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飓风诺拉

✍ dations ◷ 2025-07-29 14:13:31 #2003年飓风诺拉

飓风诺拉(英语:Hurricane Nora)是2003年太平洋飓风季最后一个登陆墨西哥的热带气旋,也是该季第十四个获命名的风暴和第五场飓风,于10月1日经东风波发展而成。气旋朝西北方向移动并缓慢增强,于10月4日达到飓风强度。风暴在当天达到持续风速每小时160公里的最高强度,但由于东侧有规模更大的飓风奥拉夫存在,诺拉无法进一步强化。受逐渐逼近的低压槽影响,气旋在迅速减弱的同时转朝东面的墨西哥前进,到10月7日已降级成热带低气压。虽然诺拉已不再属于热带气旋,但由于其位置靠近陆地,因此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还在继续针对气旋发布公告。

出乎气象机构意料,诺拉重新发展出雷暴区,并于10月9日从锡那罗亚州马萨特兰附近登陆,之后不久就逐渐消散。低气压在墨西哥西部产生局部暴雨,但没有报导表明当地因此受到破坏,也没有出现人员伤亡。风暴残留之后同奥拉夫和下层低气压区融合,在得克萨斯州中部引发洪灾,还催生出一场龙卷风。

9月13日,有东风波离开非洲西海岸向西移动,行经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期间没有显著发展。9月25日,东风波轴线穿越中美洲,其对流沿墨西哥南部海岸继续西进。[1]9月29日,天气系统行进至阿卡普尔科以南约160公里海域,其组织结构已有改善[2]。虽然上层风切变的不利影响尚不强烈,但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还是在9月30日首度指出系统有可能会在接下来数天内发展成热带气旋[3]。10月1日,雷暴已有充分组织,气象机构因此把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最南端以南约975公里洋面的天气系统归类成第十四E号热带低气压[1][4]。

低气压发展期间拥有层次分明的下层环流,并在北侧的高压脊影响下朝正西以南方向前进。外界环境有利于进一步发展,风切变较少,水温偏高[4],促使对流逐渐组织,于10月2日清晨升级成热带风暴并获名“诺拉”(Nora)[1]。到达距高压脊最远的位置后,风暴几乎短暂停止移动[5],但到10月3日又开始稳步朝西北方向前进。深层对流中心发展出眼状特征[6],诺拉于10月4日清晨成为飓风,接下来还在继续增强,于当天达到风力时速160公里的最高强度[1]。气象部门此时预计,由于外界环境仍然有利,飓风的风速会继续提升至每小时185公里,达到大型飓风标准[7]。但由于东面正在发展的热带风暴奥拉夫导致风切变增多,诺拉实际上未能继续增强[1]。

10月5日时,诺拉的风眼在卫星图像上已经无法辨别,表明飓风已开始减弱。不过,特殊微波传感器/成像仪的观测结果又显示气旋西北象限内形成另一个很小的风眼。[8]对流渐趋混乱[9],风速于10月6日降至低于飓风标准。与此同时,逐渐逼近的强烈中层低压槽促使诺拉的移动速度减缓并转向东进[1]。持续存在的风切变和干燥空气将中心附近的雷暴剥离[10],到10月7日时,所有深层对流均已消亡[11],风暴随即降级成热带低气压[1],诺拉的强度已经降至热带气旋下限[12]。由于环流位置靠近墨西哥西部,同时气旋行经洋面水温较高,不能完全排除重新发展的可能,因此美国国家飓风中心继续发布公告。受逼近的低压槽影响,诺拉加速朝东北偏东方向移动,之后又转向北上。[13]逼近墨西哥西部的同时,气旋中心上空又出乎气象机构意料地发展出弧形对流区[14]。诺拉不久就于10月9日清晨从锡那罗亚州马萨特兰附近登陆,气旋此时尚未经过进一步发展,环流依然杂乱无章,不久后就在墨西哥西部的高山地形上空消散[1]。

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起初预测诺拉上岸时只有热带低气压强度,所以没有发布任何热带风暴警告或观察预警[1]。不过,墨西哥国家气象局共针对风暴发布46份公告和16份预警公告。气旋在沿墨西哥海岸平行移动期间产生大浪,之后登陆锡那罗亚州时又在局部地区降下暴雨。10月8日,马萨特兰测得的24小时降雨量达到95.3毫米,比其他地点都高。10月7日降雨量最高的地方是纳亚里特州加维奥塔斯(Gaviotas),达到87毫米。[15]诺拉还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沿海地区产生降水,降雨范围还向北延伸到得克萨斯州附近[16]。风暴对墨西哥西部的整体影响很小,没有任何报导表明当地因此遭受任何损失或有任何人员伤亡[1]。

飓风诺拉和奥拉夫的残留湿气同上层低气压区相互影响,令得克萨斯州普降暴雨,韦科附近发生洪灾,麦格雷戈(McGregor)附近一户人家被迫撤离。受洪灾影响,35号州际公路、84号国道和36号州道部分路段封闭。[17]此外,天气系统还在舒格兰催生出一场龙卷风,致使四幢楼房受到破坏,其中还包括一所学校[18]。

诺拉是2003年太平洋飓风季最后一场吹袭墨西哥的风暴,另外四场分别是飓风伊格纳西奥和马蒂,以及热带风暴卡洛斯和奥拉夫[19]。


相关

  • 小姐与流氓小姐与流氓可以指:
  • bis (杂志)《bis》(ビス),是光文社发行的10到20岁出头的女性向时尚杂志。于2001年创刊。2006年8月号休刊。2017年复刊。杂志购买对象的年龄从16~25岁都有,而主要目标读者是女大学生。前
  • 卡门·鲁花娜卡门·鲁花娜(英语:Carmen Luvana,1981年8月23日-),出生在纽约,是一名前美国色情女演员。1981年8月23日,鲁花娜在纽约布鲁克林区出世,当她5岁的时候,她们一家搬到波多黎各居住。其后,她
  • 比康格阿奥恩比康格阿奥恩(Bhikangaon),是印度中央邦West Nim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4297(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4297人,其中男性7410人,女性6887人;0—6岁人口2127人,其中男1123人,女1004人
  • 何定华何定华(1908年8月-2001年),原名方天逸,学名方瀚,化名田静、方沛、林渊等,男,湖北蕲州人,生于广东广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湖北省政协副主席。二弟方载阳,四弟方敏,妹妹方如蕙、
  • 国际室内建筑师暨设计师团体联盟国际室内建筑师暨设计师团体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terior Architects/Designers;IFI)创立于1963年,乃为全球65,000位专业室内建筑师与设计师综合发言的机构;主要任
  • 查尔斯·布斯塔尼查尔斯·布斯塔尼(Charles Boustany;1956年2月21日-)是美国的一位政治人物。自2013年开始,他是路易斯安那州第3选举区选出的美国众议院议员。他的党籍是共和党。他是美国国会的四位阿拉伯裔美国人之一。
  • 曼利奥·布罗西奥曼利奥·布罗西奥(意大利语:Manlio Giovanni Brosio;1897年7月10日-1980年3月14日),意大利外交官,是北约第四任秘书长,曾任意大利副总理、意大利国防部长、意大利驻苏联大使。布罗西奥出生于都灵,就读于都灵大学法律系,并在都灵逝世。
  • 韩嵩韩嵩(?—?),字德高,荆州义阳郡(今河南省桐柏县)人,是东汉末年的治政人物。他在侍奉荆州牧刘表时,曾任别驾、从事中郎。后被刘表疑怀存有贰心,故曾被收监囚禁。刘琮归降曹操后,被拜为九卿之一的大鸿胪。韩嵩年少时好学不倦,即使生活贫困也不改其操守德行。韩嵩既有先见之明,知道天下将会陷入昏乱,故此他就不应三公的辟命,而与同好几人一起隐居于郦西山中。黄巾之乱爆发时(公元184年),韩嵩则避难至南方。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刘表代王睿为荆州刺史,就逼韩嵩为其别驾,后来再转任从事中郎。在初平二年(公元192年)期间
  • 阿曼多·布罗亚阿曼多·布罗亚 (阿尔巴尼亚语:Armando Broja,阿尔巴尼亚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