炻器

✍ dations ◷ 2025-07-02 11:21:41 #陶瓷

炻器(shí,英语:Stoneware)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器,原料主要是石器土或非耐火的火泥,吸水率通常小于6%,有的施釉,有的不施釉。

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洲,本意是石器。日本人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而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加上‘火’字旁,写作炻器。中国传统上没有炻器这一分类,例如定窑烧制的炻器被称为瓷器。根据欧洲工业标准Combined Nomenclature:

炻器按其坯体的细密性,均匀性以及粗糙程度可将炻器分为粗炻器与细炻器两大类。粗炻器常见于工业用的耐酸化工陶瓷,建筑陶瓷和缸器,细炻器常见于日用炻器和陈设品。

炻器在公元前2600至前19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被大量烧制中国在晚商时期出现炻器,在汉代大量生产。宜兴紫砂陶即是一种不施釉的有色细炻器。

欧洲炻器有:

炻器土坯常含有铁或碳等杂质,可塑性差异很大。耐火火泥中高岭石含量高,并有少量的云母和石英。非耐火的火泥主要是云母和长石。

炻器坯料的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大致为:SiO2 55~65%;Al2O3 25~35℃;熔剂氧化物总量5~8%。

瓷器烧制温度从1100 °C至1300 °C不等。

炻器的吸水率可以低于1%。

另一个类型,Flintless石器、也已确定。 它被定义,在英国陶(卫生和福利)的特殊规定的1950为:"石器、身体,其中包括自然粘土没有 火石 或 石英 或其他形式的免费的 二氧化硅 已被添加。"

传统 东亚 只有思想进行分类陶器进入"低发射"和"高发射"产品,等同于陶器和瓷器、不间欧洲的类的石器、以及众多的当地类型的石制主要是认为这是瓷器,但往往没有白色的和透明。

相关

  • 聚合酶链锁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棉纸棉纸,一种传统的手工纸,常用于撕画、水墨画及书法等,也可用于包装。最早起源于中国,后流传到台湾、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因为其质地洁白,如同棉花,撕开后纤维如同棉丝,因此得名。
  • 甘子钊甘子钊(1938年4月16日-),生于广东信宜,中国物理学家。195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1963年该校研究生毕业。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北京大学教授及固体物理研究所
  • 安非他命 (消歧义)安非他命可以指:
  • 胶东地区胶东半岛,简称胶东,古为东夷地区。狭义指中国山东省境内胶莱河以东地区,包括烟台、威海全部和青岛的东部,是山东半岛的主要部分,北面与辽东半岛隔渤海湾相望。而泛胶东地理文明圈
  • 澳大利亚首席大法官澳大利亚首席大法官(Chief Justice of Australia)是澳大利亚高等法院的主审法官,也是澳大利亚政治体系中的最高级司法官员。现任首席大法官为苏珊·基弗尔(Susan Kiefel)。
  • 北镇市北镇市是中国辽宁省锦州市东部下辖的一个县级市。面积1782平方千米,人口53万。邮政编码121300。北镇市原为广宁县,1913年,因与广东省广宁县重名,改为北镇县。1947年建黑北联合县
  • 中川健藏中川健藏(1875年7月16日-1944年6月26日),日本官僚、政治家、台湾日治时期第16任总督与贵族院议员。1875年7月16日,中川健藏生于新潟县佐渡郡畑野町三宫,是山本传十郎之次男,后成为
  • 夏威夷火山观测站夏威夷火山观测站 (英语:Hawaiian Volcano Observatory)是一所位于美国夏威夷州的火山观测台。1912年由夏威夷企业家劳伦·A·瑟斯顿创建。1974年7月24日被收录在美国国家史
  • 小教父《小教父》(英语:)是一部于1983年上映的美国剧情片。汤姆·克鲁斯、帕特里克·史威兹,以及麦特·狄伦等电影明星曾于本片中出演。该电影主要讲述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年的放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