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 dations ◷ 2025-07-07 08:43:29 #酒精性酮症酸中毒
酮酸中毒(英语:Ketoacidosis),是一种病理性代谢状态,标志为极高且无法控制的酮症。酮酸中毒的情况下,人体无法足够地控制酮类的产生,导致严重的酮酸堆积使得血液pH极大地降低。在极端情况下,酮酸中毒是可致命的。酮酸中毒在未经治疗的1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当检测到对呼吸底物的需求时,肝脏作为应答而分解脂肪与蛋白质。长时间的酒精中毒可能会导致酒精性酮症酸中毒。酮酸中毒可经患者的呼吸而闻得到——由于丙酮,是一种乙酰乙酸自发分解而成的直接副产物。它常被描述为闻起来像水果或指甲膏清洗剂。酮症也会被闻到,但其气味通常更细微些,这是因为丙酮含量较低。酮体是由脂肪酸分解以及氨基酸脱氨作用而得来。人类产生的两种常见的酮体分别是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当人体通过脂肪酸代谢正产生大量的酮体(酮症)而人体产生的胰岛素不足够以减缓酮体产生时就会发生酮酸中毒。这些过量的酮体会显著地酸化血液。由于缺乏胰岛素而使高浓度葡萄糖存在于血中时(高血糖)会导致更高的酸性。在健康个体中这一情况通常不会发生,这是由于为回应升高的酮类/血糖浓度胰脏会产生胰岛素。产生的酸性是由于在生理pH下如乙酰乙酸与β-羟丁酸等代谢物酮体会解离产生H+离子。丙酮没有轻易可解离出的质子,因此在人类生物化学环境下是非酸性的。两种常见的酮酸中毒分别是糖尿病性与酒精性酮症酸中毒。在糖尿病病人中,酮酸中毒通常伴随着胰岛素缺失、高血糖与脱水。特别是在1型糖尿病人中,血流中缺乏胰岛素会阻止葡萄糖的吸收且会导致未受遏制的酮体产生(通过脂肪酸代谢),极有可能导致血液中的葡萄糖与酮类在危险水平上。高血糖会导致葡萄糖超过肾脏的阈值并泄漏到尿液中(超过了对葡萄糖的转运最大值)。继而的脱水是因为水会渗透性运动到尿液之中(渗透性利尿),这加重了酸中毒。在酒精性酮酸中毒中,酒精导致脱水且阻断糖异生的第一步。人体在遇到对葡萄糖的需求时无法合成足够的葡萄糖,因而产生能量危机,从而代谢脂肪酸以及生成酮体。生酮饮食或长时间的禁食也能够引起较轻的酮酸中毒。
相关
- 螺旋CTCT可指:
-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tracheal intubation、通常称呼:intubation)是指将气管导管通过上呼吸道插入气管内,以保障呼吸道通畅的医疗操作。全麻手术中,病人无法自主呼吸,而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呼
- 三日疟原虫Haemamoeba malariae Feletti and Grassi, 1889 Plasmodium malariae var. quartanae Celli and Sanfelice, 1891 Plasmodium malariae quartanae Kruse, 1892 Haemamoeba l
- 马尔马拉海马尔马拉海(土耳其语:Marmara Denizi,希腊语:Θάλασσα του Μαρμαρά),又译马摩拉海,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则称为普罗庞提斯海,是亚洲小亚细亚半岛同欧洲巴尔干半岛之间
- 环口动物门共生虫属(学名:Symbion)是一类微小的水生动物,于1995年由莱因哈特·克里斯滕森(英语:Reinhardt Kristensen)与彼得·方奇(英语:Peter Funch)发现,。是环口动物门(Cycliophora,又名微轮动
- 内华达山脉内华达山脉(英语:Sierra Nevada),中文又音谢拉内华达,雪乐山 是一条纵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部的山脉。部分山体也位于内华达州境内。内华达山脉的最高峰是惠特尼峰,标高4,418 m。
- 景教基督像绢画残片藏经洞基督像(英语:Fragment of a Christian Figure)是一幅出土于莫高窟藏经洞的唐朝景教基督像绢画,或绢旗,已残破,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其上所绘人物,貌似沈思的菩萨,右手举起
- 安妮·莱柏维兹安妮·莱博维茨(英语:Annie Leibovitz, 1949年10月2日-),本名安娜-露·莱博维茨,美国肖像摄影师。安妮·莱博维茨出生于康乃狄克州沃特伯里,在家里六个小孩中排行第三。她是美国犹
- 谢维洲张维洲(1983年5月5日-,原名谢维洲),台湾台北县(今新北市)人,绰号“维骨力”,曾任台北市议员,本为驻日代表谢长廷的养子。2018年九合一选举败选后,因不适应政坛生活与负债问题,退出政坛,终
- 非维生素辅因子(英语:cofactor)指与酶(酵素)结合且在催化反应中必要的非蛋白质化合物。某些分子如水和部分常见的离子所扮演的角色和辅因子相当类似,但由于含量不受限制且普遍存在,因此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