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

✍ dations ◷ 2025-08-13 02:30:03 #1914年建立的国家或政权,1918年终结的国家或政权,第一次世界大战

同盟国(德语:Mittelmächte;匈牙利语:Központi hatalmak;土耳其语:İttifak Devletleri;保加利亚语:Централни сили,意思是中央国)由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及保加利亚王国组成,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协约国对敌。

战争开始阶段的同盟国包括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于1914年加入,而保加利亚王国则于1915年加入。同盟国亦称中央国,其由来为这四个国家(及除芬兰和立陶宛之外其他与其同盟的政权和团体)均位于俄罗斯帝国以西,法国和英国以东。芬兰、阿塞拜疆及立陶宛在1918年俄罗斯帝国崩溃及战争结束前夕加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同盟国包括如下国家:

在协约国于瓦尔达尔马其顿的成功推进后,保加利亚于1918年9月29日签订停战条约。受英国及其阿拉伯盟友在巴勒斯坦和叙利亚的胜势所迫,奥斯曼帝国亦于1918年10月30日签订停战条约。11月首周,在意大利于维托里奥·维内托取胜及奥匈帝国解体之后,奥地利及匈牙利分别签订停战条约。百日攻势的持续推进迫使德国于1918年11月11日晨签订和约,战争结束。由于各同盟国各自签订和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并无统一的停战条约。

值得注意的是英语中一战的“同盟国”为Central Power,并没有“同盟”意思,而有“中央”的意思。英语语境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均表述为“Allies”(同盟),而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central power”和“axis power”则均有“中央”的意思。

由于目前中文语境中已经广泛将“Central Power”翻译为同盟国,该翻译与二战的同盟国(Allies)在字面上一样,因此可能在某些环境中产生歧义或者让部分人产生记忆上的混淆。中文现有语境必须强调区分一战的同盟国是战败国,二战的同盟国是战胜国,同时协约国和轴心国分别是一战的战胜国和二战的战败国。

同盟国最初翻译进中文的时间点难以考证,可能来源于和制汉语(日语:中央同盟国/ちゅうおうどうめいこく),或者来源于德奥意1882年的三国同盟(英语:Triple Alliance)条约结成的军事同盟。

相关

  • 活性氧类活性氧类(英语: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是生物有氧代谢过程中的一种副产品,包括氧离子、过氧化物和含氧自由基等。这些粒子相当微小,由于存在未配对的自由电子,而十分活跃。过
  • 蒙古人种蒙古人种(英语:Mongoloid),通称黄种人,是西方人定义的一个居住范围包括东亚、中亚、东南亚、北亚、南亚、北极地区、美洲以及太平洋岛屿上的种族。根据18-19世纪法国人类学家乔治
  • 巴茨县巴茨县(Butts County)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中部的一个县,面积492平方公里,县治杰克逊。根据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共有人口21,045。巴茨县成立于1825年12月24日。历史 | 经济 | 地
  • 反应停事件反应停事件始于1950年代,多个国家的孕妇在服用止吐药“反应停”(沙利窦迈(Thalidomide))后,在全世界共产下了约1.2万名畸形儿。1961年11月起,“反应停”陆续在各国被强制撤回。德国
  • 刚体在物理学里,理想刚体(rigid body)是一种有限尺寸,可以忽略形变的固体。不论是否感受到外力,在刚体内部,质点与质点之间的距离都不会改变。这种理想模型适用条件是,运动过程比固体中
  • 阵风阵风 是自然界的流体力学现象,指空气流动,风速时急时缓,一阵阵子。强力的阵风,使人防不胜防,可达时速百数公里,令建筑物、货柜、飞机、竹棚架等造成严重破坏及人命伤亡。
  • 1159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Amazon.com亚马逊公司(英语:Amazon.com, Inc.)是一家总部位于美国西雅图的跨国电子商务企业,业务起始于线上书店,不久之后商品走向多元化。目前是全球最大的互联网线上零售商之一,也是美国《
  • 第九舰队第九舰队(日语:第九艦隊/だいきゅうかんたい Daikū Kantai ?)是旧日本海军的一支舰队编制。该舰队创设于太平洋战争中后期,原定计划用于防守新几内亚。1944年中受到盟军的沉重
  • 盎格鲁-弗里西语盎格鲁-弗里斯兰语(英:Anglo-Frisian languages)又称盎格鲁-弗里西语、盎格鲁-弗里西亚语、盎格鲁-弗里斯语,属西日耳曼语支,包括很多语言,古英语、古弗里斯兰语及其后代语言都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