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兰科维奇

✍ dations ◷ 2025-04-26 11:58:09 #1909年出生,1983年逝世,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成员,塞尔维亚政治人物,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中央委员,南斯拉夫联邦议会议员

亚历山大·“雷卡”·兰科维奇(塞尔维亚语:Александар Ранковић ,1909年11月28日–1983年8月20日)是一位塞尔维亚裔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政治领袖,被认为是仅次于约瑟普·布罗兹·铁托与爱德华·卡达尔两人的南国第三号人物。兰科维奇是提倡南国强化中央集权,反对将权力分散至地方政府,他将此视作对塞尔维亚统一利益的挑战。兰科维奇也主张保护科索沃境内塞尔维亚人的安危,并给予他们特权。兰科维奇支持以强硬手段对付科索沃境内的阿尔巴尼亚人,后者常有组织活动来煽动群众的嫌疑。

兰科维奇在塞尔维亚拥有相当高的威望,该人于1983年去世后,大批塞尔维亚群众前来吊唁,多人将其视为塞尔维亚的民族领袖。兰科维奇的政治观点也影响了后来的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南斯拉夫内战时的塞国领袖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即为其政治思想之后继。

兰科维奇出生于塞尔维亚王国奥布雷诺阿茨附近的德拉斯福克(Draževac),家境穷困,兰科维奇在幼年时即丧父。兰科维奇于家乡完成高中学业后,同当时的贫困子弟,为求得工作而前往贝尔格莱德。穷困的生活影响了兰科维奇,他参加了工人运动,并受同事影响,后者为兰科维奇带来了共产主义思想,在共产党受取缔时还是带来大量的文宣供其阅读。兰科维奇于15岁时加入工会,1927年时遇见了他未来的妻子安达(Anđa),不久,他加入了南斯拉夫共产党,很快地,兰科维奇被任命为贝尔格莱德区的南斯拉夫共产主义青年联盟(下称“南共青”)秘书长。

1928年,兰科维奇被任命为塞尔维亚区的南共青区域委员会秘书。“1月6日事件”后,南国国王亚历山大一世开始行完全的专制权力,大力镇压共产党,但这并未影响到兰科维奇的活动,他继续行其区域委员会秘书的职务,于贝尔格莱德和泽蒙一带散布共产主义的传单。在此期间,兰科维奇的一位同伙被逮捕,警察也因此很快就找上了兰科维奇,后来他就于贝尔格莱德的一间违建公寓中被抓获。

兰科维奇是亚历山大独裁开始后的第一个案子,他被宣判有期徒刑6年,并于斯雷姆斯卡米特罗维察和莱波格拉瓦两地服刑。监禁期间,他向年轻的狱囚宣导共产主义思想,还曾组织政治犯对守卫攻击。

兰科维奇于1935年初获释,接着即被征召服役。服完兵役后,他继续参与贝尔格莱德的工人运动。借由工会,兰科维奇让南国共产党再度复苏。1936年,兰科维奇成为塞尔维亚区域委员会的一员,1937年时加入了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1939年1月,兰科维奇开始进行非法行动,化名“马尔科”(Marko)。1939年5月,兰科维奇参加了南共于德拉瓦河省举行的会议,日后他又参与了南共在萨格勒布举办的第五次会议。

1940年起,兰科维奇成为政治局的一员。1941年,德军入侵南斯拉夫后,兰科维奇被盖世太保所抓获,到后来南斯拉夫游击队以一次大胆的突袭作战救出了他。兰科维奇在战时服务于游击队的最高参谋部,并因此被授予“人民英雄”的荣誉。

战后,兰科维奇成为南国内务部长和军事情报局OZNA与秘密警察UDBA的首领。1966年,兰科维奇失势下台,政府对外理由宣称是该人滥用职权、在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总统的寝室里装设窃听器之故,同年,兰科维奇也被南国共产党开除。

兰科维奇的失势象征南共中央集权派的失败,分离主义和地方分权份子获得了胜利,最终导致“克罗地亚之春”事件,也促使了南国宪法的改革,中央集权的1971版宪法被大幅修改,新宪法于1974颁布。

兰科维奇尔后于杜布罗夫尼克度过余生,并在1983年逝世。尽管兰科维奇的死讯受南国媒体把持而不宣扬,但仍有超过3万名的塞尔维亚人自发性地前来吊唁,兰科维奇之后被埋葬于贝尔格莱德。兰科维奇死后,被视为塞尔维亚人在南国联邦里政治和民族利益被削弱的象征,日后铁托去世,大塞尔维亚主义即复活,塞国领袖斯洛博丹·米洛舍维奇即兰科维奇政治思想之后继。

 美国

 尼加拉瓜

 阿根廷

 意大利

 南斯拉夫

 捷克斯洛伐克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日本

 朝鲜

 蒙古人民共和国

 北越

 马来西亚

 孟加拉国

 澳大利亚

 北也门

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解放组织

 上沃尔特

 达荷美

 刚果民主共和国

 罗德西亚

相关

  • 依特米龙依特米龙属(学名:Itemirus)是兽脚亚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上白垩纪的土仑阶。目前只有一个小型、遭到损坏的头壳化石(编号PIN 327/699),是在1958年发现于乌兹别克斯坦的Dzharakuduk,属
  • 藏经洞基督像藏经洞基督像(英语:Fragment of a Christian Figure)是一幅出土于莫高窟藏经洞的唐朝景教基督像绢画,或绢旗,已残破,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其上所绘人物,貌似沈思的菩萨,右手举起
  •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英语:Chinese Geophysical Society)是成立于1947年8月的以测地学、地震学、气象学、地磁及地电学、火山学、水文学、地壳构造物理学、应用地球物理学等9个学
  • 屋脊屋脊,是屋顶相对的两边之间顶端的交与会线,有正脊、垂脊、围脊、围脊等类型。正脊,又叫大脊、平脊,位于屋顶前后两坡相交处,是屋顶最高处的水平屋脊,规模较大的中国传统建筑、朝鲜
  • 尤利乌斯·布莱特尤利乌斯·布莱特(Konrad Julius Bredt)(* 1855年3月29日 柏林;† 1937年9月21日 亚琛),德国化学家。布莱特在斯特拉斯堡大学的 Rudolph Fittig 指导下取得博士学位,后赴波恩大学执
  • 约翰·海因里希·冯·马德勒约翰·海因里希·冯·马德勒(Johann Heinrich Mädler)是一位德国天文学家,1794年5月29日生于柏林,1874年3月14日在汉诺威去世。马德勒生于一个裁缝家庭,12岁就读于柏林弗里德
  • 皮耶特雷尔奇纳皮耶特雷尔奇纳(意大利语:Pietrelcina),是意大利贝内文托省的一个市镇。总面积28.8平方公里,人口3069人,人口密度106.6人/平方公里(2009年)。ISTAT代码为062052。
  • 李素妍 (宇航员)李素妍(韩语:이소연,1978年6月2日-)是大韩民国的第一位太空人,她在2008年4月8日乘坐俄罗斯的太空船到达国际太空站。生于光州广域市、在韩国科学技术院取得博士学位的李素妍,亦是亚
  • 亚兹德哈斯特亚兹德哈斯特是伊朗的城市,位于该国中部札格罗斯山脉东南部,由法尔斯省负责管辖,距离首府设拉子约210公里,海拔高度2,142米,2006年人口7,366。古城有约1700年历史。未完全开发景
  • 和习和习,又写作和臭、倭臭,是日本人作文言文同时又受日语影响而形成的独特用法。这一用语现象由江户时代学者荻生徂徕指出。日本自中古至近代使用的候文即是一种和习。荻生徂徕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