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形褶皱

✍ dations ◷ 2025-09-12 14:05:00 #V形褶皱

V形褶皱(英语:Chevron (geology))是一种褶皱结构,具有上下一致重复的折叠层,具有直的褶皱翼和成锐角的褶皱背脊。 若发育良好,这些褶皱两翼形成 V 形状相交。 其相交角度通常为 60 度或更小。 它们是受压缩应力而造成。 构成V形褶皱的岩层通常是由交替不同强度的岩层组成。例如浊积岩的组成,一般以交替的高强度砂岩和低强度页岩组成。

褶皱的延续是不受几何限制。 若有适当的地层,V形褶皱就可由压缩应力造成 。

在压缩应力下,地质岩石层以褶皱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能量耗散。在不受约束情况下,褶皱以最小弯曲来实现,从而形成正弦几何形状。在一套地层序列中,每一层位在几何和物理上都受到其邻居层位的限制。为了必须保持层位的相似性, 以及保持正弦几何形状,强度较差的层位受挤压将会流动。因而在局部造成褶皱翼是直的背脊。 根据能量的耗散,V形褶皱比正弦褶皱耗散能量较小,因为它减少了延性流动,并减少了局部弯曲。 V形褶皱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正弦形成核、同心折叠、伸直褶皱翼/锐角化褶皱背脊和收紧褶皱。 褶皱翼角接近 60 度时,因摩擦力而限制了,强度较差的层位的简单剪切和流动变形,但有利于整个地层复合体的纯剪切。 因此,当角度接近 60 度时,V形褶皱开始稳定。

V形褶皱的形成。是由于地层由高强度地层和低强度地层的交互地层组成。而且高强度地层的恒定厚度,有助于V形褶皱的稳定性,但低强度地层的厚度对稳定性无影响。高强度地层厚度和长度之间的 1:10 比率似乎是形成V形褶皱所需的启动值。若比率太小则需要在低强度地层中有过多的流动。不利V形褶皱的形成。若长厚比值高加上低的高强度地层和低强度地层厚度比值低,具不规则厚度的高强度地层,能造成局部的不规则现象。例如在不规则较厚地层中,能形成球状背脊、背脊塌陷、背脊逆断层和/或压缩背脊。另一方面,在异常薄的地层则石香肠构造或其它延伸构造。

相关

  • 雷丁雷丁(英语:Reading,意为“Reada 的人”,拼法跟“阅读”刚好相同,可是意思和读音都不同;读音:i/ˈrɛdɪŋ/ RED-ing),英国英格兰东南区域伯克郡的自治市镇,英格兰的单一管理区之一,人口
  • 尼古拉一世 (俄国)尼古拉一世·巴甫洛维奇(Николай I Павлович,1)(1796年7月6日-1855年3月2日),是俄罗斯帝国皇帝,1825年至1855年在位。保罗一世第三子。其兄亚历山大一世死后无男嗣,次
  • 斯哈哈德斯哈哈德(Shahade),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Nandurb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9697(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49697人,其中男性25742人,女性23955人;0—6岁人口7164人,其中男3717人,女3447
  • 事务级建模方法TLM(事务级建模方法,Transaction-level modeling)是一种高级的数字系统模型化方法,它将模型间的通信细节与函数单元或通信架构的细节分离开来。通信机制(如总线或者FIFO)被建模成
  • 丽江小檗丽江小檗(学名:)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为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2,700米至3,400米的地区,多生在松林中、云杉林缘或灌丛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罗汉果罗汉果(学名:、monk fruit、luo han guo),俗称“神仙果”,是葫芦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其叶心形,雌雄异株,夏季开花,秋天结果。原产于中国南部和泰国北部。所述植物长成的果实,在中国被
  • 戴英禄戴英禄(20世纪-),男,祖籍山西徐沟,生于黑龙江呼兰,中国剧作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中国戏剧文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戴英禄在抗日战争时期出生在时属满洲国的今黑龙江
  • Spike Chunsoft Spike Chunsoft株式会社(日语:株式会社スパイク・チュンソフト)是日本的一家电子游戏开发商及发行商,从属于多玩国。公司成立于2012年4月1日,由日本游戏厂商Spike和Chunsoft合并
  • 山崎圆美山崎円美(1990年6月9日-),日本足球运动员,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成员。2013年,他共为日本国家女子足球队出场4次。
  • DaletDalet是许多闪米特字母表中的第四个字母,包括腓尼基字母、亚兰字母、希伯来字母ד‎、叙利亚字母ܕ以及阿拉伯字母د‎(dāl,现代为第八个阿拉伯字母)。发音为浊齿龈塞音。该字母源于原始西奈字母,意为“门”,最初是按埃及圣书体中门的象形字创造的:这一字母还发展出了希腊字母Δ、拉丁字母D以及西里尔字母Д。ʾbgdhwzḥṭyklmnsʿpṣqrš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