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太平洋飓风季

✍ dations ◷ 2025-11-15 22:52:17 #2021年太平洋飓风季

2021年太平洋飓风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热带气旋产生周期的一部分。东太平洋飓风季从2021年5月15日开始;而中太平洋飓风季从2021年6月开始。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台风,并被列入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在东、中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分别是由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英语:NHC)及中太平洋飓风中心(英语:CPHC)命名,国际编号分别为xxE或xxC。更多关于东、中太平洋的飓风,请参见太平洋飓风季。

2021年太平洋飓风季第一个气旋是生成于2021年5月9日的热带风暴安德烈斯。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5月7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西南方远洋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E。

5月8日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5月9日下午4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1E。晚间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安德烈斯(Andres)。安德列斯(Andres)成为北太平洋东部有记录以来最早的热带风暴,打破2017年的阿德里安(Adrian)的纪录。

5月11日凌晨4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5月12日晚间1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后热带气旋。

5月29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阿卡普高以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1E。

5月30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5月31日凌晨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2E。

6月1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布兰卡(Blanca)。

6月3日上午6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6月4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后热带气旋。

6月10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西南偏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E。

6月13日凌晨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上午6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3E。上午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卡洛斯(Carlos)。

6月15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6月17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南部海岸以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4E。下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6月18日下午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4E。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多洛雷斯(Dolores)

6月20日上午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4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6月23日,一个低压在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墨西哥南部海岸以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E。6月24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6月25日下午3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5E。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恩里克(Enrique)。

6月26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6月29日上午6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7月1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13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曼萨尼约以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6E。

7月13日晚间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7月14日下午4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6E。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费利西亚(Felicia)。

7月15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7月16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飓风。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飓风。

7月17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

7月19日上午7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飓风。上午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飓风。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飓风。

7月20日上午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7月21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国家飓风中心认为费利西亚已进入中北太平洋,交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此热带低气压发报。上午10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后热带气旋。

7月15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南部海岸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7E。

7月16日上午1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7月17日晚间8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7E。

7月18日凌晨3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吉列尔莫(Guillermo)。

7月20日上午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后热带气旋。

7月21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29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西南海岸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E。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7月31日凌晨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8E,并命名为希尔达(Hilda)。

8月1日上午8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8月3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6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31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南部海岸西南偏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1E。

8月1日凌晨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8月2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0E。晚间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伊格纳西奥(Ignacio)。

8月3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4日上午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27日,一个低压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西南偏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9E。

7月30日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7月31日凌晨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9E。

8月1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8月5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希梅纳(Jimena)。

8月7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7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西南海岸部以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E。晚间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1E。

8月8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凯文(Kevin)。

8月12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13日凌晨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8月8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海岸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3E。

8月10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2E。

8月11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琳达(Linda)。

8月12日晚间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8月13日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飓风。

8月14日凌晨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飓风。晚间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

8月15日上午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飓风。

8月16日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飓风。

8月17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飓风。

8月18日上午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二级飓风。

8月19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降格为一级飓风。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20日上午10时,国家飓风中心认为琳达已进入中北太平洋,交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此热带风暴发报。晚间11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后热带气旋。

8月22日,北大西洋的飓风葛瑞丝(Grace)的残留云系进入东北太平洋发展,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重新给予扰动编号94E。

8月23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马蒂(Marty)。

8月24日晚间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24日,一个低压在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南部近海,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E。

8月26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4E。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诺拉(Nora)。

8月28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8月30日凌晨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3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下面的名字将被用于于2021年在东北太平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风暴。如果有退役名称的话,将由世界气象组织在2022年春天宣布。在这个名单中未退役的名字将在2027年的风季中再次使用。黑色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黑色粗体名称则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未使用之名字则以灰色字体表示。

下列名称将用于2021年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风暴。

以下图表显示了2021年太平洋飓风季的所有热带气旋以及它们的登陆资料(如有)。在括号内的死亡人数属于非直接,但仍与风暴有关的死亡。所有破坏及死亡数字都包括风暴在扰动及温带气旋阶段时的资料。


相关

  • 电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是分析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化学分析法是利用测量样品的电位(potential)、电流和电阻(或导电度),以分析样品中待测物组成及浓度的方法。电化学分析法测定结果是
  • 2017年201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201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
  • 雷利·斯科特雷德利·斯科特爵士(英语:Sir Ridley Scott,1937年11月30日-),英国著名电影导演,以风格多变、题材广泛著称。早期代表作为《异形》、《银翼杀手》。曾以《角斗士》获得2000年奥斯卡
  • 溶胶凝胶溶胶凝胶技术是指金属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经过溶胶-凝胶化和热处理形成氧化物或其它固体化合物的方法。溶胶是一种胶状悬浮液,可借由胶化作用得到固体,而凝胶则是介于固体与液体
  • 盔或称胄、鍪、牟,也称头盔,是具有对头部非一般保护能力的帽。古代盔主要由皮革、棉布、麻布与金属制成,近世亦用树脂或塑胶制成。今日军用盔多采用抗弹纤维制成。民用盔常在人
  • 约翰·麦克尤恩约翰·麦克尤恩爵士(Sir John "Black Jack" McEwen), GCMG CH (1900年3月29日-1980年11月20日),农场主、政治家、澳大利亚总理(1967—1968年)。1934年—1971年为众议院议员,第二次
  • 2018年亚洲运动会朝韩联队2018年亚洲运动会朝韩联队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为组队参加部分项目而临时共同组成的2018年亚洲运动会代表团。两个国家在该届亚运开幕式上举统一旗共同入场,其
  • 清霜号驱逐舰清霜号驱逐舰(日语:清霜/きよしも  ?)是旧日本海军的驱逐舰。本舰是作为夕云型驱逐舰的19号舰,也是夕云型驱逐舰最后一艘。本舰于1944年12月26日时遭到美军B-25的250公斤炸弹击
  • 铃木茜铃木茜(1984年4月2日-),日本原女演员、女性模特儿,1984年生于日本秋田县秋田市。2003年,铃木茜通过DVD《Baroooon》开始拍摄凹版杂志。继小仓优子从2002年至2005年连续四年,2006年
  • 张集站张集站是一个阜淮线上的铁路车站,位于安徽省凤台县张集乡,建于1982年,目前为三等站,邮政编码为232171。目前客运:办理旅客乘降;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危险货物仅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