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 dations ◷ 2025-10-30 08:24:20 #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酮酸中毒(英语:Ketoacidosis),是一种病理性代谢状态,标志为极高且无法控制的酮症。酮酸中毒的情况下,人体无法足够地控制酮类的产生,导致严重的酮酸堆积使得血液pH极大地降低。在极端情况下,酮酸中毒是可致命的。酮酸中毒在未经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当检测到对呼吸底物的需求时,肝脏作为应答而分解脂肪与蛋白质。长时间的酒精中毒可能会导致酒精性酮症酸中毒。酮酸中毒可经患者的呼吸而闻得到——由于丙酮,是一种乙酰乙酸自发分解而成的直接副产物。它常被描述为闻起来像水果或指甲膏清洗剂。酮症也会被闻到,但其气味通常更细微些,这是因为丙酮含量较低。酮体是由脂肪酸分解以及氨基酸脱氨作用而得来。人类产生的两种常见的酮体分别是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当人体通过脂肪酸代谢正产生大量的酮体(酮症)而人体产生的胰岛素不足够以减缓酮体产生时就会发生酮酸中毒。这些过量的酮体会显著地酸化血液。由于缺乏胰岛素而使高浓度葡萄糖存在于血中时(高血糖)会导致更高的酸性。在健康个体中这一情况通常不会发生,这是由于为回应升高的酮类/血糖浓度胰脏会产生胰岛素。产生的酸性是由于在生理pH下如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等代谢物酮体会解离产生H+离子。丙酮没有轻易可解离出的质子,因此在人类生物化学环境下是非酸性的。两种常见的酮酸中毒分别是糖尿病性与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在糖尿病病人中,酮酸中毒通常伴随着胰岛素缺失、高血糖与脱水。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人中,血流中缺乏胰岛素会阻止葡萄糖的吸收且会导致未受遏制的酮体产生(通过脂肪酸代谢),极有可能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与酮类在危险水平上。高血糖会导致葡萄糖超过肾脏的阈值并泄漏到尿液中(超过了对葡萄糖的转运最大值)。继而的脱水是因为水会渗透性运动到尿液之中(渗透性利尿),这加重了酸中毒。在酒精性酮酸中毒中,酒精导致脱水且阻断糖异生的第一步。人体在遇到对葡萄糖的需求时无法合成足够的葡萄糖,因而产生能量危机,从而代谢脂肪酸以及生成酮体。生酮饮食或长时间的禁食也能够引起较轻的酮酸中毒。

相关

  • 胎儿窘迫胎儿窘迫(fetal distress),是胎儿宫内缺氧的医学上统称,是一种综合症状。当胎儿的心跳变慢,并且于子宫收缩后保持缓慢,这表示婴儿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此情况并非罕见,根据医学研究
  • 异炔诺酮异炔诺酮(英语:Noretynodrel 或 英语:norethynodrel,商品名:Enovid等)是一种黄体制剂药物,过去被用于口服避孕药以及治疗一些妇科疾病,但现在已不再使用。异炔诺酮和炔诺酮的不同之
  • 抗腐蚀金属抗腐蚀金属(英语:Noble metal),又称惰性金属,是抗氧化和腐蚀能力极强的金属,一般在地壳中含量稀少;当中包括一些贵金属:抗腐蚀金属不会和通常的酸起反应,但有些稀有金属会溶于王水。
  • 超铀元素超铀元素在化学上指的是原子序数在92(铀)以上的重元素,皆具有放射性。原子序数从1到92的元素中,除了锝、钷、砹和钫之外,都可以在地球上检测到相当的量,而且比较稳定,大多有很长的
  • 破伤风预防注射剂破伤风(英语:Tetanus/Lockjaw),俗称四六风、脐带风、七日风,因为在婴儿出生后4至6天,少数早至2天或迟至14天以上发病。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被感染,或新生儿由于切断脐带时被感染,破伤
  •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遗产(英语:World Heritage;法语:Patrimoine mondial),是一项由联合国支持、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
  • 四川盆地四川盆地(也被称为川渝盆地),位于亚洲大陆中南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和重庆市境内,西邻青藏高原,是中国四大盆地之一;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农业发达,有“天府之国”之称。四川盆地由连结
  • 汪卫华汪卫华(1963年7月- ),安徽宁国人,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非晶材料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1987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物理系,1990年获中
  • 番泻苷番泻苷(Senna glycosides,亦作Sennosides或Senna)也被称为番泻叶苷或番泻叶,为治疗便秘的药物,可用于手术前净空大肠的药物,可经由口服或直肠给药。直肠给药通常可于数分钟内作用,
  • 肌束膜肌束膜(英语:perimysium)是一层把肌纤维组合成束(捆)即肌束(muscle fascicle)的结缔组织鞘(套)。肌肉生理学新近研究发现肌束膜在“侧收缩运动”(lateral contractile movement)中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