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太平洋飓风季

✍ dations ◷ 2025-08-26 09:49:21 #2021年太平洋飓风季

2021年太平洋飓风季是每年一度全球热带气旋产生周期的一部分。东太平洋飓风季从2021年5月15日开始;而中太平洋飓风季从2021年6月开始。本条目的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风暴则被称为台风,并被列入2021年太平洋台风季。在东、中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分别是由美国国家飓风中心(英语:NHC)及中太平洋飓风中心(英语:CPHC)命名,国际编号分别为xxE或xxC。更多关于东、中太平洋的飓风,请参见太平洋飓风季。

2021年太平洋飓风季第一个气旋是生成于2021年5月9日的热带风暴安德烈斯。以下各热带气旋资讯以热带气旋存在期间的最强形态为准。

5月7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西南方远洋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E。

5月8日上午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5月9日下午4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1E。晚间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安德烈斯(Andres)。安德列斯(Andres)成为北太平洋东部有记录以来最早的热带风暴,打破2017年的阿德里安(Adrian)的纪录。

5月11日凌晨4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5月12日晚间1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后热带气旋。

5月29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阿卡普高以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1E。

5月30日下午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5月31日凌晨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2E。

6月1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布兰卡(Blanca)。

6月3日上午6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6月4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后热带气旋。

6月10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西南偏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E。

6月13日凌晨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上午6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3E。上午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卡洛斯(Carlos)。

6月15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6月17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南部海岸以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4E。下午4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6月18日下午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4E。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多洛雷斯(Dolores)

6月20日上午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4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6月23日,一个低压在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和墨西哥南部海岸以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E。6月24日凌晨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6月25日下午3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5E。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恩里克(Enrique)。

6月26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6月29日上午6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7月1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13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曼萨尼约以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6E。

7月13日晚间11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7月14日下午4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6E。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费利西亚(Felicia)。

7月15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7月16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飓风。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飓风。

7月17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

7月19日上午7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飓风。上午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飓风。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飓风。

7月20日上午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7月21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同时,国家飓风中心认为费利西亚已进入中北太平洋,交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此热带低气压发报。上午10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后热带气旋。

7月15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南部海岸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7E。

7月16日上午10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7月17日晚间8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7E。

7月18日凌晨3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吉列尔莫(Guillermo)。

7月20日上午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后热带气旋。

7月21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29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西南海岸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0E。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7月31日凌晨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8E,并命名为希尔达(Hilda)。

8月1日上午8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8月3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6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31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南部海岸西南偏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1E。

8月1日凌晨12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8月2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0E。晚间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伊格纳西奥(Ignacio)。

8月3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4日上午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7月27日,一个低压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南端西南偏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9E。

7月30日晚间8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其发布热带气旋形成警报。

7月31日凌晨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09E。

8月1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8月5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希梅纳(Jimena)。

8月7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7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西南海岸部以南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2E。晚间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1E。

8月8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凯文(Kevin)。

8月12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13日凌晨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8月8日,一个低压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海岸形成,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3E。

8月10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2E。

8月11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琳达(Linda)。

8月12日晚间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8月13日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二级飓风。

8月14日凌晨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三级飓风。晚间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四级飓风。

8月15日上午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三级飓风。

8月16日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二级飓风。

8月17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一级飓风。

8月18日上午11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升格为二级飓风。

8月19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再度降格为一级飓风。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

8月20日上午10时,国家飓风中心认为琳达已进入中北太平洋,交由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对此热带风暴发报。晚间11时,中太平洋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后热带气旋。

8月22日,北大西洋的飓风葛瑞丝(Grace)的残留云系进入东北太平洋发展,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重新给予扰动编号94E。

8月23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马蒂(Marty)。

8月24日晚间10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

8月24日,一个低压在危地马拉和墨西哥南部近海,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给予扰动编号95E。

8月26日上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低气压,给予热带气旋编号14E。晚间9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并命名为诺拉(Nora)。

8月28日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升格为一级飓风。

8月30日凌晨2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风暴。下午3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热带低气压。下午5时,国家飓风中心将其降格为低气压。

下面的名字将被用于于2021年在东北太平洋形成而又被命名的风暴。如果有退役名称的话,将由世界气象组织在2022年春天宣布。在这个名单中未退役的名字将在2027年的风季中再次使用。黑色体字表示今年已经使用过,黑色粗体名称则表示该风暴活跃中,未使用之名字则以灰色字体表示。

下列名称将用于2021年在中太平洋形成的风暴。

以下图表显示了2021年太平洋飓风季的所有热带气旋以及它们的登陆资料(如有)。在括号内的死亡人数属于非直接,但仍与风暴有关的死亡。所有破坏及死亡数字都包括风暴在扰动及温带气旋阶段时的资料。


相关

  • 再处理核燃料后处理技术原指用化学分离和纯化的方法从经过辐照的核燃料中分离可裂变的钚同位素。 但现代核燃料后处理已不仅仅着重于回收钚,还可以分离其它有用的元素,比如铀、甚至
  • 七人制橄榄球七人制橄榄球于2016年夏季奥运开始成为正式的奥运项目。该项目于2009年10月在哥本哈根召开的第121届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中确认为正式比赛项目。
  • 日鞘日鞘(英语:heliosheath)是在日球层顶和终端震波之间的区域,是太阳系外面的边界,分布在太阳风创造出的气泡边缘。日鞘与太阳的距离在80到100天文单位,目前还处于工作状态的旅行者1
  • 巴占群岛巴占群岛是印度尼西亚的群岛,属于摩鹿加群岛的一部分,由80座岛屿组成,行政方面由北马鲁古省南哈马黑拉县负责管辖,最高点海拔高度2,120米,居民人口约13,000,最大的岛屿面积1,800平
  • 长尾水獭(L. longicaudis)长尾水獭(Lontra longicaudis)是分布在中美洲、南美洲及特立尼达的水獭。长尾水獭栖息在不同的河流环境,包括落叶林及常绿森林、大草原等。它们似乎较喜欢清澈的河流,较少在污浊
  • 武神武神可以指:
  • 东林广场站坐标:31°34′49″N 120°18′14″E / 31.58033°N 120.30377°E / 31.58033; 120.30377东林广场站位于无锡市梁溪区解放东路和人民中路交叉路口下,沿人民中路东西向布置,为地
  • 奇马约奇马约(Chimayó)是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一个人口普查指定地区。据2010年人口普查,奇马约有人口3177人。奇马约这一名称是来自于当地的地标奇马约山。奇马约是美国天主教著名朝
  • 如龙 ~序章~《如龙 ~序章~》(龍が如く 〜序章〜)是PlayStation 2游戏《如龙》写实影像化的作品,由《鬼来电》及《妖怪大战争》的电影导演三池崇史担任导演。于2006年3月24日发售DVD。
  • 托尔尼峰坐标:71°51′S 8°6′E / 71.850°S 8.100°E / -71.850; 8.100托尔尼峰(英语:Torgny Peak)是南极洲的山峰,位于毛德皇后地的阿斯特里德公主海岸,处于芬里斯谢夫滕山以西3.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