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迪玛蒂克冲锋枪

✍ dations ◷ 2025-10-16 12:32:09 #杰迪玛蒂克冲锋枪

杰迪玛蒂克(英语:Jatimatic)是一款由芬兰枪械设计师亚利·蒂玛里(芬兰语:Jali Timari)在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所设计、坦佩雷轻武器公司(Tampeeren Asepaja Oy)所生产的冲锋枪,发射9×19毫米手枪子弹。

1983年,该冲锋枪最初是由坦佩雷轻武器公司以杰迪玛蒂克之名在非常少量生产(约400枝)以下首次亮相;后来1995年,由另一家芬兰公司金枪有限公司(Oy Golden Gun Ltd)以GG-95 PDW重新推出,但两度尝试的结果都是失败收场。

该枪的设计主要对象是警察、安全部队和装甲车辆的乘员。该冲锋枪从来并无被芬兰国防军采用,虽然后来1990年代GG-95 PDW版本获芬兰国防军进行测试;试验的结论却是,GG-95并不适合作为制式武器。

该冲锋枪被设计为一枝容易藏身于便衣之中的监视用枪械,但很快地因为1984年一批22枝冲锋枪从车间被盗取,而令该枪从犯罪方向“赢得声誉”。坦佩雷轻武器公司的生产许可因而被撤销,并再也没有生产武器。

杰迪玛蒂克是一枝全自动、开膛待击、自由枪机操作式枪械。这种设计的一个独特之处是枪机导轨相对于膛口轴线的角度。发射时,其包覆着大部分枪管长度的包络式枪机以沿着与枪管轴线夹角形成7°的路线进行后座和复进,因此在射击时枪机的复进运动期间会产生向前及向下的力,也就是说把枪机用作控制枪口上跳的配重部件,从而有效地在全自动射击期间控制枪口上扬(英语:Muzzle rise)。这种枪机运动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是令用户握持手枪式握把位置更为贴近枪管轴线至直接对齐。由于手枪式握把位置比许多其他常规结构的冲锋枪要高,因此也有利于射击时将后座力向后指向用户,消除因向上的翻转力矩而出现的枪口上扬,令全自动射击的稳定性良好,即使单手射击的时候也很好控制。

枪机上附有抽壳钩(英语:Extractor (firearms))而固定型抛壳顶杆则被安装在扳机外壳。由于枪机必须按遍历顺序以向上的角度射击,武器没有上膛坡道,所以子弹由枪机直接从弹匣推入膛室之中。

武器的抛壳口被在前向(闭合)和枪机组件的缩回位置所覆盖,保护该枪的内部机构免受灰尘和碎屑污染。枪机的左侧外表面刻有标记着“FIRE”(发射)的可视化警告标志,当武器处于待击时(枪机移到后方位置),这标志可借由抛壳口看见。

击发机构设有两段渐进式扳机,它具有两种操作模式:当瞬间扣压扳机时的半自动射击,和扣压扳机到底直到放松的全自动射击。该枪并无快慢机以控制发射模式。杰迪玛蒂克设有平移击铁机构,借由枪机以内安装的一根固定式击针(复位弹簧兼用作击针弹簧)击发。

许多武器部分,包括机框、手枪式握把/拉机柄、扳机、阻铁(英语:Sear (firearm))和切断装置是由塑料制成,而其它许多的部分则是由不锈钢制成;该枪总共只有39件单个组件。机匣与其具有的铰接盖都是由冲压制薄钢板(英语:Sheet metal)所制成。

杰迪玛蒂克取消了该类型枪支常配备的折叠式枪托;该武器是由主力手作腰射或拉直手臂射击,而这两种都并非将枪械搭在射手的肩上射击。然而,售后市场的枪托可供其紧固在手枪式握把的下侧,给它更高的精度的同时,还保护照门不受弯曲或折断。

杰迪玛蒂克使用20或40发可拆卸式弹匣,由挤压工艺制造的铝型材加上塑料托弹板、钢制托弹簧和钢制底板制成。该武器还可以容纳专为卡尔·古斯塔夫M/45/瑞典-K研制,以及经过一些修改的史密夫韦森M76的弹匣。该武器专为发射北约标准的9×19毫米帕拉贝鲁姆手枪子弹。

重新装填该武器时涉及拉动折叠式垂直前握把,这同时是其拉机柄。前握把展开并且由一个弹簧锁锁定,然后拉动到后方,最后向前引导回到原位以推弹上膛。发射过程中前握把不会与枪机一起往复运动;而且也作为保险机构,在收起(折叠)位置时为保险模式,借由使用在前握把上的凸耳深入在枪机之中的的凹槽口以内并且啮合,将枪机固定在前方或后方任何一个位置以上。这使得武器可以安全地进行装弹或退弹任何一种操作,并提供了一个“防跌落保险”(英语:Drop Safety)功能。

杰迪玛蒂克具有固定在100米的开放式机械瞄具。

相关

  • 托阿尔阶灭绝事件托阿尔阶灭绝事件(Toarcian extinction)又名普林斯巴赫阶-托阿尔阶灭绝事件(Pliensbachian-Toarcian extinction)、早侏罗纪灭绝事件(Early Jurassic extinction),发生于侏罗纪早期
  • 科氏力科里奥利力(英语:Coriolis Force;简称科氏力)是一种惯性力,是对旋转体系中进行直线运动的质点由于惯性相对于旋转体系产生的直线运动的偏移的一种描述。此现象由法国著名数学家兼
  • 浙派浙派,是一个泛化了的概念,凡与浙江及其人物群体有关的学术或艺术派别,通常会冠之以“浙派”。现今较为经常提到的有:浙派绘画是明代前期中期中国画坛的重要绘画流派,明代中后期浙
  • 鲍里斯·利沃维奇·万尼科夫鲍里斯·利沃维奇·万尼科夫(俄语:Борис Львович Ванников,1897年8月26日-1962年2月22日)苏联国防工业的重要组织者之一。1944年11月18日获得苏联工程技术勤
  • 詹姆士·卡特利吉詹姆士·卡特利吉(James Cartlidge,1974年4月30日-)是一位英格兰政治人物,他的党籍是保守党。自2015年开始,他担任南萨福克选区选出的英国下议院议员。在从政之前他是一位商人。
  • 金锡佑金锡佑(朝鲜语:김석우/金錫佑 ;1996年8月7日-),艺名路云(Ro-Woon 로운),出生于韩国首尔特别市江南区,现为韩国FNC娱乐旗下的首支男子舞蹈组合SF9的中心、领唱。2015年时以Neoz School
  • 大魔神 (电影)《大魔神》(大魔神)是1966年4月17日日本上映的时代剧与特摄片,大魔神系列第一集。这部“大魔神系列”是大映特别企画所制作的特摄片。原因是日本五大电影公司之一—东宝株式会
  • 史蒂夫·加瑞尔史蒂夫·加瑞尔(英语:Steve Carell,1962年8月16日-),是一名美国男演员,作品多是喜剧片。出身自乔恩·斯图尔特的脱口秀《每日新闻》,成名作为美版《办公室疯云》。
  • 德云路站德云路站(英语:Devons Road DLR station)是码头区轻便铁路的一个车站,位于伦敦东部,站名来自于附近的德云路。德云路站是斯特拉特福德支线的车站,位于伦敦第2收费区。
  • 蓝星行动蓝星行动(旁遮普语:ਬਲੂ ਸਟਾਰ;印地语:ब्ल्यू स्टार;英文:Operation Blue Star)发生于1984年6月初,是印度政府打击锡克教分离主义者的一次军事行动,印度军方奉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