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网

✍ dations ◷ 2025-08-03 02:47:27 #Internet censorship,Internet memes

分裂网 (splinternet),有时也被称为“网络巴尔干化”(英文为 cyberbalkanization 或 Internet Balkanization),指网络世界因某些要素被分裂成不同的群体。这些因素可能包含科技、商业、政治、民族主义、宗教,以及利益因素。“巴尔干化”一词源自于地缘政治学术语。

根据《经济学人》的报导:“各方势力让互联网正处于被巴尔干化的威胁之中,很快的就会出现地理或商务上的各类边界。” 中国因为政治缘由建造了防火长城;其他国家基于各种不同的理由,例如美国的“禁止网络盗版法案”或澳洲的网络审查,也都讨论是否建立类似的防火长城,用于防堵儿童色情或武器制造的教学内容。

一般认为这个新名词是在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马歇尔・阿尔斯泰(Marshall Van Alstyne)和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在1997年3月1日发表的《电子社群:全球村,还是网络巴尔干国家?》(Electronic Communities: Global Village or Cyberbalkans)的论文中首次提出,意指全球网络已分裂成各怀利益心机的众多群体,且任一子群的成员总利用网络传播或阅读仅吸引相同子群成员的讯息或题材。

近期,通讯与政治风险顾问、国际政治专家史考特・麦康森(Scott Malcomson)撰写的《分裂的网络》,则从一次大战海战的假想情境说起,接着探讨美国的军方/业界/学界合作──这场大合作令美国得到科技优势击败希特勒和打赢冷战。到一九六○年代,影响网络的班底换人,加州反主流文化圈子的科技先锋带来了国际主义和开放性;这个温床在日后造就了Google、微软、Facebook与苹果公司。但是过去十五年来,美国的世界领先地位越来越常受到挑战,国家安全考量跟区域化的电子商务逻辑便成了优先,将互联网的动量挪往新方向,逐渐成为对外隔绝的公私网域。也就是从互联网与国防军事发展的历史串连起来,对陷入危机的全球网络提出了建言与警语。

相关

  • 肌肉(拉丁语:Musculus)是一种能收缩的动物组织,属于软组织,由胚胎的中胚层发育而来。肌肉细胞有收缩纤维,会在细胞间移动,并改变细胞的大小。肌肉分为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三种,其功
  • 石炭纪石炭纪(英语:Carboniferous,符号C)是地球历史中的一个地质时代。早在1822年石炭纪在英国就已经被看作是一个地质时代中的纪了。石炭纪的名字来自于石炭纪时期在全世界各地形成的
  • 国家全世界已有30个国家拥有核电站。在这些国家中,有26个国家有建造更多其他核电站的计划,而有4个国家决定不再建造核电站。另外,有15个暂未拥有核电站的国家正在准备建造属于这些
  • 氯酸钾氯酸钾由钾、氯和氧元素组成,化学式为KClO3。它在室温时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而且是一种强氧化剂,可溶于水和甘油,不溶于醇。其折光率为1.5167。有毒,口服5~10克可致死。氯酸钾也
  • 碗粿碗粿(台湾话:Uánn-kué/Uánn-ké ),有时被误写为“碗稞”或“碗糕”(实际上是台湾闽南话的眨损语),是流行于台湾的米食制品。因成品置于碗内,故名;分甜、咸二类:甜碗粿是米浆经糊化
  • 恰蒂斯加尔邦恰蒂斯加尔邦(恰蒂斯加尔语/印地语:छत्तीसगढ़,拉丁字母转写:Chattisgarh)是位于印度中部的一个行政邦,它于2000年11月1日从中央邦脱离,成为印度的第26个邦,全国第十大邦,首府
  • 罗伯特·安杰尤克罗伯特·安杰尤克(波兰语:Robert Sebastian Andrzejuk,1975年7月17日-)生于华沙,是一名波兰男子击剑运动员,主攻重剑。他曾参加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男子团体重剑项目上获得
  • 玛哈丝维塔·黛维玛哈丝维塔·黛维(孟加拉语:মহাশ্বেতা দেবী;,1926年1月14日-2016年7月28日)是一位印度社会活动家和作家。玛哈丝维塔·黛维1926年生于达卡的一个印度教婆罗门家庭。
  • 克里斯托弗·科迪MLBCPBL克里斯托弗·科迪(英语:Christopher Patrick Cody,台译:寇迪C.C,1984年1月7日-),为美国棒球选手,于2006年选秀由底特律老虎于第8轮第232顺位选中,2014年起来台发展,曾效力中华职
  • 张晓飞张晓飞(1899年-1952年),名效翼。四川省邻水县城南乡人,民国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