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君主

✍ dations ◷ 2025-10-21 19:51:34 #泰国君主
国王陛下王后陛下​王太后陛下泰国君主(中文世界称为泰国国王,简称泰王,历史上曾称暹罗国王;泰语:พระมหากษัตริย์ไทย)为泰国(以前为暹罗)的君主立宪制君主。泰王为泰国国家元首,同时也是现今王室扎克里王室的领导者。虽然扎克里王朝于1782年才建立,但传统上认为,泰国君主制度起源于1239年的素可泰王国,随后在厄伽陀过世后进入空缺期,直到18世纪拥有华裔血统的郑昭登基才恢复王室。1932年发生不流血的暹罗立宪革命后,泰国君主转型成为君主立宪君主。泰国君主官方住所是位于曼谷的大皇宫;然而,前任国王普密蓬·阿杜德则是长期居住在吉拉达宫或位于海滩度假城市华欣的忘忧宫(英语:Klai Kangwon Palace),现任国王哇集拉隆功则居住在律实宫(英语:Dusit Palace)。泰国君主的头衔包含了国家元首、泰国皇家军队统帅(英语:Head of the Royal Thai Armed Forces)、佛教拥护者与宗教维护者。而其中最伟大的国王称为五大帝,备受人民崇敬,分别是兰甘亨大帝、乌通大帝、纳黎萱大帝、达信大帝(郑昭)、朱拉隆功大帝(拉玛五世)。在2016年10月13日收订为八大帝,分别是兰甘亨大帝、乌通大帝、纳黎萱大帝、达信大帝、帕佛陀约华朱拉洛大帝(拉玛一世)、蒙固大帝(拉玛四世)、朱拉隆功大帝(拉玛五世)和普密蓬·阿杜德大帝(拉玛九世)。现任泰王为玛哈·哇集拉隆功(拉玛十世),于2016年10月13日继位。泰国王权的概念,已经演变了800多年,并形成绝对的统治权力。第一位治理统一泰国的君主,是1238年素可泰王国的开国国王室利·膺沙罗铁 。早期泰国王权的思想是基于印度教与上座部佛教信仰所衍生出来的概念。印度教的概念是基于刹帝利(泰语:กษัตริย์)的吠陀─印度教种姓制度,或称为武士统治者,王权是由军事力量衍生而来。上座部佛教的概念则来自于“法王”(泰语:ธรรมราชา),而佛教是在约6世纪时引入泰国。法王的概念代表君主必须以“法”与佛陀的教导统治人民。当1279年兰甘亨大帝登基为王时,原始的概念被短暂替换。他背离了传统并创造出“父权统治(英语:Family as a model for the state)”(泰语:พ่อปกครองลูก)的概念取而代之,意思是君主统治人民,就好比父亲教导小孩一样。而兰甘亨将他的名字冠以“Pho Khun”的头衔(泰语:พ่อขุนรามคำแหง),用以加强他所创造的概念,然而其维持时间非常短暂。在素可泰王国的末期,原始的两个宗教概念回归,并将君主头衔从“Pho Khun”改为“Phaya Khun”。

相关

  • 佐剂免疫佐剂(英语:Immunologic adjuvant或 Immunoadjuvant,简称佐剂,英语:adjuvant)是指与抗原同时或预先注射到动物体内,可非特异性地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的物质 ,或称为非特异
  • 僧院僧院是一种宗教机构,是供出家修行者修行、生活的地方,在许多宗教中均有此机构。追溯基督教的隐居修道的传统,甚至可以上溯至犹太教的爱色尼派。2世纪-3世纪,有一些隐修士(如俄利
  • 岩藻糖醇岩藻糖醇又称L-岩藻糖醇,源自岩藻多糖,是北大西洋中一种称为墨角藻(Fucus vesiculosus)的海藻中发现的糖醇,亦可由岩藻糖还原得到。
  • 京城集团京城建设,是台湾南部一家大规模的营建商,成立于1982年,以建志营造和百
  • 智利智利华人是有中国血统的智利人。在圣地亚哥圣迭戈街与阿隆索·奥瓦列街一带,有一条唐人街。在硝石战争(1879-1883)中,有1200名到1500名秘鲁的中国劳动者倒向了智利一方,由此,在战
  • 剧本剧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编导与演员根据剧本进行演出。与剧本类似的词汇还包括脚本等等。剧本的写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
  • 沙滩滩,分为海滩(有管理的又称海水浴场)、湖滩、河滩,是由海水搬运积聚的沉积物——沙或石砾,堆积而形成的岸,滩可依沙的粗细分为砾(石)滩(shingle beach)、沙滩、台语称海沙埔(台罗:hái-su
  • 过劳过劳(Overwork)指表示工作过度劳累、工作量太多或是工时太长的情形,也和工作者的工作量超过其能力有关,常会造成生理及心理的相关疾病。强制性的加班和过劳有关,一般会定义为工作
  • 吐谷浑吐谷浑(汉语拼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
  • 挽联挽联,又称哀挽联,是哀悼死者所做的对联。一般以歌颂死者或描述死者生平为内容,会于丧礼上悬挂在灵堂两则。挽联起源不详,中国现存最早的哀挽文字见于《诗经》,该书收录了《黄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