉菊糖(Inulin),也叫菊粉是FDA 认可的可溶性纤维,一种果聚糖,由果糖分子聚合而成,(请勿与甜菊糖苷混淆)多含在菊科和桔梗科植物的细胞中(如洋姜)。菊糖是一种天然的多糖体,由许多种植
- 网状内皮系统单核吞噬细胞系统(英语: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是高等动物免疫系统的一部分,由可以进行吞噬作用的细胞组成 。通常存在于网状结缔组织(reticular connective tissue)
- 口语口头语,与书面语相对,是口头交际时使用的语言,是最早被人类普遍应用的语言形式。人类各民族都有口头语。口头语通常是通过声音传播的,但有时文学作品中也常以文字记叙口头语。
- 赫希-蔡斯实验赫雪-蔡司实验(英语:Hershey-Chase experiment)是阿弗雷德·赫希与玛莎·蔡斯在1952年所主导,利用T2噬菌体(T2 phage)与细菌进行的一系列生物学实验。此实验确认了DNA在噬菌体以及
- 帕博利珠单抗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商品名Keytruda,中文商品名为可瑞达、吉舒达)是用于癌症免疫疗法的人源化PD-1单克隆抗体。FDA批准该药用于治疗黑色素瘤、肺癌、头颈癌、霍奇金淋巴
- 妈妈手狄奎凡氏症(De Quervain Disease),正式医学名称为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俗称妈妈手,因瑞士外科医生弗里茨·狄奎凡(英语:Fritz de Quervain)于1895年详谈此症而得名。是控制拇指运动
- 三重大学三重大学(みえだいがく,Mie University)位于三重县津市江户桥的日本国立大学,简称为三重大。经常被称为“海边校区”,所有学部都集中在近铁江户桥站附近一处。农林水产专业的研究
- 詹姆斯·萨姆纳詹姆斯·巴彻勒·萨姆纳(James Batcheller Sumner,1887年11月19日 - 1955年8月12日),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尔 | 1903年:阿伦尼乌斯 | 19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