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鲁卡因胺

✍ dations ◷ 2025-04-24 23:43:59 #普鲁卡因胺
普鲁卡因胺(INN:Procainamide,发音: /proʊˈkeɪnəmaɪd/)是一种Ia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治疗心律不整。普鲁卡因胺在1951年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制成功。 它在1950年6月2日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以Pronestyl的商品名上市。普鲁卡因胺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能够阻断钠通道,抑制钠离子(Na+)内流(还可能抑制钾离子内流),从而延长心脏动作电位。这使得传导变慢,最终动作电位的上升速率减小,导致QRS复合波变宽,心律不齐得到缓解。普鲁卡因胺能用于治疗所有的心律不齐,包括了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例如心房颤动(但这种情况下不是最佳选择)。 它还被用于治疗预激综合征,并能够延长旁道的不应期。普鲁卡因胺能够口服、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当静脉注射时最开始应采用负荷剂量,但必须注意不要引起低血压。负荷剂量为100mg,在五分钟内注射完;最大剂量则是17mg/kg。当心律不齐被抑制、低血压症状出现、QRS复合波变宽50%或以上,以及最大剂量达到的时候则停止用药。普鲁卡因胺的主要代谢产物是N-乙酰基普鲁卡因胺(NAPA),该物质抗心律不齐能力与原药几乎相同。 NAPA的生物半衰期大约是普鲁卡因胺的两倍,因此它在缓慢注射药物的时候有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胞内浓度,引起低血压。副作用包括皮疹、肌痛、超敏反应(发热与粒细胞缺乏症)、药源性红斑狼疮(尤其对于慢乙酰化者), 及药物本身引起的心律不齐。其中药源性红斑狼疮相对于其他药物来说较为常见,原因是普鲁卡因胺的治疗使人体产生自身细胞结构的抗体。

相关

  • 小管胃壁细胞((gastric) parietal cells)又称壁细胞、泌酸细胞,为分泌盐酸及内在因子之上皮细胞。这些细胞都位于胃之胃底(gastric fundus)衬里中之胃腺体(gastric glands)里。它们含
  • 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为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之荣誉头衔,也是中华民国的最高学术荣誉,但并非职务。中央研究院院士仅为荣誉,平常并无任何职务或实质酬劳,两年一次的院士会议则为院士唯一
  • 月刊杂志是一种定期发行的连续出版物,介于书籍和报纸之间,其中包含各种文章内容。大多数的杂志的收入来源都是广告和读者的购买。此外期刊杂志都具有一个固定的名称,并且用卷、期或
  • 三焦三焦是中医学范畴中六腑之一,又名“决渎之官”,为上焦、中焦、下焦三者的统称;对应的脏为心包。“焦”古作“膲”,为皮下、肌间纹理之意。过去英文意译成“Three warmer”、“Tr
  •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脱髓鞘性神经病变(英语:demyelinating disease),患者脑或脊髓中的神经细胞表面的绝缘物质(即髓鞘)受到破坏,神经系统的信号转导受损,导致一
  • 扶余语族扶余语系是一种假定存在的古代语系,约莫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5世纪左右在今日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南部通行。扶余语族包括了濊貊、扶余国、高句丽、东濊、沃沮、百济等国家的
  • 有序对在数学中,有序对是两个对象的搜集,使得可以区分出其中一个是“第一个元素”而另一个是“第二个元素”(第一个元素和第二个元素也叫做左投影和右投影)。带有第一个元素a和第二个
  • 旅游地理学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学科的关系密切,而且与多门学科彼此渗透。如: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
  • 威廉·冯特威廉·冯特(Wilhelm Maximilian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是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生理学家兼哲学家,心理学发展史上的开创性人物。他被普遍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
  • 深圳大学医学部深圳大学医学部成立于2008年12月。医学部下设基础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深圳大学医学中心、医学人文中心、校医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