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 dations ◷ 2025-11-11 18:38:46 #1914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918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德语:Mittelmächte;匈牙利语:Központi hatalmak;土耳其语:İttifak Devletleri;保加利亚语:Централни сили,意思是中央国)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及保加利亚王国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协约国对敌。

战争开始阶段的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加入,而保加利亚王国则于1915年加入。同盟国亦称中央国,其由来为这四个国家(及除芬兰和立陶宛之外其他与其同盟的政权和团体)均位于俄罗斯帝国以西,法国和英国以东。芬兰、阿塞拜疆及立陶宛在1918年俄罗斯帝国崩溃及战争结束前夕加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包括如下国家:

在协约国于瓦尔达尔马其顿的成功推进后,保加利亚于1918年9月29日签订停战条约。受英国及其阿拉伯盟友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胜势所迫,奥斯曼帝国亦于1918年10月30日签订停战条约。11月首周,在意大利于维托里奥·维内托取胜及奥匈帝国解体之后,奥地利及匈牙利分别签订停战条约。百日攻势的持续推进迫使德国于1918年11月11日晨签订和约,战争结束。由于各同盟国各自签订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无统一的停战条约。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一战的“同盟国”为Central Power,并没有“同盟”意思,而有“中央”的意思。英语语境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均表述为“Allies”(同盟),而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central power”和“axis power”则均有“中央”的意思。

由于目前中文语境中已经广泛将“Central Power”翻译为同盟国,该翻译与二战的同盟国(Allies)在字面上一样,因此可能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歧义或者让部分人产生记忆上的混淆。中文现有语境必须强调区分一战的同盟国是战败国,二战的同盟国是战胜国,同时协约国和轴心国分别是一战的战胜国和二战的战败国。

同盟国最初翻译进中文的时间点难以考证,可能来源于和制汉语(日语:中央同盟国/ちゅうおうどうめいこく),或者来源于德奥意1882年的三国同盟(英语:Triple Alliance)条约结成的军事同盟。

相关

  • 佩特罗尼乌斯盖厄斯·佩特罗尼乌斯·阿尔比特(Gaius Petronius Arbiter,27年-66年)是一位罗马帝国朝臣(英语:Courtier)、抒情诗人与小说家,生活于罗马皇帝尼禄统治时期。讽刺小说《爱情神话(英语:T
  • 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除害,为人类服务
  • 熊有伦熊有伦(1939年4月20日-),中国机械工程专家。生于湖北枣阳。1962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1966年西安交通大学制造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华中理工大学教授。1995年当选为
  • 澳大利亚最大城市澳大利亚城市人口列表主要是提供澳大利亚三种类型的人口数据,并依照人口大小次序列出各城排名。统计数据如下:澳大利亚统计局予统计分区(Statistical Divisions/SDs)的定义是‘受
  • 芬兰银行芬兰银行(芬兰语:Suomen Pankki,瑞典语:Finlands Bank)是芬兰的中央银行,也是世界上第四古老的中央银行,成立于1812年3月1日。在芬兰开始使用欧元前,芬兰银行是芬兰马克的发行单位,现
  • 台湾演义《台湾演义》(英语:Taiwan History),为自2007年8月19日起在民视新闻台播出,是回顾台湾历史的专题新闻节目。
  • 傅立叶变换傅里叶变换(法语:Transformation de Fourier、英语:Fourier transform)是一种线性积分变换,用于信号在时域(或空域)和频域之间的变换,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有许多应用。因其基本思想首
  • 飓风古斯塔夫飓风古斯塔夫可以指:
  • 美国联合特种作战司令部鹰爪行动紧急狂暴行动正义之师行动沙漠风暴行动关照行动(英语:Operation Provide Comfort)哥特之蛇行动(英语:Operation Gothic Serpent)支援海地民主任务(英语:Operation Uphold De
  • 国有国有或公有,是指国家或政府所有的资产或事业,例如国有企业。在中国大陆,按照相关法律制度,土地所有权分两种,一为国有(如城市土地)、一为集体所有(如大部分农村土地)。 (《中华人民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