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广播联盟

✍ dations ◷ 2025-09-12 19:43:51 #国际专业协会,马来西亚组织,通信与媒体组织,国际专业性组织,亚洲国际性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1964年建立的组织

亚洲-太平洋广播联盟(英语:Asia-Pacific Broadcasting Union),亦称“亚太广播联盟”,简称“亚广联(ABU)”,是一个国际性非营利的专业广播机构协会,目的在于协助亚太地区广播事业的发展及维护其成员组织的集体利益,总部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1964年7月1日亚洲广播联盟(英语:Asian Broadcasting Union;又译为亚洲广播协会)成立,总部位于日本东京都;1976年,亚洲广播联盟改为亚太广播联盟。截至2014年,亚太广播联盟在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拥有272名成员组织,影响全球近半数人口。亚太广播联盟的会员组织覆盖范围西起土耳其,东至萨摩亚、北抵俄罗斯、南达新西兰。

亚太广播联盟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推出亚洲视角(英语:Asiavision (news exchange)),这是一个由20个亚洲国家通过人造卫星进行日常新闻交换的平台组织。亚太广播联盟还会代表其会员组织就重大赛事的地区转播权进行谈判,并在节目策划制作与技术领域展开广泛的活动。亚太广播联盟为促进各成员内部广播与电视机构的集体利益提供了意见平台,也鼓励成员在区域间或国际间展开合作。

亚太广播联盟的正式会员资格,要求申请机构或组织必须是亚太地区国家级免费地面广播服务提供者;但是对于全球其他地区的国家级广播机构或本地区的省级广播机构、收费广播机构,亚太广播联盟向他们开放了联席会员的资格;而对于其他与广播事业有关的机构和组织,亚太广播联盟则提供了机构会员的资格。

亚太广播联盟的主要工作包括:

国家级广播事业者或国家级广播组织在亚太广播联盟可以拥有不同的会员资格类型,这包括:正式会员、增补会员、准会员、机构会员和联席会员。

仅限亚太广播联盟所辖地区内的主权国家申请;且每个主权国家最多允许获得两个正式会员资格。可能符合上述条件的组织或机构会申请其他类型的会员资格。

亚太广播联盟所辖地区内主权国家的超出两个名额上限的广播机构或组织;或亚太广播联盟所辖地区内非主权国家的广播机构或组织。

非亚太广播联盟区域内的广播业者、国际广播业者或国家级广播协会。

亚太广播联盟的官方刊物为《亚广联新闻》(),而其下辖技术部门也会出版一本名为《技术评论》()的刊物。这两本杂志都属于季刊,并会免费发放给联盟内所有正式会员及非联席会员的其他会员。所有人士均可在亚太广播联盟官方网站的出版物板块或官方安卓应用程序里下载免费的PDF版本。

同时亚太广播联盟还会出版其他与广播相关的书籍。

相关

  • 回燃回燃,又分为爆燃、复燃,泛指在火灾现场为缺氧燃烧时,因大量的新鲜空气冲入现场,而导致爆发式的剧烈燃烧现象。爆燃现象,意指在现场通风不良之密闭空间内,当火势已维持了一段时间,空
  • 宿迁宿迁市,古称下相、宿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江苏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江苏省北部。市境西北界徐州市,东北达连云港市,东南邻淮安市,南抵安徽省滁州市,西南接安徽省蚌埠市、宿州市。地处
  • 安庆站安庆站是安庆铁路和宁安客运专线的终点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隶属于上海局集团合肥车务段。本站站内及宁安客专上行线至安庆北站区间已电气化。目前客运:办
  • 约翰·雅各布·霍夫曼约翰·雅各布·霍夫曼(德语:Johann Jakob Hofmann,1635年9月11日-1706年5月10日,出生于瑞士巴塞尔)是一位瑞士神学家,历史学家和辞书学家。《Lexicon Universale》的作者和瑞士巴塞
  • 贾文元贾文元(1492年-1551年),字体仁,号洱皋,直隶曲阳县人,云南大理卫军籍,明朝官员。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四名进士。观工部政,升刑部主事止。
  • 关田裕关田裕(1932年11月17日-),日本男演员,出生于东京都。
  • 铬酸酯铬酸酯(Chromate ester)包含了氧化态为+6的铬原子,并透过氧气与碳原子连结。铬本身以铬酸盐型式接上几个氧气,而Cr-0-C的连接使这个基团的结构相似于其他酯类官能基。它们可以
  • 南瓜派南瓜派(英文:pumpkin pie),或称南瓜馅饼,是一种西式水果馅饼 ,属于甜点分类, 馅料主要材料是加香料的南瓜;南瓜派是象征感恩节和秋天最具代表性的应时食物之一。
  • 乞力马扎罗山的雪《乞力马扎罗山的雪》(英语:),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这篇故事记载了坦桑尼亚的非洲第一高峰吉力马扎罗山,在上帝的殿堂(Ngaje Ngai)山顶附近有一只风干的死豹,豹子到这样高寒的
  • 赤道几内亚的西班牙语文学赤道几内亚曾是西班牙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唯一的殖民地。在1778年到1968年间的西班牙殖民时期,赤道几内亚发展出自己的西班牙语文学并维持至今,在非洲诸国独一无二。与英语、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