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分子

✍ dations ◷ 2025-08-21 17:52:11 #分子,天体化学

恒星分子(Stellar molecules)是存在恒星内或周围形成,并在恒星内或环绕在周围的分子。这种结构可以在温度很低,可以让分子形成,否则这颗恒星的物质就被限制为只有原子(化学元素)形成气体,或非常高温的等离子。

物质由原子(由质子和其他次原子粒子)组成。当环境适当时,原子可以结合在一起成为分子,这促成了研究许多材料的材料科学。但是某些环境,如高温,不允许原子结合成分子。恒星有很高的温度,特别是在其内部,因此只有少数分子能在恒星内形成。由于这个原因,一位化学家(研究原子与分子的人)不太需要研究恒星,反而是物理学家需要对恒星有更好的认识。然而,分子在恒星的低丰度并不等于没有分子,从上世纪90年代发表的许多科学论文,显示恒星中有分子存在的证据。

虽然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的光球只有约6,000k的低温,因此分子可以形成。依据罗德·霍夫曼所说,恒星喷发物有丰富的分子。在1995年,L. Wallace和其他人在发表了一篇文章,显示在出太阳有水的证据;在2013年,S. Xu、M. Jura、D. Koster、B. Klein、和B. Zuckerman在天文物理期刊给了白矮星的恒星大气有氢分子的证据。

低温恒星的光谱有着分子吸收光谱波段的特征,类似的吸收带也在太阳上较冷的黑子光谱中被发现。在太阳发现的分子包括MgH、CaH、FeH、CrH、NaH、OH、VO、和TiO。

在2015年3月,NASA的科学家报告,利用起始的化学品,例如在陨石中发现的嘧啶,当局在外太空环境下的实验室,首度形成复杂的DNA和RNA等生命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尿嘧啶、胞嘧啶和胸腺。依据科学家的研究,嘧啶,像 多环芳香烃(PAHs)是在宇宙中发现最多、富含碳的化合物,可能是在红巨星或星际尘埃和气体云中形成。

Template:Molecules detected in outer space

相关

  • 苯海索苯海索(英语:Trihexyphenidyl;或 英语:Benzhexol,亦称为三己芬迪或安坦)是一种主要用来减轻帕金森氏症的药物,属抗蕈毒碱药物。著名品牌有“Artane”,其锭剂在台湾的中文名为“阿丹
  • 正规军正规军(英语:regular army),是国家(或政治集团)按照统一的体制编制、武器装备、制度和纪律、服装和标志等原则实施组织、管理、教育、训练、补充和供给的军队。世界上第一支正规军
  • 马其顿斯基亚历山德鲁·马其顿斯基(罗马尼亚语:Alexandru Macedonski,1854年3月14日-1920年11月24日)是罗马尼亚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学评论家,因在自己的祖国弘扬法国象征主义而闻名,并
  • 哈莱姆文艺复兴哈莱姆文艺复兴是一场主要发生在1920年代的文化运动。在当时,它被以阿兰·勒罗伊·洛克1925年的诗集《新黑人运动》命名。尽管它主要集中在纽约的哈莱姆区。但是许多来自非洲
  • 凤岫教堂凤岫教会(봉수교회,Pongsu Church),位于平壤市万景台区建国洞,属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境内最大的新教教堂,建于1988年8月,是朝鲜战争后重建的第一座教堂。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
  • 阖闾阖闾(约前537年-前496年),姬姓,名光,号阖闾(一作阖庐)。春秋时吴国第24任君主,前514年~前496年在位,被《荀子·王霸》列为春秋五霸之一。阖闾,原称公子光,为吴王馀眛之子。司马迁在《史记
  • 赣县区赣县区是中国江西省赣州市所辖的一个市辖区。2016年10月11日确认赣县撤县设区已经获批,区名未公布;15日确认改名为赣县区,编号为国函〔2016〕156号。赣县下辖12个镇7个乡。梅林
  • 御笔匾额御笔匾额,是指东亚君主(中国皇帝、日本天皇、朝鲜君主、越南君主等)所赐,由君主亲笔题字之匾额。赐给寺院、庙宇的御笔匾额又称敕额。中国皇帝的御笔匾额除了赐给于领地内的庙宇
  • 戴维·达科戴维·达科(法语:David Dacko)(1930年3月24日-2003年11月20日)是中非共和国首任总统兼总理(1960年8月14日-1966年1月1日在任)。中非由法国殖民地正式独立前,他的表兄巴泰勒米·波冈达
  • 米洛斯拉夫·赫鲁伯米洛斯拉夫·赫鲁伯(Miroslav Holub),又译侯禄布、霍鲁布 (1923年9月13日-1998年7月14日)是捷克诗人、免疫学家。二战后,他就读布拉格大学医学院。他在二战末开始写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