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内部安全法令

✍ dations ◷ 2025-10-25 12:50:58 #1960年内部安全法令

1960年内部安全法令(英语:Internal Security Act 1960),简称内安法令(ISA)。此法令的前身为1948年紧急条例(Emergency Regulations),其原来的功能是为了对付当时组织武装斗争和游击战的马来亚共产党党员。由于当时马共多从事地下活动,英国殖民政府要收集证据对付他们往往是件困难的事,因此就实施内安法令,允许执法者在未经审讯的情况下扣留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人。内安法令的宗旨是:“由于国内外,有大批人士已采取行动,并且威胁进一步行动:1.对人命和财物进行有组织的暴力行动,同时也使到为数相当多的公民担忧这类有组织的暴力会发生;2.以不合法手段,设法改换马来西亚的合法政府,而这些行动危害到马来西亚的安全,国会认为有必要阻止或预防这类行动发生,所以,根据《马来西亚宪法》第149条,通过了这项法令。”

1948年,马来亚共产党放弃了和平斗争,转而在全马来半岛的原始森林向英殖民统治者展开武装斗争,进行游击战。英殖民统治者为了应付这场游击战争,颁布《1948年紧急条例法令》(Emergency Regulations Ordinance 1948),宣布全国进入马来亚紧急状态。紧急状态实施了12年,至1960年7月31日才正式解除,不过此时马共的游击战争仍未结束。为了应付这场持久的游击战,在紧急状态结束的第二天(1960年8月1日)《内安法令》就开始正式生效。1960年6月21日,当时的马来西亚副首相兼内政部长敦拉萨(Tun Abdul Razak Husain)曾在国会中表明,《内安法令》的通过是为了应付共产党的颠覆活动。

《1960年内部安全法令》由4个部分组成,其中包含85个条文和3个附表(包括21个修订)。

内安法令最大权限为不须经过审讯,不必在公开法庭证明某人有罪,就可以长期扣留此人。根据内安法令第73条文,任何被怀疑危害国家安全的人,都可以被警方扣留达60天,警方不需要有扣留令。根据第8条文,在内政部长的授权下,犯人可以被继续延长扣留两年,每次两年届满的扣留期限又可无期限地更新或延续下去。而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者,也可以每两年一次向内安法令检讨局提出上诉,要求释放。

70年代,马来西亚来自马共的威胁显著减少。70年代末期,内安法令的用途从对付马共分子延伸出去,主要目标是警方难以获取证据控上法庭判罪的犯罪分子,包括流氓和私会党员。初期遭内安法令扣留的人士,大多为伪造护照和身份证人士,以及不遵守回教中心的指南进行传教的回教团体,和一些激进的宗教主义者。随后,一些持异议的社会人士,也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其中在1987年的茅草行动中就有百余名政党领袖、华教人士、环保分子、社运分子以及宗教人士等等在内安法令下被捕,而在1999年的烈火莫熄运动中马来西亚前副首相和他的支持者亦是在内安法令下被捕。

2001年4月10日,拉惹柏特拉被马来西亚内安法令扣留52天,并在2001年6月2日获释,扣留原因和当时副首相安华.依布拉欣有关。

2008年9月12日,拉惹柏特拉再次被马来西亚内安法令扣留,根据马来西亚内政部长赛哈密的说法,扣留原因是因为拉惹柏特拉屡劝不听,当局已经援引各种法令逮捕和调查他,但是拉惹柏特拉却依然故我,抵触种族关系紧张的底线。目前拉惹柏特拉已获保释,但行踪不明。

2008年9月12日,民主行动党议员郭素沁和《星洲日报》记者陈云清亦在内安法令下被扣留。

2011年9月15日,马来西亚日前夕,首相纳吉向全国发表演说,宣布政府将向国会提案废除马来西亚内安法令,被质疑是派糖果之举,因为大马第13届大选随时降临。

2012年4月17日,国会正式通过新的《2012年国家保安(特别措施)法令(英语:Security Offences (Special Measures) Act 2012)》(国安法)以取代《1960年内安法令》,并于6月18日呈交最高元首御准,6月22日在宪报上正式公布。实施了52年的内安法令正式走入历史。

虽然如此,安华等反对党议员及不少民间团体仍质疑:新的国安法虽保障人们不会因政治异见而被拘捕,但仍赋予警方未审先扣的权力,司法影响则相对有限,是换汤不换药之举,而前法官诺阿都拉等则认为,国安法所罗列的罪行相对明确,不必担忧被扩大滥用。

相关

  • 犬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九十四个(四划的则为第三十四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犬部归于四划部首。犬部通常是从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当左为部
  • 赖慕布赖慕布(满语:ᠯᠠᡳᠮᠪᡠ,转写:Laimbu;1611年腊月廿四日—1646年五月十一日),爱新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努尔哈赤第十三子。皇太极之庶弟,生母庶妃为西林觉罗氏。辛亥年十二月二十四
  • 国家住宅自有率列表这是一份国家住宅自有率列表,计算指定区域内自住单位占总住宅单位的比率,即房地产自有率。
  • 大阪府第1区大阪府第1区是日本众议院的选区,始于1994年。北海道 13 | 山形县 4 | 静冈县 9 | 岛根县 3 | 大分县 4福井县 3 | 山梨县 3 | 德岛县 3 | 高知县 3 | 佐贺县 3青森县 4 | 岩
  • 弗莱德·K·舍费尔弗莱德·K·舍费尔(Fred K. Schaefer,1904年7月7日-1953年6月6日),是一名著名的地理学家,他也是计量革命(英语:quantitative revolution)的先驱者之一。舍费尔出生于德国柏林的一个工
  • 阿纳瓦克阿纳瓦克(Anahuac)是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城市。据2010年人口普查,阿纳瓦克有人口2,243人。阿纳瓦克在行政区划上属于钱伯斯县,并且是钱伯斯县的县治所在地。
  • MSN TVMSN TV(前称WebTV)是一组设备,包含了连接至电视或显示器的精简客户端,提供上网功能,以及在线服务。这个设备最早由WebTV所发展,之后这个公司被微软购并,加入MSN服务之中,将其改称MSN
  • 匿名网上银行匿名网上银行(英语:Anonymous Internet banking)是一个倡议中的技术,使用高强度的加密技术,来达到电子银行保密(或更准确地说是匿名银行)的效果。 银行以电子代币的形式发行货币,可
  • 克里夫·斯特恩斯克里夫·斯特恩斯(Cliff Stearns;1941年4月16日-),美国国会议员、美国空军退役上尉。在1989年至2013年期间担任佛罗里达州第6选举区选出的美国众议院议员。他的党籍是共和党,毕业
  • 巴特拉姆高原坐标:83°6′S 160°6′E / 83.100°S 160.100°E / -83.100; 160.100巴特拉姆高原(英语:Bartrum Plateau),是南极洲的高原,位于奥次地,长20公里、宽11公里,属于伊丽莎白女王岭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