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毒素

✍ dations ◷ 2025-08-07 04:18:33 #黄曲毒素
黄曲毒素(aflatoxin),也称作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黄曲霉及寄生曲霉等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是目前为止最强的致癌物质。加热至280℃以上才开始分解,所以一般的加热不易破坏其结构。进入体内后,黄曲毒素主要在肝脏内代谢,产生活性环氧化中间产物或羟基化,最终生成毒性较低的黄曲毒素M1。黄曲毒素主要有B1、B2、G1与G2等4种,又以B1的毒性最强,可导致肝损伤、免疫抑制甚至肝癌。米储存不当,极容易发霉变黄,产生黄曲毒素,1960年在英国发生了因喂食黄曲毒素花生粕而导致大批火鸡暴毙事件。自然界中,至少存在14种黄曲毒素。其中,黄曲毒素B1的毒性最强,黄曲霉及寄生曲霉均可产生。黄曲毒素G1及G2仅由寄生曲霉产生。虽然曲霉菌出现在食物中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达到有害剂量的黄曲毒素,但是其在消化过程中确有显而易见的危险。黄曲毒素M1及M2最早在饲喂霉烂谷粒的奶牛所产牛奶中发现,它们是其它黄曲毒素在动物肝脏中转变的产物。然而,黄曲毒素M1亦在寄生曲霉的发酵培养基中发现。黄曲毒素易溶于氯仿、甲醇,不溶于水、正己烷、石油醚及乙醚。耐热,在一般烹调及加工的温度下很难被破坏,280℃发生裂解,可为强碱、强氧化剂所破坏。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内酯环开环为香豆素钠盐溶于水。在紫外照射下,可产生萤光,激发光λem365 nm时,B族产生黄色萤光(λem425 nm),G族产生绿色萤光(λem450 nm)。均为右旋。以毒性最强的黄曲毒素B1为例,其经人体吸收循环至肝脏后,由细胞色素P450(如CYP3A4、CYP1A2、CYP2A13)代谢,主要有三种途径:(1)去甲基化(2)羟基化(3)环氧化其中环氧化会形成致突变性最强的2,3-环氧黄曲毒素 (2,3-Epoxy Aflatoxin, 或叫Aflatoxin 8,9-epoxide),可和DNA中的鸟嘌呤(Guanine)形成DNA加合物(8, 9-dihydro-8 (N7guanyl)-9-hydroxy-AFB1,简称AFB1 N7-Gua),可导致DNA受损如双股断裂(DSB),使肝细胞凋亡,也可能导致DNA突变。其中,肿瘤抑制蛋白p53基因突变(TP53 mutation)是常见的癌症发生原因,例如突变热点密码子249发生置换(由鸟嘌呤(G)转为胸腺嘧啶(T)),这将使精氨酸(Arg)被丝氨酸(Ser)取代(249Ser),这种突变可在50%的肝癌案例上发现。目前台湾食品卫生标准里,针对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如下:(包括Aflatoxin B1,B2,G1,G2)常用检测方法有:参考以上参考资料。

相关

  • 副黏液病毒副粘液病毒科包括二个亚科,副粘液病毒亚科(Paramyxivirinae)及肺炎病毒亚科(Pneumovirinae)。副粘液病毒亚科除已归类六属病毒外,还有尚未归类之马麻疹病毒属(Equine Morbilli
  • 大脑大脑(英语:Cerebrum),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将两个半球隔开的是称为大脑纵隔的沟壑,两个半球除了胼胝体相连以外完全左右分开。半球表面布满脑沟,沟与沟之间所夹细长的部分称为
  • 荚膜荚膜是某些原核生物(例如:肺炎链球菌)细胞壁外一层厚度不定的黏液状物质。荚膜并非原核细胞的必需构造,荚膜菌在自然环境中或在宿主体内时,能保有最强产荚膜之能力;但用普通培养基
  • 顶点在几何学中,顶点是2条或以上的边、超边、线、线段或曲线等数学对象的交会点。在这个定义之下,多面体或多边形中由2条边或棱所交出的角或顶角其端点称为一个顶点。在抽象几何学
  • 嗜二氧化碳菌嗜二氧化碳菌(英语:Capnophiles)是一类适合在高浓度二氧化碳下生存的微生物。“嗜二氧化碳菌”只是一个对这类生物进行大致描述的术语,对其所描述生物的分类和进化关系的建立贡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语: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缩写为COPD),常简称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阻塞性肺疾病(英语:Obstructive lung disease)。其
  • 失业率下表列出的各国(地区)失业率数据,资料来源来自各个国家的官方数据、国际组织的数据以及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出版的《世界概况》等。
  • 盖亚假说盖亚假说(英语:Gaia hypothesis)是由詹姆斯·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在1972年提出的一个假说。“地球整个表面,包括所有生命(生物圈),构成一个自我调节的整体,这就是我所说的盖亚。
  • 简短智能测验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接合菌门接合菌门(学名:Zygomycota)是一类真菌。 其孢子分为有性及无性两种,有性生殖为接合孢子,无性生殖为孢囊孢子;此门菌物的菌丝属于“无隔多核”。传统上依据形态将真菌分为接合菌门(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