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库尔岛战役

✍ dations ◷ 2025-11-08 17:21:14 #瓦库尔岛战役

瓦库尔岛战役(英语:Battle of Valcour Island)是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英国与美国在尚普兰湖的一场战事。

1776年6月,大陆军被英国军队逐出英属魁北克省,回到尚普兰湖南部堡垒防守。在接着数个月,英国及大陆军都忙于建造船舰,以及侦察敌情。直到1776年10月,魁北克省总督(英语:Governor of Quebec)盖伊·卡尔顿爵士终于派军舰南侵,双方舰队在10月11日于瓦库尔岛西部水峡相遇。

大陆军舰队虽有风向之利,而又获瓦库尔岛掩护左翼,惟战力始终比较皇家英国海军逊色,加上舰队右翼遭到英国陆军及易洛魁人以火枪射击,使到美国军队损失严重。10月11日晚,残余的美国军舰乘夜色掩护,成功穿过英国舰队左翼的炮艇封锁线。虽然英国舰队在10月12日未有及时追击,最终仍然赶上美国舰队,迫使大量美国军人弃船上岸而逃。美国军队只有4艘军舰成功撤走。

瓦库尔岛战役结束后,美国丧失攻打加拿大的军事力量,而英国则重夺尚普兰湖的控制权。当时美国在纽约战场遭受重创,英军若从尚普兰湖一举南下,则美国革命有瓦解之忧。不过卡尔顿为免在寒冬南征,而把军队撤回圣让恩堡(英语:Fort Saint-Jean (Quebec))及魁北克各地过冬。要到1777年,英军才发动萨拉托加战役南侵。

另外,瓦库尔岛战役也被美国海军视为其参与的第一场水上战斗。事缘战斗结束后两日,第二次大陆会议(英语: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便决议成立大陆海军(英语:Continental Navy),是为美国海军的前身组织。在战事沉没的费城号炮艇(英语:USS Philadelphia (1776)),于1935年被打捞出水,及获列为美国国家史迹名录及美国国家历史名胜。

1776年6月8日,大陆军在三河市之战落败,被迫撤出蒙特利尔。当时英国已有超过10,000名正规军及黑森雇佣兵,从海路增援英属魁北克省。英国不但可以固守加拿大的殖民地,更可沿尚普兰湖南下,协助镇压北美十三州的叛乱,特别是第二次大陆会议(英语: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于同年7月4日通过美国独立宣言,宣布十三州独立为美利坚合众国,断绝与英国宗主国之关系。

不过,魁北克省总督(英语:Governor of Quebec)盖伊·卡尔顿爵士却无法即时南侵。事缘大陆军撤回尚普兰湖时,班奈狄克·阿诺德下令摧毁所有可用的运输舰艇,并且焚毁圣让恩堡(英语:Fort Saint-Jean (Quebec))与附近的锯木厂。由于尚普兰湖两侧道路不通,而圣劳伦斯河的军舰又无法通过黎塞留河(英语:Richelieu River),英国军队便没有舰艇可运兵南下。

1776年7月至10月期间,英美双方都在尚普兰湖建造舰艇,并派斥候部队进入对方境内收集情报。卡尔顿预早于1775年11月向英国本土订造军舰的预制组件,到1776年7月已有10艘抵达,并开始在圣让恩堡以南的船坞组装。时至10月,英军在尚普兰湖共有25艘主力军舰,包括小型风帆战船不屈号(HMS Inflexible,18门12磅炮)、雷神号(HMS Thunderer,6门24磅炮、6门12磅炮及2门榴弹炮);双桅纵帆船玛莉亚号(HMS Maria,14门炮)、卡尔顿号(HMS Carleton,12门炮)、忠信号(HMS Loyal Convert,6门炮);以及20艘单桅小型炮艇(2门炮)。

至于美国方面,大陆军在退回尚普兰湖后,改由霍雷肖·盖茨少将指挥。盖茨将9,000至10,000名士兵布防于提康德罗加堡四周,仅留下300名士兵在皇冠岬堡(英语:Fort Crown Point)。盖茨在史坚尼斯布镇(英语:Whitehall (village), New York)(Skenesborough,今纽约州白厅)大量建造船坞,并到处招募造船木匠,又从后方购买相应木材。到7月底,史坚尼斯布已经有超过200座船坞,所有下水的船只会再到提康德罗加堡整装。盖茨又特别委派阿诺德监督造船工作,因为阿诺德有多年航海经验。美军的造船进度在8月因疫病而有所延误,但影响有限。

8月阿诺德开始指挥部分军舰到尚普兰湖北部巡航,以试探英军实力。舰队遭到英军哨站开炮示警,便即时向后撤退。到9月30日,阿诺德有感英军行动在即,决定再带舰队到尚普兰湖巡航。阿诺德的舰队共有20艘军舰,包括打捞再用的双桅纵帆船皇家野人号(Royal Savage,12门炮)、企业号(英语:USS Enterprise (1775))(12门炮)、复仇号(英语:USS Revenge (1776))(8门炮)、自由号(英语:USS Liberty (1775))(8门炮,没有参战);桨帆船国会号(英语:USS Congress (1776))(旗舰,8门炮)、庄柏号(Trumbull,10门炮)、华盛顿号(10门炮);独桅快船李号(英语:USS Lee (1776))(6门炮);以及装有3门火炮的平底船炮艇(英语:Gundalow)波士顿号(英语:USS Boston (1776))、康涅狄格号、泽西号、纽黑文号(英语:USS New Haven (1776))、纽约号、费城号(英语:USS Philadelphia (1776))、普罗维登斯号(英语:USS Providence (1776 gundalow))及喷火号(英语:USS Spitfire (1776 gundalow))。

由于英美双方实力悬殊,阿诺德只打算用舰队拖延英军,争取更多备战时间。为免遭到英军正面击破,阿诺德将舰队布置于瓦库尔岛与大陆之间的狭窄水峡。此法可缩窄双方舰队的战线,从以减低英国军舰的火炮打击范围,并且有利美国不熟水性的水手作战。

一如阿诺德所料,10月初英军开始行动。卡尔顿在10月7日下达行军命令,而汤马士·普林高(英语:Thomas Pringle (Royal Navy officer))上校则在10月9日带领舰队出征,并且谨慎行进。10月10日英国舰队在美国舰队北面24公里下锚停泊,但遭到瓦库尔岛遮挡视线,故此没有察觉到美国舰队。

10月11日,尚普兰湖刮起西北偏北风,普林高由瓦库尔岛东面顺风南下。阿诺德随即派出皇家野人号及国会号离队,以引诱英军舰队。当英军发现美军军舰在西北方突然出现时,便逆风前来攻击。而双方在远距交火不久,国会号及皇家野人号便试图撤回阵列。逆风虽然有利阿诺德的舰队防守,但没有划桨的皇家野人号却难以北上。结果皇家野人号在瓦库尔岛南部搁浅。不久英军派出忠信号的士兵,一度俘虏了皇家野人号,却遭到美军炮艇猛烈攻击,只好将皇家野人号焚毁,并带走舰上俘虏。

另一方面,英军尝试派出不屈号、雷神号及玛莉亚号等大型军舰加入战团,却因逆风之故,难以操纵,迟迟未能进入射击位置。下午12时30分,英国小型军舰转向完毕,双方以舷侧舰炮互相射击,实力较弱的美军即时陷入劣势。复仇号遭到英军重创,而费城号更在晚上6时30分沉没。至于英军则有卡尔顿号遭到击中,造成8人死亡及8人受伤,重伤者包括该舰舰长詹姆士·戴克思(英语:James Richard Dacres (1749–1810))。结果卡尔顿号要由见习军官、日后的海军上将爱德华·培柳(英语:Edward Pellew, 1st Viscount Exmouth)指挥。英军亦有一艘炮艇爆炸沉没。

傍晚时分,不屈号终于完成转向,其舷侧火炮迅即迫使美军向北撤退避险。为免美军登陆逃走,英军派出印第安士兵登陆,以远距火枪骚扰美军。不过天色入黑后,英国舰队只能后撤补充弹药,改派炮艇于瓦库尔岛南面组成封锁线。

炮战结束后,大部分美军军舰都有受创,而且伤亡人数约有60多人。至于英军则汇报有40人死伤。由于胜利无望,阿诺德下令舰队以黑夜及雾气掩护,沿着湖岸南行,再穿越英军封锁线的左翼缺口,最后赶往南方的皇冠岬堡。到10月12日早上,美国舰队已经逃往南方,而英国舰队则派哨舰搜寻美军。

由于美军舰队受创,再加上舰队要逆风而行,撤退速度一再拖慢。中途美军停下抢修军舰,其中普罗维登斯号及泽西号两艘炮艇相继凿沉或焚毁,而李号也在途中被美军放弃。下午2时美军舰队再次起行,但到10月13日早上,舰队与皇冠岬堡的距离仍超过32公里,而英军的追击舰队已开始逼近。当风向转为顺风时,英军舰队追上美军舰队,并向国会号及华盛顿号开火。华盛顿号最终向英军投降,舰上110人被俘。阿诺德与部分美军最终要提早上岸,弃船而去。逃走前阿诺德亲自点火焚毁旗舰国会号,其他炮艇也大多搁浅毁弃。稍后阿诺德等200人安全返回皇冠岬堡,而舰队只有庄柏号、纽约号、企业号及复仇号成功逃脱,其他船只全部报销。两支部队与运送补给的自由号会合后,返回提康德罗加堡。

瓦库尔岛战役后,美军撤回提康德罗加堡,而阿诺德则将皇冠岬堡焚毁。至于卡尔顿则将俘获美军全数获释,一度动摇美军军心,使盖茨要将该等士兵全数送返乡间。

10月14日,英军在皇冠岬堡登陆,及后一度迫近提康德罗加堡。然而10月20日下了冬季第一场雪,使卡尔顿担忧补给线难以维持,最终决定撤回魁北克省。当时大陆军在纽约战场已经遭受重创,但卡尔顿却无法南下支援,使英军错过重要时机。黑森雇佣兵领袖腓特烈·李德塞感叹,若然英军能够提早一个月出征,则整场战争可能在1776年年底已经完结。英军最终在1777年由约翰·伯戈因指挥军队南侵,却在萨拉托加战役惨败投降。

另一方面,玛莉亚号、不屈号及忠信号的舰长,齐声指责普林高未有及时追击,而且布防不严,使美军舰队成功逃脱。然而普林高的仕途并未受损,后来更晋升海军上将。卡尔顿也获英皇乔治三世颁授巴斯勋章,表扬战功。

最后,瓦库尔岛战役对阿诺德的将来有关键影响。由于大量远征加拿大的文件都在国会号上焚毁,故此阿诺德无法向大陆议会出示消费单据。大陆议会以此为由向阿诺德进行审判,令到阿诺德极为失望。阿诺德最终叛变投靠英国。

相关

  • 鬼火鬼火古称“粦”(音“临”)。古人认为的“粦”是古战场人马尸体的血,经年落入草木后产生的奇特物质。与人接触即会发光,进入空气会产生鬼火。现代科学证明是动物骨骼进入地下发生
  • 高雄软件科技园区高雄软体科技园区,简称高雄软体园区、高软,面积7.9公顷,是设于高雄市前镇区之智能科技园区,也是全国唯一靠海的科技园区,致力于发展亚太地区资讯软件、数位影音、电脑通讯等产业
  • 莱桑池蛙莱桑池蛙(学名:Pelophylax lessonae),简称池蛙或池塘蛙,是欧洲的一种青蛙。它们是英国生物多样性行动计划中保护的三个两栖类物种之一。它们数量减少的原因是因池塘的减少及空气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国徽法第六条第二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的印章应当刻有国徽图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外事委员会(简称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
  • 甲基化DNA免疫沉淀甲基化DNA免疫沉淀(英语:Methylated DNA immunoprecipitation,简称为MeDIP或mDIP)在分子生物学中是一种大规模(全染色体或全基因组)纯化技术,被用于富集甲基化的DNA序列。该技术包
  • 彰化庆安宫坐标:24°04′36″N 120°32′31″E / 24.07680°N 120.54205°E / 24.07680; 120.54205彰化庆安宫(又称大道公庙),是台湾彰化市一座主祀保生大帝的庙宇。庆安宫的建筑格局为二
  • 赛义德·阿卜杜拉赛义德·阿卜杜拉汗(乌兹别克语:Said Abdullaxon,波斯语:سعید عبدالله خان‎‎;1873年-1933年),中亚希瓦汗国弘吉剌王朝(俄语:Кунграты (узбеки))最后一位
  •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是清朝诗人龚自珍的诗歌总集,共计三百一十五首,本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龚自珍学问渊博,涉及诗文、地理、经史百家。其为文纵横
  • 毛线轰炸毛线轰炸算是涂鸦跟街头艺术的一种,但是使用的素材是针织或钩织的彩色毛线、而非油漆或粉笔,又称作“编织游击队”或“城市编织”。虽然这样的街头艺术形态可以持续多年,但它们
  • 兰家趟子河兰家趟子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吉林省珲春市春化镇境内,是珲春河左岸支流,发源于吉林、黑龙江两省省界大龙岭南坡,流经兰家趟子村、桦树村、草坪村、东兴镇村,于西土门子村以南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