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气推进实验室

✍ dations ◷ 2025-05-21 10:12:35 #喷气推进实验室
喷气推进实验室(英语: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常缩写为JPL)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那,是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一个下属机构,行政上由加州理工学院管理,始建于1936年。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创始人包括知名航空工程权威西奥多·冯·卡门等人,主要负责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发和管理无人太空探测任务,同时也负责管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深空网络。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主要项目有火星科学实验室任务(包括了著名的好奇号火星车),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环绕木星的朱诺号探测器,NuSTAR X射线望远镜,用于地表土壤湿度监测的SMAP卫星,以及斯皮策空间望远镜等。它还负责管理JPL小天体数据库,提供了所有已知太阳系小天体的物理数据和出版物清单。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36年加州理工学院的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当时在阿罗约赛科进行了第一组火箭试验。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生弗兰克·马利纳、钱学森、威尔德·阿诺德、阿波罗·M·O·史密斯,以及杰克·帕森斯和爱德华·S·福尔曼组成一个小组,测试一个酒精驱动的小马达来收集弗兰克·马利纳毕业论文的数据。由于担心火箭燃料爆炸带来的损害,加州理工学院要求这五人在学校以外的的地方建立实验室。马利纳的论文导师是空气动力学专家西奥多·冯·卡门教授,冯·卡门最终在1939年为这项“火箭项目”争取到美国陆军的财政支持。1941年,马利纳、帕森斯、福尔曼、马丁·萨默菲尔德和飞行员霍默·布希向美国陆军演示了第一枚喷气辅助起飞的火箭。1943年,冯·卡门和马利纳、帕森斯、福尔曼成立了喷气式飞机公司,生产喷气辅助起飞火箭。该项目于1943年11月被命名为“喷气推进实验室”,正式成为加州理工学院根据合同运营的陆军设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空军委托喷气推进实验室对由纳粹德国研制的V2火箭及其他的军事项目进行战果评估(此时钱学森早已离开火箭小组,但是他在这一年前往德国询问德国火箭科学家,收集火箭资料)。基于此研究成果,喷气推进实验室首先研制了MGM-5型导弹,此后又研制发展了MGM-29A型短程地对地导弹,此项研究直到1958年才被停止。到了1958年,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政府职权全部转移到了新成立的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无人星际探索的任务就此开始。在职权转移后,喷气推进实验室保留了其原来的名字。尽管大部分的关于喷射推进器的研究在1958年后就停止了,喷气推进实验室在1995年又加入到了设计推进器的项目之中,这一次是和韦克曼太空探测器与推进器公司(Wickman Spacecraft and Propulsion Company)合作,共同研制和发展火箭发动机和喷射发动机。这种发动机可以通过直接燃烧火星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以产生动力。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属下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坐落在帕萨迪纳和拉肯亚达─弗林楚奇之间,靠近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矶。喷气推进实验室坐落在拉肯亚达─弗林楚奇城中,总占地面积为177英亩(约为72公顷),占地皆归政府所有。但是实验室的大门及一些办公楼却坐落在小城帕萨迪那,所以它也就保留了在帕萨迪那的地址。共有大约5000名全职加州理工学院的雇员,此外还有几千个以其他合同形式雇用的员工,他们可以专门在指定的时间工作。此外NASA还专门在此为政府人员设立了一个办公室以便监督实验室与政府间合同的执行情况。这里还有一些加州理工学院的在校生和实习生等。喷气推进实验室是一个由政府提供资金的科研机构。它由加州理工学院受NASA的委托下进行管理。喷气推进实验室所进行的科研项目中包括了伽利略木星探测任务和火星漫步任务(包括1997年的火星探路者任务和2003年的火星表面探测任务)。喷气推进实验室已经向我们的太阳系中的每个行星都发射了无人探测器。喷气推进实验室还进行了对地球准确测量的任务。它控制着全球的深空探测网络,这些设施分别坐落在加利福尼亚的Mojave沙漠,西班牙的马德里附近和澳大利亚的堪培拉附近。下表依时间顺序列出喷气推进实验室资助的重要计划:完整的列表请参见JPL Missions(英文)除了和政府之间的项目外,喷气与推进实验室也协助在一些电影电视工业,对一些关于电影中所涉及到的科学的准确性提供经常的建议,例如科幻影片《火星救援》等。喷气推进实验室在每年的五月份的一个周末向公众开放。大众被邀请参观实验室的设施,目睹实验室有关科学技术的展示。如果事先预约,一些有限制的参观也是被允许的。每年有数以千计的来自加州及其他各州的中学生们来参观实验室。

相关

  • 玻意耳-马略特定律波意耳-马略特定律(英语:Boyle's law,也称作Boyle–Mariotte law或Mariotte's law),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是由爱尔兰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1662年根据实验
  • ICD-9编码列表 (280–289)Template:Diseases of megakaryocytes
  • 汤飞凡汤飞凡(1897年7月23日-1958年9月30日),幼名瑞昭,湖南醴陵人,微生物学家,砂眼衣原体首次分离者。为第一个投身病毒学研究的华人。曾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国家菌种保藏委员会主任委
  • 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英语:Richard Friedric
  • 暑期工暑期工,Summer job,是一种夏天时期出现的短期工作,其人力资源是放暑假的学生。因为暑期工的因素,常令相关工种的人才市场在暑假时期,出现“供过于求”;又在开学前夕,出现“求过于供
  • 安大略省安大略省(英语、法语:Ontario),简称安省,位于加拿大的东部,面积约100万平方公里,加拿大的首都渥太华也在安大略省。安大略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省份,根据2018年10月统计数据显示,安大略
  • 非线性物理学非线性物理学(英语:nonlinear physics)是研究各种非线性物理现象的学科。包含了物理内的各领域。所谓线性,从数学上来讲,是指方程的解满足线性叠加原理。即方程任意两个解的线
  • 列托-罗曼斯语雷托-罗曼语 (Rhaeto-Romance languages) 属于印欧语系罗曼语族,通行于瑞士东南部及意大利东北部。雷托-罗曼语包含三种语言:
  • 诱发电位测试事件相关电位(英语: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是一项基于脑电图技术的,在神经科学领域中有广泛应用的研究手段。在国际心理生理学研究学会(Society for Psychophysiological Re
  • 花瓣花瓣是花冠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花被的内部组成部分,是花无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花被的内部一般分花瓣和花萼,但有些花的花瓣和花萼非常相似而难以分辨,甚至于形态上完全相同,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