炻器

✍ dations ◷ 2025-05-20 05:25:36 #陶瓷

炻器(shí,英语:Stoneware)是介于陶器与瓷器之间的陶瓷器,原料主要是石器土或非耐火的火泥,吸水率通常小于6%,有的施釉,有的不施釉。

炻器这个名称来源于欧洲,本意是石器。日本人翻译时为了表明它不是用石头加工成的,而是经过烧制的,所以加上‘火’字旁,写作炻器。中国传统上没有炻器这一分类,例如定窑烧制的炻器被称为瓷器。根据欧洲工业标准Combined Nomenclature:

炻器按其坯体的细密性,均匀性以及粗糙程度可将炻器分为粗炻器与细炻器两大类。粗炻器常见于工业用的耐酸化工陶瓷,建筑陶瓷和缸器,细炻器常见于日用炻器和陈设品。

炻器在公元前2600至前1900年印度河流域文明时期被大量烧制中国在晚商时期出现炻器,在汉代大量生产。宜兴紫砂陶即是一种不施釉的有色细炻器。

欧洲炻器有:

炻器土坯常含有铁或碳等杂质,可塑性差异很大。耐火火泥中高岭石含量高,并有少量的云母和石英。非耐火的火泥主要是云母和长石。

炻器坯料的化学成分变化范围大致为:SiO2 55~65%;Al2O3 25~35℃;熔剂氧化物总量5~8%。

瓷器烧制温度从1100 °C至1300 °C不等。

炻器的吸水率可以低于1%。

另一个类型,Flintless石器、也已确定。 它被定义,在英国陶(卫生和福利)的特殊规定的1950为:"石器、身体,其中包括自然粘土没有 火石 或 石英 或其他形式的免费的 二氧化硅 已被添加。"

传统 东亚 只有思想进行分类陶器进入"低发射"和"高发射"产品,等同于陶器和瓷器、不间欧洲的类的石器、以及众多的当地类型的石制主要是认为这是瓷器,但往往没有白色的和透明。

相关

  • 排污交易排污交易是一种以“奖励”形式的经济诱因,鼓励私人企业致力减排的,控制污染经济工具和政府行政门径;以达致减少排放污染物目标。 仍发展中的减低排放温室气体的碳排放计划(英
  • 中世纪科学史中世纪科学史是指在中世纪,星象、药物、数学等科学在当时都相当的活跃,但是,由于古代的文化(在罗马及伊斯兰的落没之前的时期)已经存在有许多的科学基础,所以研究科学的方法才能
  • 狗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 (Cuvier, 1823)亚洲黑熊(学名:Ursus thibetanus)是食肉目熊科的哺乳动物。胸部有白色新月形斑纹,又称为月熊、月牙熊、狗熊,别名黑瞎子,藏语译音为“董”,
  • 高雄加工出口区加工出口区高雄园区(旧名高雄加工出口区),为台湾南部由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高雄分处管理的加工出口区,位于高雄市前镇区西北部,凸出于高雄港区因濬港工程所填成之中岛半岛上。
  • 科里亚克自治区科里亚克区(俄语:Коря́кский о́круг,罗马化:Koryaksky okrug、科里亚克语:Чав’чываокруг),原名科里亚克自治区(Коря́кский автоно́
  • 更衣 (消歧义)更衣的意思有:
  • 多中心法律系统多中心法律(Polycentric law)是一种独特的法律系统,其中多个法律提供者相互竞争或彼此司法管辖范围相互重叠,相对于垄断性的制定法系统,后者每个司法辖区有一个单一的法律提供者
  • 电传导电传导(英语:electrical conduction)是指介质内,载电荷的粒子的运动。称这些粒子为电荷载子。它们的运动形成了电流。这运动可能是因为感受到电场的作用而产生的,或是因为载子分
  • 疏散时间在发生事故灾害时,人群从建筑物内及时到达安全地带的疏散时间是减小伤亡事故的重要保证。许多采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国家都给出了人群安全疏散所需时间的要求以及计算公式。
  • 李昌宪李昌宪 (1954年-),出生在台南南化,台湾诗人,为笠诗社成员,长期编辑笠诗刊。其在1970年代曾经加入森林诗社、绿地诗社;1979年与向阳等人创立《阳光小集》,1984年6月该诗刊因故停刊,停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