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 dations ◷ 2025-11-04 22:09:47 #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酮酸中毒(英语:Ketoacidosis),是一种病理性代谢状态,标志为极高且无法控制的酮症。酮酸中毒的情况下,人体无法足够地控制酮类的产生,导致严重的酮酸堆积使得血液pH极大地降低。在极端情况下,酮酸中毒是可致命的。酮酸中毒在未经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当检测到对呼吸底物的需求时,肝脏作为应答而分解脂肪与蛋白质。长时间的酒精中毒可能会导致酒精性酮症酸中毒。酮酸中毒可经患者的呼吸而闻得到——由于丙酮,是一种乙酰乙酸自发分解而成的直接副产物。它常被描述为闻起来像水果或指甲膏清洗剂。酮症也会被闻到,但其气味通常更细微些,这是因为丙酮含量较低。酮体是由脂肪酸分解以及氨基酸脱氨作用而得来。人类产生的两种常见的酮体分别是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当人体通过脂肪酸代谢正产生大量的酮体(酮症)而人体产生的胰岛素不足够以减缓酮体产生时就会发生酮酸中毒。这些过量的酮体会显著地酸化血液。由于缺乏胰岛素而使高浓度葡萄糖存在于血中时(高血糖)会导致更高的酸性。在健康个体中这一情况通常不会发生,这是由于为回应升高的酮类/血糖浓度胰脏会产生胰岛素。产生的酸性是由于在生理pH下如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等代谢物酮体会解离产生H+离子。丙酮没有轻易可解离出的质子,因此在人类生物化学环境下是非酸性的。两种常见的酮酸中毒分别是糖尿病性与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在糖尿病病人中,酮酸中毒通常伴随着胰岛素缺失、高血糖与脱水。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人中,血流中缺乏胰岛素会阻止葡萄糖的吸收且会导致未受遏制的酮体产生(通过脂肪酸代谢),极有可能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与酮类在危险水平上。高血糖会导致葡萄糖超过肾脏的阈值并泄漏到尿液中(超过了对葡萄糖的转运最大值)。继而的脱水是因为水会渗透性运动到尿液之中(渗透性利尿),这加重了酸中毒。在酒精性酮酸中毒中,酒精导致脱水且阻断糖异生的第一步。人体在遇到对葡萄糖的需求时无法合成足够的葡萄糖,因而产生能量危机,从而代谢脂肪酸以及生成酮体。生酮饮食或长时间的禁食也能够引起较轻的酮酸中毒。    
				相关
- 病原学病原学又称为病因学是形成疾病的因素。因为不同性质的病原,大致上可以分成直接病因与助因两类。直接病因最常见的是创伤,或者是因为感染或辐射暴露导致的疾病。直接病因不一定
 - 囊状噬菌体科囊状噬菌体属囊状噬菌体科Cystoviridae
 - 螺原体螺原体(Spiroplasma)是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虫原体目(英语:Entomoplasmatales)下的一个科/属。螺原体没有细胞壁,和其他柔膜细菌纲下的微生物一样,代谢过程简单、营寄生生活、
 - 食物变质变质、腐败指的是食物恶化、对于人类的可食用性下降的过程。收割的食品,从它们被收割后就开始分解,这是酶、氧化和微生物引起的,具体包括细菌、霉菌、酵母菌、湿度、温度和化学
 - 香槟香槟可指注意在法语中,香槟酒是阳性名词,用作地方名时则是阴性。
 - 政治体制政体(英语:form of government),是国家的政治、统治形态,即国家政治体系运作的形式。一般用来指涉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
 - 卡尔·刘易斯卡尔·刘易斯(英语:Carl Lewis,1961年7月1日-)是美国田径运动员,在4届奥运会中获得过9枚金牌,是第一位在海拔低于100米跑进10秒大关的人,2000年被国际田联评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田径
 - 肝胰脏肝胰脏(英语:hepatopancreas,亦称为消化腺或中肠腺)是节肢动物、软体动物门及鱼类消化管的一种器官,成泡状或管状。与哺乳动物中分开的肝与胰相同,该器官的功能包括了产生消化酶和
 - 杨 乐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1982年 华罗庚数学奖 1997年 陈嘉庚科学奖数理科学奖 1997年杨乐(1939年11月10日-),江苏南通人,中国数学家,中国科
 - 北斗星君北斗星君,与南斗星君并称,是道教中重要的星君,掌管北斗七星,分别是“贪狼星(天枢星)、破军星 (瑶光星)、巨门星 (天璇星)、禄存星 (天玑星)、文曲星 (天权星)、武曲星 (开阳星)、廉贞星 (玉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