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彦 (伊朗)

✍ dations ◷ 2025-11-28 09:12:11 #鲁彦 (伊朗)

鲁彦(波斯语:رویان‎),又称鲁斯坦达尔(波斯语:رستمدار‎),是伊朗北部的一处山区,地处塔巴里斯坦(今马赞德兰省)[a] 西部,北接里海。[2][3]

波斯神话中,传奇弓箭手阿拉什曾在鲁彦放箭,射出的箭矢落在呼罗珊的边境,标记出伊朗和图兰之间的界线。关于鲁彦地区的最早历史记录显示,该地曾属于萨珊王朝的附庸古什纳斯普国王及其后裔,直到万王之王(沙阿)喀瓦德一世将其废黜为止。

在阿拉伯入侵伊朗期间,萨珊王朝的末代沙阿伊嗣俟三世将塔巴里斯坦的控制权授予了先王扎马斯普的曾孙,达布亚王朝的统治者吉尔·加夫巴拉(英语:Gil Gavbara)。665年,吉尔·加夫巴拉的儿子巴杜斯潘一世(英语:Baduspan I)获得鲁彦地区的控制权,并在此建立了巴杜斯潘王朝。此后巴杜斯潘王朝一直统治该地,直至1590年代被萨法维王朝攻灭。

法国东方学家詹姆斯·达摩斯特岱尔(英语:James Darmesteter)认为,琐罗亚斯德教文献《亚什特》中名为“Raodita”(意为“淡红色”)的山地以及《班达希申(英语:Bundahishn)》中名为“Royishnomand”的山地指的就是鲁彦。根据中世纪伊朗学者比鲁尼的说法,传说中的弓箭手阿拉什正是从鲁彦将箭矢射到呼罗珊边陲,示出伊朗和图兰的边界。[2][4]

萨珊王朝万王之王阿尔达希尔一世的大祭司所写的“坦萨尔书信(英语:Letter of Tansar)”中记载,鲁彦地区所在的塔巴里斯坦属于附庸萨珊王朝的一位名为古什纳斯普(Gushnasp)的王。[5][2]古什纳斯普以保住自己的王国为条件向阿尔达希尔一世称臣[6][7],因此他的家族得以统治塔巴里斯坦直到六世纪初。喀瓦德一世第二次在位时期,他废黜古什纳斯普的后裔,任命自己的儿子卡乌斯(英语:Kawus)接管塔巴里斯坦。[8]阿拉伯入侵伊朗期间,萨珊王朝最后一位沙阿伊嗣俟三世将塔巴里斯坦的控制权授予了先代沙阿扎马斯普的曾孙,达布亚王朝的君主吉尔·加夫巴拉。[9][10][11]不久后,这位新统治者的两个儿子巴杜斯潘一世和达布亚(英语:Dabuya)将塔巴里斯坦分而治之:巴杜斯潘一世于665年获得了鲁彦地区的控制权,并在此建立起巴杜斯潘王朝,统治当地直至1590年代;[9]而达布亚则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达布亚王朝的新王,统治著塔巴里斯坦的其余地区。[12][9]

达布亚王朝的末代君主库尔希德(英语:Khurshid of Tabaristan)成功抵御住了倭玛亚王朝的攻势,但继承倭玛亚王朝的阿拔斯王朝最终于760年将其攻灭。[13]塔巴里斯坦随后成为阿拔斯王朝的常规行省,由一位驻在阿莫勒的阿拉伯总督统治。不过,曾经服从于达布亚王朝的巴文德、卡伦、扎米赫里德(英语:Zarmihrids)、巴杜斯潘等小国则免于覆亡,而是以阿拔斯王朝附庸国的身份,得以高度自治地统治各自所在的内陆山区。[14][15][16]

根据10世纪波斯地理学家艾哈迈德·伊本·鲁斯塔(英语:Ahmad ibn Rustah)和伊本·法齐赫的说法,鲁彦地区最初属于德莱木,在被哈里发征服后并入塔巴里斯坦。鲁彦地处两座大山之间,面积广阔,当地的每个城镇都能够招募出400至1000名武装人员。哈里发哈伦·拉希德在鲁彦地区征收400050迪拉姆的哈拉吉税(英语:Kharaj),并派遣一位瓦利驻扎在当地的卡吉贾镇(Kajija)。此外,两位学者的作品似乎表明,鲁彦和独立的德莱木之间有一个边境地带,范围包含恰卢斯等地。[2]蒙古统治时代,由于鲁彦地区属于巴杜斯潘王朝,蒙古人将该地称为“鲁斯坦达尔”。这个名称是巴杜斯潘王朝的统治者头衔“乌斯坦达尔(英语:Ostandar)”的变形形式,自沙赫里亚尔三世·伊本·贾姆希德(英语:Shahriyar III ibn Jamshid)即位以来,巴杜斯潘的统治者就一直使用这个头衔。[9][17]

1381年,马拉什王朝(英语:Mar'ashis)攻灭巴杜斯潘王朝。时值帖木儿征战中亚期间,在帖木儿对马赞德兰虎视眈眈之际,阿弗拉西亚布王朝的王子伊斯坎达尔·谢赫(英语:Iskandar-i Shaykhi)采取亲帖木儿的立场,威胁到了当时统治鲁斯坦达尔的马拉什王朝。1390年,马拉什王朝重新扶植巴杜斯潘王子萨德·道拉·图斯(英语:Sa'd al-Dawla Tus)登上巴杜斯潘王位,希望以此来对抗阿弗拉西亚布王朝。然而,这位新王却与伊斯坎达尔·谢赫秘密通信,并最终于1392年加入了帖木儿势力。1393年,帖木儿驱逐了马拉什人并征服了马赞德兰。[18]约在1399或1400年,帖木儿派遣军队接管了鲁斯坦达尔的大部分地区,剥夺了巴杜斯潘王朝的多数领土。巴杜斯潘王朝时任统治者卡尤玛斯一世(英语:Kayumarth I)的领地一度被限制于他在努尔(英语:Nur, Iran)的城堡里[19][20],直至1405年,他才恢复了对鲁斯坦达尔的统治。[19]卡尤玛斯一世于1453年去世后,他的两个王子之间的权力斗争导致巴杜斯潘王朝一分为二,两个王子伊斯坎达尔四世和卡乌斯二世分别以科朱尔(英语:Kojur)和努尔为都城,呈并立之势。[19]此后,巴杜斯潘王朝再也没有统一,直到1590年代被萨法维王朝君主阿拔斯大帝灭亡。[20][19]

相关

  • 何曼德何曼德(英语:Monto Ho,1927年3月28日-2013年12月9日),生于中华民国四川省重庆市,籍贯中国湖南,拥有中华民国与美国双国籍,生物学者,专长为为微生物学、病毒学、感染症及抗生素抗药性,为
  • 埃拉特埃拉特(希伯来语:אֵילַת‎,阿拉伯语:إيلات)是以色列最南端的港口城市,位于红海亚喀巴湾北端。面积84.789平方公里,人口50,072(2016年)。埃拉特机场主要供国内航班使用。
  • 花见泽Q太郎花见泽Q太郎是日本男性漫画家。新潟县阿贺野市(旧属北蒲原郡)出身。简称“花Q”。
  • 现代澳门日报现代澳门日报是在澳门发行的中文日报,创刊于1987年3月18日。原为中英文周报,1991年4月起改为中文日报。每天出版一大张。现任社长林润松,总编辑林润茎。
  • CPIM国际产业管理师国际产业管理师,(英语:Certified in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缩写为CPIM),简称为产业管理师,为美国营运管理协会(APICS)营运管理协会所提供的专业证照。APICS认定此认证
  • 塔西文化塔西文化(英语:Tasian culture)上埃及已知的最早文化(约公元前4,500年),典型遗址为尼罗河东岸的拜达里和代尔塔萨。该文化的遗物在某种程度上与后来的拜达里文化相混杂,但是由于无金属制品及简单陶器,故其年代更为久远,考古证明其处于定居状态,以种植大麦、小麦及养羊为主。主要的陶器为敞口碗,器物多为袋状。葬具多为草棺,以蜷缩或者弯曲为葬式。
  • 1088年
  • 潘代利·埃万杰利潘代利·埃万杰利(阿尔巴尼亚语:Pandeli Evangjeli,1859年1月6日-1949年9月14日),阿尔巴尼亚政治家。他曾两次担任总理,他是第一位领导阿尔巴尼亚政府的东正教徒。作为索古一世国王的坚定拥护者,他于1930年至1935年长期执掌政府,之后转任议会主席直到1939年意大利入侵阿尔巴尼亚。
  • 萨迎阿萨迎阿(?-1857),字湘林,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善书法,娶成亲王永瑆之女。嘉庆六年(1801)由文生员报捐笔帖式,九年(1804)补泰陵礼部笔帖式,十三年(1808)中式举人。历任盛京工部侍郎、哈密办事大臣、乌什办事大臣、盛京礼部侍郎、伊犂将军、西安将军等职。咸丰二年(1852),咸丰皇帝听闻萨迎阿署理陕甘总督期间,其子书绅疑似在当地收受贿赂,派继任的舒兴阿秘密调查。访得书绅虽无受贿实据,但“为人浮而不实,好为夸张,不知检束,以致人言藉藉,舆论繁多”,,加上萨迎阿在审理雍沙番案时,书绅并无审案之责
  • −1<<  −10  −9‍  −8‍ −7 −6  −5‍ −4 −3 −2 −1>> 在数学中,负一写作 .mw-parser-output .serif{font-family:Times,serif}−1,是 1 的加法逆元,即当 −1 加上 1 之后就变为 0。−1 是介于 −2 与 0 之间的整数,亦是最大的负整数。负一与欧拉恒等式相关系,此恒等式表示为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