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2月4日日食

✍ dations ◷ 2025-08-21 03:59:25 #2002年12月4日日食

2002年12月4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2002年12月4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安哥拉、赞比亚、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南非、莫桑比克、澳大利亚,日偏食则覆盖了撒哈拉以南非洲至澳大利亚之间的区域及部分周边地区。

加纳以南约950公里的大西洋海面在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随后月球本影向东南移动,斜贯非洲大陆南部,横跨南印度洋,中途在凯尔盖朗群岛西北约1300公里处达到最大食分,最后在大澳大利亚湾登陆澳大利亚,在日落时分结束于该国东南部。

本影经过的陆地包括:

除了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见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非洲除西北和东北以外的大部、印度尼西亚东南部、东帝汶、巴布亚新几内亚西南部、整个澳大利亚、新西兰西南部、东部南极洲大部以及印度洋中南部诸岛屿。

此次日全食经过的安哥拉部分地区曾在约18个月之前的2001年6月21日看到过一次日全食,当时仍处于安哥拉内战期间。

澳大利亚的许多观测者在日落之后看到了数次不常见类型的绿闪光。

中国科学院派出科学家前往澳大利亚,研究重力异常现象。该现象最初由印度科学家在1995年日全食期间曾发现,中科院此前在漠河的1997年日全食、赞比亚的2001年日全食中也观测了这一现象。此后又经过10多年继续观测,中国获得引力场以光速传播的第一个观测证据。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注:2000年2月5日和2000年7月31日的日偏食属于上一组交点年系列。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42,共包含72次日食,依次为1624年4月17日至1750年7月3日的8次日偏食、1768年7月14日的1次全环食(亦称混合食)、1786年7月25日至2543年10月29日的43次日全食、2561年11月8日至2904年6月5日的20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280.14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2291年5月28日,共持续了6分34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17至27次:

图片:

相关

  • 贝凯希盖欧尔格·冯·贝凯希(Georg von Békésy,1899年6月3日-1972年6月13日),或贝凯希·哲尔吉(Békésy György),是一位出生在布达佩斯的匈牙利生物物理学家。1961年,他被授予了诺贝尔
  • 哈特穆·吉尔肯哈特穆·吉尔肯(德语:Hartmut Geerken,1939年1月15日-),出生于德国斯图加特,德国音乐家、作曲家、作家、记者、剧作家与电影制片人。吉尔肯研究东方主义、哲学、德国研究,以及图宾根
  • 迪士尼电台迪士尼电台(英语:Radio Disney),也被称为“迪士尼广播网”(Radio Disney Networks), 其公司主体名为“迪士尼电台公司”(Radio Disney, Inc.), 是美国的一个广播联播网,隶属于迪士尼ABC
  • 孔若拙孔子第四十七代孙,生卒年月不详。第一代衍圣公、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孔宗愿四子,宋朝曲阜进士。是为孔子后裔的中兴祖后分支牟平派三世祖。
  • 伏尔加哥萨克伏尔加哥萨克(俄语:Волжские казаки),是十六世纪出现的自由哥萨克社群。伏尔加哥萨克参加叶尔马克征服西伯利亚汗国,由于在18世纪成立了察里津堡垒线,沙俄政府决定
  • 南方公园剧场版《南方公园完整未删节剧场版》(英文:)是美国系列动画剧《南方公园》的电影版本,发行于1999年,并于同年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奖提名。该视频融合了大量迪士尼动画电影及百
  • 刘钧 (围棋)刘钧(1975年6月-2004年3月16日),中国上海人,著名围棋棋手。刘钧4岁时父亲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为邻居抚养长大。1982年开始学习围棋,1989年入段成为职业棋手,1991年升为三段。1992
  • 约阿希姆一世约阿希姆一世(德语:Joachim I.,1484年2月21日-1535年7月11日),勃兰登堡选帝侯,1499年至1535年在位。1502年,约阿希姆和丹麦国王汉斯的女儿伊丽莎白(英语:Elizabeth of Denmark, Electr
  • 费尔南·瓦斯·多拉多费尔南·瓦斯·多拉多(葡萄牙语:Fernão Vaz Dourado,约1520年-约1580年)是一位16世纪葡萄牙地图制作师,属于葡萄牙航海地图制作第三时期,其特征是舍弃了托勒密关于确定方位的理论,对陆地的描绘更加精确。关于他的生平资料很少。目前确认的多拉多的作品制作精美,质量非常高。他被认为是该时期最好的地图制作师之一。他制作的大部分地图原稿尺寸相对较大,包括航海地图。
  • 腓特烈·威廉二世 (拿骚-锡根)腓特烈·威廉二世(荷兰语:Frederik Willem II,1706年11月11日-1734年11月11日),末代拿骚-锡根(英语:Nassau-Siegen)亲王,腓特烈·威廉一世·阿道夫的长子。1728年,腓特烈·威廉与塞恩-维特根施泰因-霍亨斯坦伯爵奥古斯特·大卫(英语:August David zu Sayn-Wittgenstein-Hohenstein)的女儿索菲·波吕克塞娜·康科尔迪娅(Sophie Polyxena Concórdia)结婚,两人共有三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