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电梯

✍ dations ◷ 2025-08-13 05:09:24 #巨型结构,航天器推进,太空殖民

空间电梯(英语:Space elevator),又称轨道电梯,由于顶部直达外空间,所以又名天梯,是一种低成本将有效载荷从地球或其它星球的表面运输到空间的解决方案。

空间电梯的概念最初出现在1895年,由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它仅仅只是一种科学幻想,因为找不到一种合适的材料来制造足够强度的缆绳。但随着纳米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建造一部现实的空间电梯开始成为可能,预计其建造成本约100亿美元,远少于国际空间站或航天飞机计划的投资。但把其送上空间组合就异常困难了,结果还是先有能够在空间制造或至少能装配组件的空间站。

这个方案旨在建造一部称作空间电梯的运输工具。空间电梯由几个部分组成:

对于建造在地球上的空间电梯,平衡锤需要位于距离地面约3.6万公里上空,使用3.6万公里长的缆绳与地面连接。

这种缆绳必须十分结实,起初被亚瑟·查理斯·克拉克,于其小说《天堂之泉(英语:The Fountains of Paradise)》中建议由单晶材料建造,但其不宜在地球重力下大量生产,但后来发明的碳纳米管也可以胜任。包括平衡锤和缆绳的质心位于地球同步轨道的高度,同时为了保证整个装置固定,地面基站通常建造在赤道附近,同时应该尽量选择商业飞行较少的区域,以避免飞机与缆绳或货舱相撞,同时缆绳和货舱还必须能够抵御来自风和闪电的袭击。

对于建造在月球上的空间电梯,要求相比地球要低,因为月球重力较小,且没有大气因素影响,自转速度较慢,且为同步自转。这种条件下,平衡锤可以建造在月球和地球的引力中点,即月球的拉格朗日点上。

空间电梯并不是唯一非火箭航天发射方案,其他的方案可以和空间电梯组成一个完整的登天系统。

相关

  • 语系语言系属分类(英语:Language family)是指根据语言的演化关系,对语言进行分类的方法,具有相同祖先的语言被归为一类,类似生物分类法。分类依据为各语言语音、词汇、语法之间的对应
  • 行星系行星系(英语:planetary system),又称行星系统,是围绕某恒星公转的各种天体的集合,其中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和宇宙尘埃。太阳和它的行星系统包括地球在内,合称为太
  • 木贼见内文木贼属(学名:Equisetum)是蕨类植物的一属,共有15个物种。此属植物几乎分布在全世界上,除了澳洲和南极洲之外。它们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有会在冬天死去的(大部分的温带物种)或为
  • 仁显王后传《仁显王后传》(韩语:인현왕후전),又称《仁显圣后德行录》,是一部以仁显王后生平为题材的朝鲜王朝后期宫廷文学作品,与 《癸丑日记》和《闲中录》一起被称为朝鲜宫廷文学三大散文
  • 骨科医院及住宅骨科医院及住宅为台北市中正区的古迹,其在日治时期时为日人所开设的骨科诊所与住宅,在二战后作为公务人员宿舍并使用至今。此建筑建于台湾日治时期,并分为前后两栋,前栋为日人开
  • 太字号驱逐舰太字号军舰是中华民国海军于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取的护航驱逐舰的级别名称,因为每艘驱逐舰的舰名当中都会有一个“太”字。使用这种通称的军舰是来自于接收美国海军的护航驱逐舰
  • 武装侦察队直接支援陆战队空地特遣队(英语:Marine Air-Ground Task Force)舰队陆战队(英语:Fleet Marine Force) (FMF)陆战远征军直属侦察部队(英语:Force Reconnaissance,称为Force Recon(Recon
  • 东9区UTC+09:00是一个时区,较世界协调时间快9小时。用于以下国家及地区:
  • 劝诱改宗劝诱改宗(英语:Proselytism /ˈprɒsəlᵻˌtɪzəm/ )是一种促使他人进行改变信仰从而接受另一宗教或观念的行为。英文当中与此概念相联系的动词劝诱(proselytize)来自希腊语前
  •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年乘客量列表以下为年客流量最高之城市轨道交通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