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 dations ◷ 2025-11-18 23:15:46 #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酮酸中毒(英语:Ketoacidosis),是一种病理性代谢状态,标志为极高且无法控制的酮症。酮酸中毒的情况下,人体无法足够地控制酮类的产生,导致严重的酮酸堆积使得血液pH极大地降低。在极端情况下,酮酸中毒是可致命的。酮酸中毒在未经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当检测到对呼吸底物的需求时,肝脏作为应答而分解脂肪与蛋白质。长时间的酒精中毒可能会导致酒精性酮症酸中毒。酮酸中毒可经患者的呼吸而闻得到——由于丙酮,是一种乙酰乙酸自发分解而成的直接副产物。它常被描述为闻起来像水果或指甲膏清洗剂。酮症也会被闻到,但其气味通常更细微些,这是因为丙酮含量较低。酮体是由脂肪酸分解以及氨基酸脱氨作用而得来。人类产生的两种常见的酮体分别是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当人体通过脂肪酸代谢正产生大量的酮体(酮症)而人体产生的胰岛素不足够以减缓酮体产生时就会发生酮酸中毒。这些过量的酮体会显著地酸化血液。由于缺乏胰岛素而使高浓度葡萄糖存在于血中时(高血糖)会导致更高的酸性。在健康个体中这一情况通常不会发生,这是由于为回应升高的酮类/血糖浓度胰脏会产生胰岛素。产生的酸性是由于在生理pH下如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等代谢物酮体会解离产生H+离子。丙酮没有轻易可解离出的质子,因此在人类生物化学环境下是非酸性的。两种常见的酮酸中毒分别是糖尿病性与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在糖尿病病人中,酮酸中毒通常伴随着胰岛素缺失、高血糖与脱水。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人中,血流中缺乏胰岛素会阻止葡萄糖的吸收且会导致未受遏制的酮体产生(通过脂肪酸代谢),极有可能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与酮类在危险水平上。高血糖会导致葡萄糖超过肾脏的阈值并泄漏到尿液中(超过了对葡萄糖的转运最大值)。继而的脱水是因为水会渗透性运动到尿液之中(渗透性利尿),这加重了酸中毒。在酒精性酮酸中毒中,酒精导致脱水且阻断糖异生的第一步。人体在遇到对葡萄糖的需求时无法合成足够的葡萄糖,因而产生能量危机,从而代谢脂肪酸以及生成酮体。生酮饮食或长时间的禁食也能够引起较轻的酮酸中毒。

相关

  • 东部省东方省或东部省可以指:
  • 对乙酰胺基酚7.21 g/kg (0 °C) 8.21 g/kg (5 °C) 9.44 g/kg (10 °C) 10.97 g/kg (15 °C) 12.78 g/kg (20 °C) ~14 mg/mL (20 °C)对乙酰氨基酚(英语:Acetaminophen),又称
  • 语素构词学语素构词学(英语:Morpheme-based morphology)是一种具有如下三个基本公理的构词学观点:语素构词学有两种主要的学理,一个是布鲁费尔德的,而另一个是霍克特的。对布鲁费尔德来说,“
  • 皮肤划痕症皮肤划痕症,又称为人工荨麻疹,是皮肤病的一种,通常患者也有湿疹,属于荨麻疹的一种类型。常见的皮肤划痕症有两种,分别是“单纯性皮肤划痕症”和“症状性皮肤划痕症”。“单纯性
  • 颤藻目颤藻目(学名:Oscillatoriales),为一类原核生物,归于蓝菌门(Cyanophyta)蓝菌纲(Cyanobacteria)。
  • 兽脚亚目兽脚亚目(学名:Theropoda)通常归类于蜥臀目,尽管2017年的论文已将他们作为鸟臀目的最近亲属放置在拟议的鸟腿龙类(英语:Ornithoscelida)中。是群双足恐龙。虽然它们主要是肉食性动
  • 抗病毒抗病毒药物(antiviral drug)是一类用于特异性治疗病毒感染的药物。就像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一样,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对特定的病毒起作用;但抗病毒药物和抗生素不同的是,后者消灭细菌
  • 拉丁区拉丁区(法语:Quartier latin),处于巴黎五区和六区之间,从圣日耳曼德佩区到卢森堡公园,是巴黎著名的学府区。“拉丁区”这个名字来源于中世纪这里以拉丁语做为教学语言。拉丁区处在
  • 李应红李应红(1963年1月5日-)是一位中国航空推进理论与工程专家,空军工程大学教授。1963年出生于重庆奉节,1983年毕业于空军工程学院航空机械工程系,1989年获华东工学院硕士学位。
  • 台湾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台湾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英语:Taiwan Mobile Co., Ltd.,缩写:TWM,简称台湾大哥大、台湾大、台哥大),公司前名为太平洋电信,是台湾第二大电信运营商,由富邦集团投资经营,拥有全区WCDMA(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