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腐肉碱
✍ dations ◷ 2025-11-09 13:25:22 #腐肉碱
腐胺(putrescine),又称1,4-丁二胺(1,4-diaminobutane)、1,4-二氨基丁烷(1,4-butanediamine)、四亚甲基二胺(Tetramethylenediamine)或腐肉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无色晶体或无色至微黄色液体。腐胺的分子式为NH2(CH2)4NH2 。腐胺与尸胺一样,都是生物活体或尸体中蛋白质的氨基酸降解产生。这两种化合物是腐败物质散发的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口气、细菌性阴道炎等疾病病变部位产生的气味的原因。腐胺、尸胺及其它一些如精胺、亚精胺分子也被在精液和一些微生物如微藻中发现。德国柏林的Ludwig Brieger医师于1885年第一次记录下腐胺。多胺的生成中,腐胺与S-腺苷甲硫氨酸脱羧后产生的S-腺苷-3-甲硫基丙胺反应,并产生亚精胺。亚精胺反过来与其他S-腺苷-3-甲硫基丙胺,将其转化为精胺。在生物体内,鸟氨酸脱羧酶的作用下鸟氨酸脱羧能降解,产生少量的腐胺。多胺类化合物(腐胺是其中具有最简单结构的一种),可能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所必须的一类生长因子。大剂量的腐胺是具有毒性的。小鼠急性经口毒性最低致死量为1600mg/kg;大鼠急性经皮毒性最低致死量为300mg/kg。腐胺有腐蚀性。可被人体吸入、食入或经皮吸收。对眼、鼻、咽喉及皮肤有刺激作用,可引起面部发红或头痛等症状。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湿疹湿疹(eczema)是泛指一系列持久和续发的皮疹,以发红、水肿、瘙痒和发干为表征,可伴有结痂、剥落、起泡、开裂、出血或渗血。这些症状也是许多“具有明显搔痒感的皮肤炎”的共同表
- SELIBRLIBRIS是LIBRary Information System的缩写,意为图书馆资讯系统,是一个瑞典的全国联合目录,由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皇家图书馆维护。全国大约650万个书目,可供自由搜寻。除了书
- 公丈十米亦称公丈(dekameter),是长度计量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之一,符号为dam。该长度单位在实际上的使用很少,少数的使用如在水文学中,测量重力位高度的工具。米(m) · 尧米(Ym) · 泽米(Zm) ·
- 阿里乌教派阿利乌教派(英语:Arianism),又译阿利乌派,即阿利乌主义,是4世纪亚历山大港正教会的包加里教区长老阿利乌及其支持者的基督徒派别,故称阿利乌派。认为《圣经》的启示说明耶稣次于天
- 威尔逊詹姆斯·哈罗德·威尔逊,里沃的威尔逊男爵,KG,OBE,FRS,PC(James Harold Wilson, Baron Wilson of Rievaulx,1916年3月11日-1995年5月24日),英国政治家,两任首相。他曾分别在1964年、196
- 道耳吞原子质量单位(Atomic mass unit,amu),现称统一原子质量单位(Unified atomic mass unit,u)或道尔顿(dalton,Da),是用来衡量原子质量的单位,定义为静止未键结且处于基态碳12原子质量的1/12
- 击败条顿堡森林战役(Battle of the Teutoburg Forest),又译条陀堡森林战役、条陶堡森林战役。奥古斯都统治时期日耳曼人反对罗马占领军的一次战役。奥古斯都(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大举
- 外用药物外用药物(英语:Topical medication),是医疗上使用于身体表面的药物,例如涂抹于皮肤或黏膜的表面,像是阴道,阴茎,眼睛和耳朵等。外用药物通常要避免接触口部,也不可进食。医疗用的化学
- 新竹br /次都会区新竹都会区就总人口数而言,其规模次于台北都会区、台中彰化都会区、高雄都会区、桃园中坜都会区和台南都会区,为台湾排名第六的都会区,其规模仅大于嘉义次都会区,在世界人口组织
- 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 OM FRS(英语:Alfred Russel Wallace,1823年1月8日-1913年11月7日),英国博物学者、探险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和生物学家,以“天择”独立构想演化论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