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

✍ dations ◷ 2025-10-28 19:43:07 #湿疹
湿疹(eczema)是泛指一系列持久和续发的皮疹,以发红、水肿、瘙痒和发干为表征,可伴有结痂、剥落、起泡、开裂、出血或渗血。这些症状也是许多“具有明显搔痒感的皮肤炎”的共同表现。而在其中的细分名词,包含了小朋友常有的异位性皮肤炎、妇女族群的富贵手、成中年人的神经性皮肤炎、工作环境造成的接触性皮肤炎、汗疱疹、脂漏性皮肤炎⋯⋯等等诊断。这些非由“明确外界感染源”(细菌、霉菌)所造成的发炎,起因在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状态、体质状态、皮肤状态、外在环境气温湿度等等综合因素所影响造成,对于这类型“非具有明确外界感染原因”所造成的皮肤炎,在医学上多会将其症状表现通称为“湿疹”。湿疹按性质可以分为急性湿疹和慢性湿疹。欧洲过敏及临床免疫学学院(EAACI)发表了一篇文献,简化了和过敏有关疾病的命名,其中包括异位性和过敏性接触湿疹。但这一提倡没有涉及非过敏性湿疹。在2004年1月的美国皮肤科医学会杂志中,有一篇文章报告五位汗疱疹的病例。这些病例在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UVA)照射后,会诱发汗疱疹的发作。以此推论,对某些患者而言,闷热以外,夏天酷热的阳光可能也是诱发因素之一。病理切片检查显示,汗疱疹并未侵犯汗腺,也没有汗腺功能异常现象,所以被称做汗疱疹其实是个错误的命名。但是研究显示,患者的局部排汗量是正常人的二点五倍。国外报告,有些患者在吃到含有镍、铬酸盐、新霉素、喹啉等过敏原后,会引发汗疱疹。做皮肤贴布试验时,有28%的患者对镍过敏、有16%的患者对钴过敏、有20%的患者对铬过敏。有些患者,虽然镍、钴、铬等金属的贴布试验呈现阴性反应,但在吃到镍、钴、铬时,仍会引发汗疱疹发作。所以对于口服金属化合物敏感,加上局部的多汗,被认为是导致汗疱疹的重要原因。湿疹的成因并非单一因素,而是多项原因共同交互影响的结果,其中包含了人体本身的免疫机能变化(如:过敏体质)、皮肤保护能力下降、反复受损来不及修复、在皮肤受损的情形容易产后后续的发炎感染(霉菌、细菌感染)。避免过渡清洁、强化保护保湿是根治湿疹的不二法门。皮炎使皮肤严重干燥,对感染区域进行保湿可以有益治疗和维持自然湿润。 保湿的药剂称作“润肤剂”。用法是:在最干燥和破裂的皮肤上涂上最厚的油膏。较稀的润肤油比如水性乳膏是一些医生传统的处方,但是当皮肤破裂严重时,仍可能会使皮肤干燥。事实上,它仅是被许可用做洗浴时肥皂的替代品。乱用“润肤剂”可加重病情。抗组胺药可以减弱湿疹发作期间的瘙痒,减少抓挠随之可减少对皮肤的破坏和刺激(瘙痒循环)。辣椒素被用于皮肤作为一种反刺激。 其他对神经传递有作用的药物,比如薄荷,也被发现可以减弱体内的瘙痒信号。

相关

  •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特发性间质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简称IIP),又称非感染性肺炎(noninfectious pneumonia),属于一种间质性肺病。该疾病通常侵袭肺间质,有些也会侵袭气道(例如Cryptog
  • A/BICD-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肠道传染病(A00-A09)结核病(A15-A19)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A20-A28)其他细菌性疾病(A30-A4
  • 新陈代谢代谢(英语:Metabolism /məˈtæbəlɪzəm/,来自希腊语:μεταβολή / metabolē “改变”),亦称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维持生命的化学反应的集合。代谢是生物体维持生命的化学
  • 生物修复生物修复(英语:Bioremediation)是一种使用生物体来移除或中和污染现场内污染物的技术。根据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的定义,生物修复是一种“使用自然产生的生物体来把有害物质分解成
  • 科学分类法生物分类法(英语:Taxonomy),åˆç§°ç§‘学分类法,是用生物分类å­
  • 支气管扩张药支气管扩张药(英语:bronchodilator)是一种扩张支气管与细支气管的物质,降低呼吸系统阻力并增加通往肺部的气流量。支气管扩张药可以是内源性的(机体内自然产生的),也可以通过给药的
  • 吞噬作用吞噬作用(英语:phagocytosis,来自古希腊语φαγεῖν)亦称吞食、噬菌作用,是吞噬细胞和原生动物通过细胞膜从周围环境摄取固体颗粒,并在其内部形成吞噬体的过程。吞噬作用是细胞
  • 猫抓病猫抓病是一种由巴通体科的韩瑟勒巴通氏菌(学名:Bartonella henselae)引起的亚急性细菌性疾病,至1950年代则发现此病多经猫抓伤或咬伤而造成感染,主要传播媒介是家猫,主要病发在小
  • 盐皮质激素盐皮质激素(英语:mineralocorticoid;又称为盐皮质素、盐皮质类固醇)是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的由21个碳原子组成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如脱氧皮质酮和醛固酮,通过刺激钠的滞留和钾的
  • 结核菌结核杆菌,即结核分枝杆菌(学名: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专性需氧微生物,1882年德国微生物学家罗伯·柯霍在柏林宣告它是结核病的病原体。他凭着此发现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生