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孩子》是公共电视在2018年推出的诗选电视剧《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第二单元,改编自吴晓乐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中的《人子,与猫的孩子》,由陈慧翎导演,锺欣凌和刘修甫主演。描述主角在家族的压力之下,为了获得更好的成绩,透过杀猫来宣泄情绪的故事。剧集在2018年7月14日首播,2019年10月荣譍第54届金钟奖电视电影奖。
《猫的孩子》改编自散文中的《人子,与猫的孩子》一章,吴晓乐表示这是她当家教期间最不愿回想的家情,而编剧简士耕表示是以恐怖片的方式在编剧,他表示自己与父亲的关系为这部戏提供了诸多养份,例如他的成绩经常被父母亲提出来,成为家族聚会里茶余饭后的话题,虽然他的成绩很优异,却因为想报考艺术学科而遭到父亲反对。这成为了在故事开头,主角锺国衍的家族成员聚会时互相比较成绩的场景。他进一步地放大了锺国衍面临的压力,这些来自同侪、家长与家族的压力一个个化成了残忍的东西,让锺国衍把必须这样的压力转嫁到弱小的生物上,才会透过杀猫来宣泄。他原本以为虐猫情节会让剧本被退回,没想到和导演一拍即合。简士耕指出,父母应该让孩子自己成长,如果硬是要把他塑造成一个符合社会价值的人,那他就会变成怪物。由于剧中涉及了虐猫情节,剧组在剧集播出后交待了猫的下落,剧组表示拍摄时使用的猫都是流浪之家借来的猫,杀青后皆已被人收养。除了虐猫以外,故事中还呈现了猫咪生产的过程,当时陈慧翎正在家里用餐,接到猫咪即将生产的电话后立即赶往拍摄地点,赶到时猫咪已产下第一只猫,陈慧翎便等它产下下一只幼崽。
孩子角色锺国衍由刘修甫饰演,陈慧翎表示刘修甫具有角色胆怯、忧郁的特质,这是刘修甫第一次演出长片,刘修甫表示,锺国衍的成绩并不算差,但却仍然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因此内心压抑且扭曲,为了诠释这种状态,他看了《女生向前走》、《异度空间》等描述精神状态的电影,并透过写日记来寻找与角色的情绪相似的心理状态。他在剧中有多场与猫大量接触的戏,但他却对猫毛过敏,因此在拍戏前都必须吃抗过敏药,并与猫花一小时培养感情。在动作戏方面,剧中有几段锺国衍被霸凌的情节,尽管只有几秒钟,但也为此作了武术训练,并学着与摄影机配合。在演出锺国衍失控攻击母亲的情节时,刘修甫根据导演的指导,想像自己是一只初生的幼猫,因此入戏并留下深刻印象。
《猫的孩子》中的母亲角色小圆妈由锺欣凌饰演。在锺欣凌以2014年推出的《雨后骄阳》获得最佳戏剧节目女主角奖的那一届金钟奖里,陈慧翎是其中一位评审,她当时发现锺欣凌不只是能演出偶像剧里的甘草人物,而是有着强大内在能量的好演员,便有了想找她合作的念头。另一方面,锺欣凌也对陈慧翎的导演功力早有耳闻,她表示这次能合作算是完成一桩心愿。锺欣凌认为故事的议题黑暗、如履悬崖,但在听完陈慧翎的说明后看到了希望,认为故事虽然残酷却也动人,并对台湾能做出这么棒的作品觉得感动。她饰演的小圆妈十分注重儿子的成就、在丈夫的家暴下选择委曲求全,是属于比较容易抓狂和嘶吼的母亲,而锺欣凌的表现也被导演称赞为“女版曾志伟”。另外依据陈慧翎构想,小圆妈在二十年前身材纤瘦、是中国小姐等级的美女,但因家暴造成的压力开始暴饮暴食,才会变成肥胖的大妈。锺欣凌表示这次演出让自己很爽,期待借着戏剧让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学习做父母的人能获得反省与曙光,她表示自己是在打骂教育中长大的,虽然也会打小孩,但往后会试着宽容地对待自己和小孩。
乾德门饰演阿衍的爷爷,剧本原先为了诠释其失智的症状,要让他摸小圆妈的胸部以猥亵她,但乾德门认为自己“实在老脸拉不下来”,后来才改成靠在其胸前,演出失智后回到婴儿时期的感觉。在拍完这部戏后,乾德门于隔年二月逝世,这部作品也成了他的遗作。
即将考大学的高中生锺国衍(刘修甫饰)由于成绩不够顶尖,不时受到家教老师的责备,而他的母亲小圆妈(锺欣凌饰)也面临丈夫锺家宏(邵昕饰)外遇、被大嫂欺负、遭失智的公公(乾德门饰)性骚扰等困扰,转而将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却因此让阿衍受到更大的压力,让他无处宣泄。某天晚上,阿衍将弃猫捡回家饲养,养猫成了小圆妈的爱好。
阿衍意外撞见资优生罗志葳(王渝屏饰)殴打同学的场景,罗志葳暗示自己在看到“蓝色月亮”后进入了平行世界,并表示自己在平行世界里殴打最后一名的学生,可以让自己成为第一名,她劝阿衍找到适用于自己的规则。之后,她的精神状况变得更加不稳定,并宣称自己不断在崩坏。小圆妈聘请的新任家庭教师姗姗(江沂宸饰)发现阿衍有学习障碍,她试图减轻阿衍的学习压力,并说服阿衍的父母,让他们不要过度重视儿子的成绩,但却徒劳无功。因为阿衍考最后一名,他遭到罗志葳追打,阿衍反过来以砖块重击她。锺家宏出面处理此事后,要求阿衍在下次模拟考取得满分,但双亲的期望产生的压力却让阿衍迷失自我,并因此看到了“蓝色月亮”。他开始出现幻觉和记忆障碍,并借着杀猫来舒缓自己的压力,在他毒杀和淹死一只只的猫后,成绩有所好转,尽管小圆妈发现这件事,但她看在成绩有进步的份上选择视而不见。
姗姗老师注意到阿衍家中的猫只剩一只,又发现阿衍似乎精神异常,便建议让阿衍去看精神科,却反被他拒于门外。大考之日,阿衍不断听到猫的叫声并出现幻觉,致使他的成绩一蹋糊涂,为了准备指考,小圆妈为阿衍报名补习班,但他不但没有改善成绩,还面临更严酷的体罚,让他再度试图毒杀一只猫,只是这次阿衍行迹败露、遭警方带回。阿衍的爷爷逝世,小圆妈折了一卡车的纸莲花打算烧给祂,跳楼自杀的罗志葳正好落在纸莲花上,而载着阿衍的警车正好在旁,阿衍面临母亲的逼问,压力终于溃堤,但小圆妈无法谅解儿子的行为,失望的她将自己的温柔与疼爱都投注在爱猫身上,即使阿衍自残也无法引起她的关注,逼得阿衍动手弑母。但在猫产下幼崽后,母子俩相视而笑,并试图修复彼此的关系。后来阿衍改学水电,也改善了与母亲的关系。
故事最后,阿衍问罗志葳:“如果你是耶稣(隐喻猫),我杀了你,那你要怎样才能原谅我?”志葳问:“我是神?”,阿衍解释:“不是神,是神的儿子。”于是志葳回答:“因为我不会死,所以我会让你忏悔自己的愚蠢,然后乞求我的原谅。”之后两人亲密结伴同行。
刘修甫的演出受到好评,作家柯志远指出,他对情绪层次的揣摩恰如其分,面貌随着剧情进展而丕变,戏剧张力十足,对于一个新人而言实在难得。柯志远也给了锺欣凌高度评价,认为她的演技从头到尾都是影后水准。作家卢郁佳认为,该剧罕见地让主角走向暴力一途,此种具挑战性的手法令人佩服,他并分析剧中细节,指出角色都具有双重人格,而这种性质透过平行世界来诠释,例如锺国衍表面上懦弱畏缩,但另一个人格残暴而扭曲。小圆妈对儿子施以打骂教育,但对猫却百般呵护。而故事的两个结局也令观众反思何谓和解。咨商心理师林秋芬剖析主角身处的家庭,发现小圆妈在承受了丈夫的言语暴力及肢体暴力后,同样以高压态度面对阿衍的做法,让阿衍承担了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能否继续维系的重任,而当阿衍没有感到被爱,也就不会懂得爱人,进而做出打人和虐猫的行为。
影评蓝祖蔚将1985年的电影《国四英雄传》和《猫的孩子》互相比较,指出两者的共通点都是家长对“不打不成器”的迷信,而这一点即使过了三十余年也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个方式继续上演。另外也有观众认为,该剧与2018年上映的电影《蓝色项圈》有相同的警世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