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普鲁卡因胺
✍ dations ◷ 2025-08-28 20:48:51 #普鲁卡因胺
普鲁卡因胺(INN:Procainamide,发音: /proʊˈkeɪnəmaɪd/)是一种Ia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治疗心律不整。普鲁卡因胺在1951年由百时美施贵宝研制成功。 它在1950年6月2日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以Pronestyl的商品名上市。普鲁卡因胺是一种钠通道阻滞剂,能够阻断钠通道,抑制钠离子(Na+)内流(还可能抑制钾离子内流),从而延长心脏动作电位。这使得传导变慢,最终动作电位的上升速率减小,导致QRS复合波变宽,心律不齐得到缓解。普鲁卡因胺能用于治疗所有的心律不齐,包括了室上性心律失常和室性心律失常——例如心房颤动(但这种情况下不是最佳选择)。 它还被用于治疗预激综合征,并能够延长旁道的不应期。普鲁卡因胺能够口服、静脉注射和肌肉注射。当静脉注射时最开始应采用负荷剂量,但必须注意不要引起低血压。负荷剂量为100mg,在五分钟内注射完;最大剂量则是17mg/kg。当心律不齐被抑制、低血压症状出现、QRS复合波变宽50%或以上,以及最大剂量达到的时候则停止用药。普鲁卡因胺的主要代谢产物是N-乙酰基普鲁卡因胺(NAPA),该物质抗心律不齐能力与原药几乎相同。 NAPA的生物半衰期大约是普鲁卡因胺的两倍,因此它在缓慢注射药物的时候有可能达到一个较高的胞内浓度,引起低血压。副作用包括皮疹、肌痛、超敏反应(发热与粒细胞缺乏症)、药源性红斑狼疮(尤其对于慢乙酰化者), 及药物本身引起的心律不齐。其中药源性红斑狼疮相对于其他药物来说较为常见,原因是普鲁卡因胺的治疗使人体产生自身细胞结构的抗体。
相关
- 航空事故航空事故是指航空器因为人为或非人为因素导致事故出现,可以按严重性分为三大类:航空器失事(或称“空难”)(Accident)、航空重大意外(Serious Incident)和航空意外(Incident)。航空器失
- 生育权生育权(英语:reproductive rights),又称生殖权利,是一项基本人权。1968年联合国国际人权会议通过的《德黑兰宣言》提出“父母享有自由负责决定子女人数及其出生时距之基本人权”
- 单系群单系群(英文:Monophyletic group,也称为单系类群)在支序分类中指的是一个分类单元(Taxon),其中的所有物种,只有一个共同的祖先,而且它们就是该祖先的所有后代。单系群也可以被这样定
- 油油,是由一种或多种液态的碳氢化合物组成的物质。由于油具有疏水性的特性,“油”亦是许多与水不溶之液体的总称。而可以在油中溶解的物质都具有亲油性,一般不溶于水。油和水可以
- 电极在电池中,电极一般指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位置。电极有正负之分,正极指电位(电势)较高的一端,负极指电位较低的一端。一般正极为阴极,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则为阳极
- 脑震荡脑震荡是一种常见而较轻微的脑部创伤病症,指病人因为意外或头部被猛烈撞击使脑部受震而引发的综合症。其特点为短暂的失忆,清醒后常有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但无任何神经系统
- 牙齿发育牙齿发育或称牙生成(英语:odontogenesis),是胚胎细胞发育、生长成为牙齿,最后长于口腔内的复杂过程。虽然许多物种都有牙齿构造,但它们的牙齿发育普遍和人类相同。人类牙齿必须经
- 内容分析法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textual analysis)运用于18世纪的瑞典,自1930年随着宣传分析和传播研究的发展而兴起。 此方法最先被用在报纸内容分析研究,随着研究方法的成熟,和
- 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称第二次科技革命,是指1870年至1914年的工业革命。其中西欧(包括英国、德国、法国、低地国家和丹麦)和美国以及1870年后的日本,工业得到飞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
- VENI VIDI VICI我来,我见,我征服(拉丁语:VENI VIDI VICI,国际音标:.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